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飛
威遠縣位于四川中南部,幅員面積1289平方公里,轄14個鎮。全縣林業用地面積62.8萬畝(其中國有林6.24萬畝),森林蓄積27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0.88%。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低山區越溪、小河、連界、新場、觀英灘、山王、鎮西、嚴陵鎮等8個鎮,植被保存較完好,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濕地松、杉木、巨桉等20余種,森林覆蓋率較高,林農交錯、地形復雜,屬于二級森林火險等級,是森林火災易發頻發地區。
森林防火工作的成效:林權制度改革后森林面積寬,管護難度大,我縣實行了森林防火無縫隙、全覆蓋網格化管理責任制;對墳場墳主、林區特殊人群進行了登記造冊,明確具體責任人;重點時段在進山主要路口設立檢查哨卡進行車輛登記,防火宣傳及繳納火種;夯實隊伍及基礎設施建設,將森林火災損失率控制在0.1‰以內。
森林防火滅火工作主要做法:
一、層層細化責任
建立以鎮為主線,林區為重點,村轄區為單元格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全縣14個鎮和縣國有林場劃分為一級網格,313個村和4個國有林場管護站劃分為二級網格,農戶、山頭、墳頭、地頭等2440個片區為三級網格的責任劃分體系。形成鎮黨委書記、鎮長、場長為“總指揮長”,駐村鎮領導為"網格長”,村黨支部書記、駐村鎮干部、村委會主任為村“網格員”,其他村干部為片區的“網格員”,轄區內的村民小組長、護林員、造林大戶和林農為各點“網格員”的責任管理體系。全縣共有專、兼職網格巡護人員2245人(森林防火警戒期,整合地災監測和森林防火巡護人員),按照省、市要求,我縣安裝巡護APP定位系統26名,使用率達到96%。對林區的癡呆傻特殊人群、365余個成片墳場墳主分別登記造冊,落實了以鎮村組干部為主的監護、監管責任。各鎮、縣級相關部門切實肩負起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雙防”責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森林防滅火,把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到村、到組、到戶,做到森林防火無死角。
二、狠抓宣傳教育
各鎮、縣級相關部門結合疫情防控,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宣傳,增強群眾特別是春節返威人員、未開校學生和上墳祭祖、旅游踏青人員的防火意識,普及安全避險常識。在林區重要路口、場鎮和重點林區成片50畝以上的森林均懸掛醒目、易懂的宣傳警示標語。組織流動宣傳車深入林區場鎮、居民集聚點、旅游景點等重要地段進行流動宣傳。設立12119有獎舉報電話,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森林防滅火工作。同時,針對一些特殊人群(如精神病人、智障人員等)進行上門宣傳,落實監護責任。
三、狠抓督促檢查及隱患排查
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不定期對全縣的森林防火工作進行督查。督查小組分別從責任落實(省市縣防火工作會議精神傳達、行政首長制落實、經費落實、預案修訂等),宣傳工作(“中國森林防火”微信平臺推廣、資料發放、流動車輛、防火警示標示標牌等),火源管理及防范措施(哨卡設立、鏟草燒灰監管、墳主登記及監管、特殊人群監護監管、網格化巡山人員、電信電力線路石油管線隱患排查等),隊伍建設及應急處置(值班值守、半專業撲火隊建設、物資儲備等)等方面進行督導。
四、嚴格火源管理
針對春耕生產和春節、清明期間野外用火頻繁的實際,嚴格實行了“十不準,五不燒”。進一步完善了野外火源管理制度。針對春節、清明期間,進山上墳燒紙祭祀活動增多等情況,及時安排各鎮對林區墳墓進行登記造冊,并以家庭為單位將責任落實到戶。對林區單位、農民生產性用火,進行嚴格的審核和審批。及時組織人員對林下可燃物進行清理,同時加大林區護林防火巡查力度。防火警戒期間,堅持在重點防火區域,落實專、兼職巡山護林人員651余人嚴看死守,在進山主要路口設立檢查關卡184個,共落368人負責,對進入林區的車輛進行登記、人員進行防火宣傳及繳納火種,不讓火源進山。
五、夯實隊伍建設
全縣有專業撲火隊員14人,半專業撲火隊員591人,群眾義務撲火隊員5378人,現有撲火裝備2263余件。派出技術骨干分別對全縣的半專業撲火隊人員進行了森林山火撲救戰術理論、各類撲火機具的維修保養及使用、安全避險等技術技能培訓,指導部分鎮的撲火實戰演練。
六、暢通火情通道
嚴格遵守24小時值班及領導帶班制度,一收到火警電話,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第一時間通知所在鎮,相關鎮在規定時限內及時核實并反饋情況,確保了全縣火情上下暢通。
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2015年來,全縣利用通村通暢工程累計改擴建林區道路近800公里,累計在旅游景區修建游步道、防火隔離兩用道路近120公里;同時在重點林區、重點部位及森林密集區域開設寬不低于6米的防火隔離帶210余公里,動員村社干部,協助深處林區的農房農戶清理、鏟除房屋周邊枯枝落葉及雜草數十處,排除了安全隱患。
八、嚴格責任追究
縣森林公安局高度重視火案查處,嚴厲打擊失火毀林犯罪分子,對發生的森林火災,依法從重從快查處,震懾犯罪分子,最大限度遏制森林火災的發生。各級紀委監委對已經發生的森林火災,根據森林防火責任制落實情況,逐級追究責任。凡因防火責任不落實,發現火險隱患整改不作為、發生火情隱瞞不報、撲火組織不力而造成嚴重后果、惡劣影響的,依法依紀從嚴從重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不處置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