沈春旭


摘 要:礦山地礦后生態環境治理已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本文介紹了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露天礦礦山現生態環境情況,提出了礦山治理設想,對其他露天礦山的生態環境治理有一定借鑒作用。
關鍵詞:生態環境治理;因地制宜;綜合利用
一、引言
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露天礦始建于1901年,為露天開采,開采歷史悠久,給當地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環境問題,2020年,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礦山決定關閉礦山,對礦山現存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綜合治理。
二、撫順西露天礦現狀
(一)露天采坑:露天采坑現上部尺寸5800×2200m,底部尺寸3725×410m,采坑范圍1004.5748 hm2。西露天礦在生產運營和礦山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視礦區采場及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并采取了有效的生態恢復措施,建立了“撫順西露天礦北幫環境治理示范區”(共分四期),共恢復綠化90.9 hm2,總投資7997.5萬元。治理時采用了全面覆土,種植苗木的方法,復墾效果較好。大大地減免了原生態地形地貌景觀的破壞程度,現西露天礦生態恢復區的植被繁茂昌盛
(二)舍場:舍場是以往礦山生產建設堆放固體廢棄物的場地。西舍,1938年開始堆放, 2000年4月停止使用。西舍場煤矸石體積約8.6億m3,占地面積1144.4500 hm2。目前西舍場歸屬撫順礦業集團公司熱電廠管理使用。
汪良舍場解放前開始堆放,2000年停止使用。其矸石體積約0.96億m3。占地面積265.481 hm2。2012年,經撫順市政府決定,由李石開發區將該宗地范圍內的土地用于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在省國土廳備案為農業用地。
東舍場1938年開始堆放,一直到2000年4月。截止目前,東舍場矸石體積為2.88億m3,占地面積740 hm2。東舍場現歸屬撫順礦業集團運輸部管理使用,同時也是撫順礦業集團油廠排棄廢渣的場地。
(三)工業廣場:工業廣場由運修廠、工程機械維修及其配套設施組成,撫順西露天礦本著“邊生產,邊治理”的原則,對礦區西側的工業廣場進行了恢復治理,治理時采用了全面覆土、種植樹木的綠化方法,復墾效果較好。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工業廣場已不單純服務于礦山,同時還承接對外業務,其經濟發展前景較好。
(四)滑坡區:目前西露天南幫形成一特大型滑坡,自2010年9月至今,滑坡體由最初的點狀地裂縫向線狀地裂縫發展,邊界逐漸清晰。滑坡體平面上呈倒扇形,后緣以玄武巖和片麻巖不整合接觸界線為界,東邊界受北西向F5斷裂控制,西側邊界呈北東向收斂,主滑方向為向北滑移,兩層主滑面埋深分別為80~120m和180~252m,為深層順層推移式滑坡。
廢石壓腳是礦山治理滑坡的重要手段之一。東、西露天礦東崗隧道的貫通,開啟了東、西露天礦接續的序幕,利用鐵路隧道,東露天礦剝離物通過鐵路隧道排入西露天礦坑內。既解決了東露天礦的廢石排放問題,又回填了西露天采坑。截止到2018年6月,累計回填壓腳2700萬m3。
礦山治理滑坡地質災害已完成的工程包括:南幫變形區坑內防治水工程、礦坑上部千臺山裂縫回填密實工程、實施坑口油廠裝置區抗滑樁治理工程、坑口油廠裝置區裂縫注漿工程、提升系統緩沖倉拆除工程、405、406皮帶抬高工程等。同時,礦山也自行組建專業監測隊伍,進行監測。
(五)西露天礦礦本部。西露天礦隸屬于撫順礦業集團,其本部為辦公區域,由于歷史悠久,礦本部不僅管理與礦山開采相關的部門,還設有衛生所、學校等部門,西露天礦閉礦后,礦本部仍繼續存在,由撫順礦業集團所管理,為永久性建筑。
三、擬治理方案
(一)永久性建設用地:礦山生產結束后,礦本部、工業廣場仍可正常運營,有一定經濟效益,為永久性建設用地,還將留續使用。
(二)舍場:現西舍場歸屬撫順礦業集團公司熱電廠管理使用,汪良舍場范圍內的土地用于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東舍場歸屬撫順礦業集團運輸部管理使用,同時也是撫順礦業集團油廠排棄廢渣的場地,三處舍場均得到了有效利用,未來仍延續使用。
(三)露天采場:由于西露天礦開采歷史悠久,形成的露天采坑面積大,采坑深度大,如回填至自然排水標高(+73m),需回填量約21億m3,回填量大,回填物來源困難,且回填費用大,經濟上不合理。與西露天相鄰的東露天礦山剩余生產服務年限為48a,遠大于西露天礦,待西露天礦閉坑后,東露天礦仍需通過涵洞及現有軌道向西露天采坑排放廢石,同時解決了東露天礦的廢石的排放與西露天的回填壓腳的問題,一舉兩得,西露天采坑將永久做為東露天礦的廢石排放場,同時連接東西露天坑的涵洞、鐵路將交由東露天礦管理。由于水體是影響邊坡穩定性的重要因素,西露天礦的排水系統也將保留,排水及邊坡穩定工作也一并交由東露天管理。交接前,西露天礦對露天采場部分達到標高平臺進行恢復治理,治理可參照“撫順西露天礦北幫環境治理示范區”的治理方案,采用全面覆土、種植樹木的綠化方法,同時加強維護和保養,使其綠化植物成活率達到100%。復墾區域植被選擇應延續之前礦區復墾實例。選擇本礦區之前栽植的物種,經過幾年的生長,證明其已非常適合當地環境條件,這類植物往往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養護成本相對較低等諸多優點,作為復墾土地先鋒植物具有較大的優勢。
(四)滑坡區:回填壓腳是治理滑坡的重要手段之一,東露天礦生產時產生大量廢石,可用于回填壓腳,同時,滑坡區地表植被茂盛,礦山應維持地表現狀。
四、小結
撫順西露天礦開采歷史悠久,對環境損壞較大,治理困難較大,費用較高,礦山應因地制宜的綜合利用各個損毀單元,筆者認為礦山企業進行環境治理,并不是要求礦山企業將損毀的土地完全恢復至礦山未開發利用前的狀態,而是使損毀的各個土地單元得到充分的再利用,使損毀土地達到再利用的狀態。
參考文獻:
[1]王金榮,撫順西露天礦防治邊坡地質災害研究[J],露天采礦技術,2019(5)
[2]夏壽亮,竇梓毓,撫順西露天礦北幫恢復工程分析[J],露天采礦技術,2017(8)
[3]張鵬,張建平,王俊,露天煤礦閉坑地質環境及其恢復治理方案研究[J],煤炭技術,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