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商業銀行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日趨激勵,隨之也要求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不斷通過創新,提升其產品的競爭力。隨著商業銀行金融產品越來越多樣化,如何針對金融產品加強風險控制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針對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進行評估,并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策略,以期通過相關策略的提出,為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快速發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風險控制研究
0引言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崛起與發展,給傳統金融行業帶來巨大影響。當今信息科技時代,互聯網金融在第三方支付、網絡金融等平臺性金融領域有獨特的優勢,但傳統商業銀行在此方面具有一定滯后性、中低端業務流失嚴重。因此,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商業銀行帶來諸多影響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應轉變自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實際發展制定合理發展策略,在新時代背景下保持自身競爭力,從而使自身更好優化發展。
1互聯網金融及其特點
基于互聯網技術及金融業的不斷改革與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是二者有效融合的產物,但它并不僅僅是二者的簡單組合?;ヂ摼W金融利用互聯網平臺渠道來實現資金的有效融通轉移,依托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等金融科技技術,在開放的平臺上形成有效的功能性金融服務?;ヂ摼W金融的內涵界定基本上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從狹義與廣義兩方面理解,也是其最早官方定義。狹義的互聯網金融是指非金融企業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金融經營業務;而廣義的互聯網金融不僅指金融機構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金融經營業務,還指非金融機構主動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經營業務。第二類是認為互聯網金融僅僅是非金融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金融功能的延伸,但并沒有創造新的金融模式。第三類認為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的業態、模式或者服務,也是目前受到眾多支持的觀點。提出“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概念,認為其是一種既不屬于傳統金融中介模式也不屬于非金融中介模式的新型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是基于互聯網平臺搭建基礎上,具有獨立發展空間和完整金融功能的投融資模式。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網絡融資、網絡銀行、虛擬貨幣以及金融服務等模式,并分別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
2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險管理存在的不足
2.1數據信息系統的構建不夠成熟
雖然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的技術創新方面投入了較大的成本,但從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工作運行特征來看,風險管理數據信息系統的構建還處在較為初始的階段,在數據信息系統的綜合性構建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數據信息系統無法實現持續完整創新。部分商業銀行對于客戶市場需求的考察不夠細致,缺乏對風險性數據的敏感識別能力,導致數據信息系統在進行風險控制方案設計的過程中,無法在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進行信息系統的創新改造,不利于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高質量創新。雖然一些商業銀行在信息系統的建設過程中,進行了風險因素的預測分析,但并未在技術層面實現對風險管理數據中心的成熟化構建,導致大量的信息數據在應用的過程在中以精準有效的適應數據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的實際要求,無法為銀行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因素進行有效的監測控制,難以在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方案的制定方面取得理想的進展,不利于數據信息系統相關風險因素的完整控制。
2.2金融風險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不夠完整
金融風險監督管理工作的發展質量很大程度上受到監督體系的影響,但是,現有的一些互聯網金融產業在制定創新發展具體方案的過程中,對于監管體系的影響性因素總結不夠全面,雖然在技術的引進和創新方面投入了一定的成本,但缺乏對市場和政策影響力的有效總結,無法在互聯網金融業務具體處置的過程中,實現對監督性質工作的合理設置應用。一些金融風險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對于金融風險控制的相關構成因素缺乏完整的考察,尤其對于金融監管產業需要的權力層面得到的支持缺乏有效的研究,無法在金融風險監督體系建設中實現對金融風險監管方案的優化創新。
3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風險控制
3.1借鑒經驗,完善風險防控體系
