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內存主要以LPDDR和DDR兩種標準為主,LPDDR內存以顆粒的形態存在,耗電量相對更低,可直接焊在筆記本的主板上,適用于輕薄本。DDR則常以標準的內存條形式存在,常見于游戲本。需要注意的是,DDR內存也能以顆粒的形態直接封裝在主板上,但LPDDR內存卻無法以內存條的形式出現。
2020年,筆記本領域常見的內存規格包括LPDDR3-1866(MHz,下同)、DDR4-2667、DDR4-2933、DDR4-3200、LPDDR4X-3733、LPDDR4X-4266。其中,LPDDR3-1866已經趨于淘汰,常見于第一批上市的第十代酷睿輕薄本。DDR4-2933則常見于第十代酷睿游戲本,由于該平臺的內存控制器最高僅支持2933MHz的頻率,所以哪怕安裝DDR4-3200內存,也會自動降頻到2933MHz的模式下運行。
說實話,筆記本內存的性能很難量化,因為不同品牌、不同價位的內存之間,哪怕它們都標稱DDR4-3200,但在搭配不同工藝的內存顆粒(工藝越先進性能越好)以及體質(時序越低,也就是延遲越低性能越好)時,它們在跑分層面可能出現20%甚至更高的落差(圖2)。此外,在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之前,只有銳龍4000系列支持LPDDR4X-4266內存,但該平臺在使用LPDDR4X-4266內存時卻會出現分頻的問題,對內存實際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響。
本文收集的測試數據,均來自同類型筆記本中口碑較好的型號,它們內置的內存品質都來自一線大廠,可以較好地反映出內存在該頻率下的真實性能。從數據對比來看,LPDDR4X-4266在搭配銳龍平臺時的性能落后于搭配十代酷睿的LPDDR4X-3733,不知道當LPDDR4X-4266與第十一代酷睿平臺結合后能否問鼎巔峰?感興趣的朋友敬請關注CFan的后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