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程 均
編 者 按
通江縣自2016年實施生態扶貧護林員政策以來,選聘了4735名護林員,累計獲得勞務補助2305萬元,帶動了12582名貧困人口脫貧奔康,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致富能手,脫貧標兵。
胡大成于2017年11月以來,連續4年被聘為沙坪鄉濫井壩村生態護林員,幾年來,他以山為家,盡職盡責,在平凡的護林崗位上,為生態建設、資源保護、產業發展等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多次榮獲沙坪鄉政府表彰的“優秀”護林員。
濫井壩村轄6個社 289戶1038人,森林面積1萬多畝,是全鄉人口最多、森林面積最大、野生動植物資源富饒的地方,地形非常復雜,犬牙交錯,周邊農戶多,農事活動頻繁。每天清晨,騎上摩托車,沿著村公路進行巡查是他首要的工作,看看管護區域有沒有人員進山,有沒有不明車輛入山,沒有沒有野外用火,特別是在元旦、春節、清明等重大節日期間,都要在重點地段,重點路口進行巡回檢查,設立臨時森林防火檢查站,對進入林區的車輛和行人進行排查登記,嚴禁火源入山。2019年4月21日早上5點多有3個村民進山打竹筍被發現,村民拒不配合而且還罵人打人,胡大成始終保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對工作態度,不厭其煩的進行政策解釋,給他們講森林防火和綠色生態的重要性,經過勸解和法律宣講,3位村民認識到自己強行入山的錯誤,主動交出了火源(打火機),進行了登記,返回家中。幾年來,6本巡護日記上記錄最多的是每天有幾名人員幾點進山,幾點出山,進山具體地址,聯系方式等。
每年進入森林防火警戒期,深入家家戶戶去宣傳,耐心給村民講防火形勢、講防火知識,引導村民科學用火、科學撲救的方式方法,口袋里裝的是法律法規、生態護林員政策宣講手冊等。他從事生態護林員工作4年來,共計發放宣傳單600余份,刷寫宣傳標語140余條、自費制作警示標牌5個、組建了村民防火微信(QQ)群,定期向村民推送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病蟲害防治等知識,營造了一個“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提高了全民防火意識。
“今天的任務不變,繼續宣傳防控疫情知識,勸導村民不外出、不賭博、不聚餐、不扎堆、不串戶...我們團結一心戰勝疫情,確保村民無感染病毒,兄弟們加油、加油!”。這是濫井壩村生態護林員胡大成對他的隊友進行動員鼓勵的一幕。疫情期間,胡大成在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同時,與其他3位護林員臨時組成疫情防疫義務小分隊,主動配合村委會在防控卡口、監測點做好進出人員的排查、登記,做到護林防疫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胡大成通過勤勞的雙手實現了致富,2019年產業收入達8萬余元,并先后建肉兔養殖場1個,養殖種兔400只,年出欄商品兔2萬余只;種植魔芋20畝、建蔬菜大棚3個;今年種植青花椒130多畝。他自己富了,還不忘鄉親,先后帶動20戶貧困戶40人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每年為貧困戶分紅500元。“感謝黨和政府給予支持和幫扶,同時也感謝各級領導的關心,為了整個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我愿貢獻出我的一切力量。”胡大成說。
幾年來,胡大成管護的區域,從未發生火警、盜伐林木、捕獵盜獵,實現了零的好成績,轄區森林資源和野生動物得到了有效保護。“我喜歡青山,為了守著綠色、護著綠色,為了咱們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堅守初心,繼續助力脫貧攻堅而努力奮斗。”胡大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