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穎
摘 要:當前我國國有體制改革的重點是由國有獨資轉變為多種所有制經濟體制,即混合所有制改革(下文稱“混改”)。在混改背景下,企業由一方持股轉化為多方持股,改變了原有的國有企業布局,在國有資本的基礎上,引進其他資本為國有企業注入新鮮血液。鑒于混改的不斷推進,作為企業核心的財務管理體系,也必須配合混改進行轉型和創新,達到推動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的要求。我國國有企業正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財務管理體系的轉型和創新,已經取得一些成績,但在過程中仍出現諸多難題,比如核算體系調整、財務風險評估、管理體系的變更等等。本文以國有企業混改作為現實背景,探索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在轉變和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及提出相關對策,希望對國企的混改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國企混改;財務管理體系;轉型和創新;問題與對策
在進行混改之前,國有企業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供需不平衡、部分壟斷、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而非公有制經濟近些年來在促進經濟發展、穩定市場平衡以及緩解就業壓力、開拓銷售渠道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緩和國有企業面臨的困境,必須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事實證明,混改不但有助于加強國企的主導作用,又可以通過引入外來資本緩解經濟下行的壓力,使市場資源達到有效配置,提高經濟增長速度,保證市場經濟穩定發展。現階段混改正持續深入推進,但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創新卻跟不上混改的進度,使國企面臨的風險增加,所以研究混改背景下國企財務管理體系的轉型與創新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混改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體系轉型和創新遇到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體系需要相應調整
國企混改伴隨著資金的流動和重組,外來資本流入,國有資本部分退出,資源必須重新配置,資產清查的工作也極其重要,這些核查工作對國有企業會計核算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研究發現,存在由于核算能力不足,對引入資本的評估失誤,導致企業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資本的流入,實際上資本質量較之原來還有所降低,資本注水,負債增加,使企業的財務狀況陷入危機的情況。另外還有的企業財務部門對吸收投資后利潤與成本核算估算能力不高,無法為企業吸收投資決策提供正確的參考和建議,致使企業盲目吸收投資,不但沒有為企業帶來應有的盈利,而且使企業資本流動脫軌,成本增加,嚴重損害企業發展。所以混改即為國企帶來新鮮資本的機遇,更為會計核算體系帶來了挑戰,需要國企不斷改進和完善財務體系。
(二)財務風險與管理難度的增加
財務風險伴隨著整個財務活動,在資本引進的時候,需要對引進的資本質量進行風險評估,一旦評估失誤,就如同引火上身一般,嚴重的話很可能會傷害到國企的根本;在資本引入后需要對原有資本和外來引入資本進行整合,又會存在資本整合的風險,所以混改不僅為國企注入新鮮的資本,同時也帶來更大的財務管理風險。據數據調查顯示,在這兩年新資本注入國企的過程中,資本“混合”的工作完成相對較好,達到90%以上,而資本“改革整合”的進度卻不足40%,可見國企確實在配合國家混改政策大規模引入資本,但后續資本整合力度不足,嚴重影響資本的引進,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另外,除了資本的整合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新增資本后財務報表的調整、資本的戰略配置及部門人員的變動都需要慎重考慮,不然隨時可能觸發新的財務管理風險。
二、混改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體系轉型和創新的相關對策
(一)健全三級管理體系
所謂三級管理體系就是指“國資委—投資運營公司—改制公司”的管理體系,之所以建立三級管理體系是為了使國企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改變原來政企不分家的局面。首先,國資委卸下對日常事務的管理職責,轉向對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監督。其次,企業資本運作、資源合理有效配置、資產保值增值的任務交給投資運營公司,專業的運作機構可以保障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最后,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由國企改制而來,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共同投資運作,在經營、管理、決策各方面更能靈活的適應市場需求,利益分配方面也應給民營股份應有的保障,保持民營資本的活力。
(二)完善預算管理體制
財務管理涉及到企業投資、決策、日常運營的各個方面,為了更有效地掌控企業經營信息,必須完善預算管理機制。預算管理體制的建立,要求預算管理人員對市場有全盤把握的能力,對企業內、外部的信息做到量化分析,制定正確的預算方案。做到高質量的預算管理,需要有專業的人才,這方面公司應該不吝投資,引進人才,同時設立有效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員工。要求預算人員根據企業目標對整個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全面預算,讓國有股東和民營股東在合理的預算范圍內展開工作,這樣可以平衡各方面利益,使各方利益與共、長期共存,達到企業整體盈利的目標。
(三)加強風險評估與防控
混改背景下,國企在資產所屬、人員配置、利益分配等方面都會比以前更加復雜,所以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必然會在無形之中增加。為了防患于未然,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以及風險管理體系,保證財務活動的質量,保障財務管理的安全。首先是財務風險的評估,市場有專業的風險評估中介機構,企業可以聘請專業的風險評估機構,對國企的各種項目進行風險預測和評估,幫助企業找出風險因素,并制定合理的防控方案,為各種項目保駕護航。其次,對于財務風險管理,企業應該建立有效的管理監督制度,對企業的各項財務投資決策進行監督,對投資項目的負責人以及從業人員進行監督,引導他們理性投資、科學融資,從根源上減少財務風險。最后,要在企業內推行會計電算化、大數據統計分析、信息管理平臺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等技術,以實現對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預測、監督、管理、控制,為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轉型和創新提供保障。
(四)建立經營考核機制
建立有效的經營考核機制,根據全面預算量化各項經營指標,對投資的回報率提出要求,將經營指標分解到人,并與工作人員的薪酬福利掛鉤,工作人員將準確、高效的完成經營目標。同時定期進行績效考核,給員工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激勵的動力。另外,職業經理人競聘機制應配合經營考核機制同步進行,不但可以營造競爭的氛圍,調動管理層的積極性,且可防止股東過分干預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更能高質量地開展財務管理工作。
三、小結
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必須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進轉型和創新,在實踐中克服難題,推陳出新。國企應該明確,混改意味著財務管理目標的變化,而新的財務管理體系應該以資本管理為中心,以投資回報率為考核標準,同時加強運算管理和風險管控,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和制度。財務管理體系的轉型和創新任重而道遠,需要國企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經驗,穩步前行。
參考文獻:
[1]劉春霞.基于混改的國企財務管理傳信與轉型探析[J].企業研究,2018(9).
[2]張昕.混改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轉型和創新[J].當代經濟,2018(7).
[3]趙曉青,葛玉輝.國企混改TMT斷裂帶對企業創新投資的影響研究——以董事會結構為調節變量[J].經濟研究導刊,2019(31).
[4]于萬紅.國有企業混改情況下的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000(00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