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7月21日至29日,省林草局林場種苗處(站)一行2人,赴達州市、廣安市、南充市開展了國有林場狀況與發展策略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三個市的9個縣(市、區)、10個國有林場,實地查看了國有林場森林管護經營、場部及管護點房屋、林場林區道路、職工生產生活等情況;并在部分國有林場食宿,切身感受和體驗國有林場生活;通過“聽、問、說、研”等多種方式,比較全面地了解了達州廣安南充三市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歷程、現狀與問題,并與三市及有關縣(市、區)政府領導、主管部門負責同志、20個國有林場負責人和干部職工代表等,交流了國有林場發展策略和相關意見。
調研組指出,通過近一輪國有林場改革,達州廣安南充三市國有林場全部明確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管理機構較為健全,職工收益及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國有林場經營管理良好,資源保護培育成效顯著,值得充分肯定。但從國有林場長遠可持續發展來看,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分國有林場尤其是地處貧困縣(市、區)的國有林場,因當地財力不足、財政投入有限,在國有林場道路、管護站用房、森林管護監控設備等基礎設施設備建設上還較為薄弱。二是改革后國有林場干部職工個人收入增長比例較大,解決了國有林場人的后顧之憂,但也使得改革后的國有林場壓力、動力不足,部分國有林場前進方向不明、發展思路不清、奮斗精神缺乏。三是國有林場作為縣(市)直屬單位,但個別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并未真正將國有林場作為縣(市)直屬單位來對待、來考慮、來安排,沒有切實突出縣(市)當地的主體責任,而相對更多地寄望于上級行業主管部門;加之個別國有林場積極匯報較少、主動爭取不夠,導致國家、省的政策要求、資金項目等在一些地方、部分國有林場落實落地未完全到位,道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納入當地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未完全做到、做好。四是部分國有林場存在多塊牌子(國有林場、森林公園、運營公司、合作社等)、幾方人員共存共建情況,沒有切實理順理好幾者之間的關系,運行不夠規范。
調研組強調,通過近一輪國有林場改革,國有林場職工個人待遇大幅提高,生產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國有林場及其廣大干部職工既要心懷感恩感激之心看待改革的成效和巨變,更要以奮進之志再創國有林場的輝煌未來。
一要精神面貌大改善。國有林場及其干部職工要摒棄無所作為的思想和狀態,要真正展現出一股精氣神來,堅決守好陣地,切實履職盡責,積極奮發作為。國有林場雖然被定性為事業單位,但其實際是生產類的事業單位而并不是管理類事業單位;國有林場人的主要陣地就是國有林場的山頭地塊(而不是遠離國有林場的其他任何地方),國有林場人的主要職責任務就是要培育好、管護好、經營好國有林場的森林等資源,使其發揮更大的綜合效益。
二要突出問題抓整改。要對標國有林場改革實施方案及有關各方面目標任務和要求,全面梳理問題和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多方聯動,借勢借力,不等不靠,切實抓好問題整改,確保和提升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成效。
三要積極探索求突破。“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各國有林場要按照“一場一策”思路,找準自身優勢特色,做好布局謀劃,在生態和保護優先的前提下,用好用活政策,積極努力探索,規范多種經營,依法加強管理,盤活林場資源,不斷尋求突破。
四要壓實責任強擔當。建立健全國有林場內部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實施細則等,抓好落實,壓實責任,強化擔當,督促、激勵干部職工積極主動作為,努力發揮更大作用,不斷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