鑒于銀行體系的特殊性,商業銀行的經營過程中安全性是其首要考慮的因素,雖然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為商業銀行提供模式借鑒,但近兩年出現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暴雷事件也無不提醒著需要完善風險防控體系。當代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不再是傳統的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等,互聯網的引入也隨之產生網絡風險,所以商業銀行在發展網絡銀行業務的同時也要借鑒互聯網金融對風險監控方面的經驗,防范由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安全問題,提高監控能力,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保證商業銀行在拓展其業務范圍的同時保障業務安全,進一步也會規范自身業務發展要求,為銀行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3.2提升數據信息系統的構建成熟度
商業銀行需要對數據信息系統在互聯網金融風險預測和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具備足夠的了解,并在進行內部成本配置的過程中,更多的結合新時期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特點,進行數據信息系統具體構建方案的制定,使數據信息系統的具體應用可以完整更多涵蓋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的各個方面,并保證信息系統的數據整合應用能夠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顯現。一定要加強對市場需求的考察分析,尤其要對風險應對的各類需求進行總結,使信息系統的構建可以憑借技術優勢,實現對信息敏感性的精準控制,為銀行風險管理數據中心的構建提供充足完整的保障。要加強對數據信息系統構成因素的重視,尤其要對風險管理數據中心的主體構成因素進行考察總結,憑借數據信息的完整性,進一步適應數據信息系統更多組織構成需求,并使風險管理數據體系的建設工作可以在數據信息系統的高水平構建之下,更加科學的實現對風險性因素的控制處理。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技術創新優勢的重視和應用,并在技術性因素的支持下,實現對數據信息系統組織架構的有效創新,為數據信息系統應用價值的改進提供更高水平的支持。
3.3積極發展并培養綜合性人才
互聯網業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于人員的技術要求以及品質要求都比較高。由此不難發現,互聯網的競爭同時也是人才競爭。目前,大多數的商業銀行的職員的知識結構大多比較單一,或是單一的在經濟方面有一定的建樹或是在計算機應用上比較有優勢,而在兼具銀行使用業務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綜合性人才則比較匱乏。故而對于商業銀行在人員的選用時,應當尤其注重對其互聯網技術以及銀行業務的多方面考核,此外對內還應當建立專業培訓體系,提升現有內部人才的多方面能力,努力使其不單單對網絡編程以及應用有充分的了解,同時對于財務以及金融業務等有一定的認識,同時還可熟練的使用互聯網技術來進一步進行業務的拓展,為更多廣大的用戶提供更為全面以及精準的銀行服務,提升互聯網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發展活力。除此之外,互聯網環境下商業銀行的管理、經營以及數據分析等都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可以說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直接關系到商業銀行的發展成敗。一些互聯網企業可以很好的應用技術優勢實現自我的發展,這對于商業銀行是很好的借鑒。對于商業銀行首先應當發掘信息技術的優勢,對各項數據進行整理并科學化的組建相對人性化的市場分析架構以及客戶管理體系,在數據層面對其進行更為深層次的挖掘,從而找出其中潛在的競爭優勢。另外,信息化安全問題也是互聯網金融的主要問題之一,商業銀行在大力向互聯網金融靠近的過程中,也應當重視對信息安全的強化,提升對信息的監測能力,盡可能的規避信息技術風險,保障自身的平穩發展。
3.4加強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創新
商業銀行與互聯網直接間的相互結合主要體現在對于金融產品的開發和交易上,先要實現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準確把控就要不斷創新互聯網金融產品,實現銀行業務的快速交易,提升銀行內部的盈利率。為有效的開發新穎性的金融產品,商業銀行應當明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根據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動態,及時的調整自身的經營目標,根據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的需求找好自身發展的方向。市場是調節金融行業的一個重要部分,商業銀行想要在市場競爭當中處于優勢地位就要不斷地改變以往的經營模式,適應時代發展所提出的最新要求,不斷的創新金融產品,建立起差異化的互聯網產品定價體系,確立好不同產品所針對的目標人群,充分的發揮銀行在實行經濟管理過程當中的優勢,以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與其他金融企業進行相互合作來提升在市場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如和保險行業進行合作,開發出相應的金融產品,提升產品在市場當中的盈利空間,實現雙方之間的共同盈利。
4結語
在互聯網金融下商業銀行應當不斷的改變自身的發展模式,順應時代的發展,同時應當不斷的加強金融產品的創新,開發出更加便捷安全的金融交易模式,推動我國的金融業與互聯網行業之間的相互融合。商業銀行是金融市場的核心組成主體,為了促進其自身效益的提升,進行金融產品創新是其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過程中,必然伴隨而來各類金融風險,因此要注重從完善法律法規、建立風險預警體系、強化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入手,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哲煜.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經營模式變革的路徑略談[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2).
[2]葉貝,王志遠.經濟新常態下政策性銀行的轉型邏輯與實施路徑——以農業發展銀行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
[3]吳雨婷.試論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9).
[4]謝智華,王哲.為全球客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專訪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J].中國報道,2014(6).
作者簡介:
鐘曉瓊,女,漢族,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