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強
(甘肅中設恒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甘肅蘭州 730000)
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的道路設計,可以有效緩解城市出現的交通擁堵問題,并且通過道路設計,可以優化和完善城市交通網絡,為城市現代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汽車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汽車數量不斷增加,城市現有的交通體系承載較大的壓力,為避免出現交通事故,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應遵循人性化原則,以行人的出行需求為設計標準,在不同的區域提供人性化服務,例如在道路的路口,需要設置行人警示標志,提醒車輛路徑路口時應減速慢行,在道路設計時,應設置盲道,為盲人出行提供便利的條件,此外在道路路面設計時,應提高路面的防滑能力,使用防滑地磚等材料,使道路具備較高的安全系數。
城市市政道路設計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文化內涵為嵌入點,通過道路設計突顯城市文化魅力;
(2)體現城市發展風格,將道路作為城市個性化發展的象征;
(3)將道路與周圍的建筑相互融合,增強城市面貌整體性;
(4)將城市的歷史、自然等特點,通過道路設計的方式展現出來,例如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中央大街道路設計時,結合周圍西方建筑特點,采用饅頭石作為路面,使中央大街具有文化氣息和現代內涵;
(5)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進行道路設計,以我國重慶為例,重慶稱為山城,山路較多是城市道路的特點,設計時應根據山路的變化,滿足人們日常的出行[1]。
此外結合城市特點過程中,通過道路設計還應體現出功能性特點,通過提高城市道路的美觀性,并為道路賦予更多的功能,例如在廣東地區城市人行道設計為例,通過顏色的變化,可以劃分出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并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使用景觀道,將兩種道路分隔,使兩種道路運行更加安全,同時作為行人游玩和欣賞城市美景的主要通道。
城市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設計工作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人員更加重視道路寬度設計,未能將城市道路建設成統一的網絡,道路網絡的結構較為松散,局部地區交通道路過于密集,影響局部地區人們的正常生活;
(2)部分城市為提高城市形象,會設計出許多形象道路工程,不僅加重城市交通承受的壓力,還對城市的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3)城市道路出現質量問題,主要是設計中未能根據道路使用要求,選用不合理的材料,道路長期運行后出現磨損等情況,后續運維成本不斷提高。
城市道路設計的重點,是提高城市交通運行能力,通過交通可以促進城市快速發展。但是在道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過分追求提高交通的運行能力,致使城市交通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2]。
城市道路設計期間,設計人員應繪制出城市道路平面圖紙,在平面圖紙內標注出不同地區的設計重點,根據重點進行設計。但是設計人員在平面設計過程中,未能給予平面圖紙繪制足夠的重視,在交通道路的設計角度、曲線變換等,出現角度偏差較大,或者曲線變換過于集中等情況,影響到道路的實際運行能力。
在城市道路設計過程中,將綠化設計融入道路設計,需要設計人員以安全角度和景觀角度進行設計。但是在實際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未能使道路體現出安全性和景觀性等特點。以道路轉彎半徑設計為例,轉彎半徑應以車的轉彎半徑為參考依據,在轉彎半徑位置,設計人員未能合理地進行景觀設計,致使駕駛人在轉彎半徑位置的視線被遮擋,車輛行駛至該位置存在安全隱患[3]。
道路縱斷面設計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設計人員未能對道路實際情況進行勘察,縱斷面設計與實際存在較大的偏差;其次,縱斷面設計未能體現出規范性和合理性等特點,會影響到車輛的行駛速度和流向。
以某城市道路設計為例,該道路全長為2.584km,該道路位于城市的南部,南部城市主要是互聯網公司等科技企業的辦公區域,該城市以互聯網發展為基礎,圍繞互聯網企業進行道路工程設計,以突顯互聯網技術、融合城市文化以及生態環境為主題,要求道路提高南部地區的現代化發展水平。在對該地區進行實際勘察時,由于該地區作為新開發地區,未能形成主干道,需要設計單位進行重新規劃。在該道路設計中,主要分析縱斷設計和橫斷設計。在縱斷設計過程中,根據南部地區地形變化,將道路按照地形進行設計,一方面使道路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使道路與周圍建筑相互協調。橫斷面設計時,該道路寬度為30m,其中人行步道的寬度為5.5m,綠化帶的寬度為1.5m,行車道的寬度為8.0m,道路橫坡坡度為1.5%。在道路設計中,使用瀝青混凝土作為路面,設計使用時間為30年,按照道路設計要求,采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降低施工難度,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后續的運維較為便利,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道路總平面設計時,設計人員應對設計區域的道路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勘察,勘察過程中將道路的坡度、寬度以及轉彎半徑等數據進行精準的測量,提高道路總平面圖設計質量。
在道路縱斷面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根據以下要求進行:首先,按照城市設計規范,將道路的最大坡度、最小坡度等設計在合理的數值;其次,設計人員全面勘察道路路基情況,如果路基內地下水位較高,應提高路基高程;再次,保證道路縱斷面的坡度平順,使汽車行駛更加安全穩定;最后,根據地形地貌的變化,將道路的高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4]。
此外在道路縱斷面設計過程中,應制定縱斷面說明書,在說明書內詳細相應的指標,包括路面設計標高、填方高度、挖方高度、豎曲線最小半徑、最大縱坡、豎曲線最小長度等。在說明書內,應標注其他基線,分別粗線代表路基設計線、細線代表現狀地面線,標高為路面及現狀地面標高線等。在縱斷面設計中,應將道路路基耕植土清除厚度設定為30cm,按照一般路基設計要求進行放坡施工。
在道路平面設計過程中,應保證平面線形平順,控制過急轉折數量,保證人的視野與行車安全。與此同時,應考量地形與地物,針對道路走向設計直線、緩和曲線與曲線,保證線形銜接平順。除此之外,應提高道路每個位置定位精度,通過每個位置的定位,控制道路整體高程。在道路平面設計中,以消防道路設計為例,要求道路的寬度應超過3.5m,轉彎處的半徑超過15m,才能保證消防車可以順利通行。
現階段我國道路路面設計過程中,均以瀝青混凝土作為主要材料。在設計中根據道路通行要求,嚴格進行材料配比,進一步提高道路的抗壓力能力,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使汽車運行安全穩定。

圖1 路面結構設計
在市政道路設計中,排水設計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排水系統主要為分流制、合流制兩種基本形式,排水裝置一般設置在道路的兩側,主要收集道路路面、路基以及周圍人行道和景觀道內的水資源,防止道路上存儲較多的水體,影響到道路正常的使用,降低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5]。以雨水口設置為例,設計單位應在人行橫道上游、道路匯水點、靠地面徑流街坊等位置設置雨水口,如果市政道路中存在易積水地段、低洼地段,應對雨水口進行適當增加。
綜上所述,在城市市政道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根據城市發展特點,將城市文化內涵與生態環境有效的融合,提高道路的應用價值。此外根據道路所處環境的實際情況,盡量將道路高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有助于降低道路施工成本。在設計中設計人員應使道路具備綜合性功能,滿足行人和車輛通行需求的同時,促進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