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2019年起,各大手機品牌廠商都開始推出折疊屏新機。就在大部分人還在討論折疊屏手機是該“內折”還是“外折”的時候,TCL卻在2020年3月把全新形態的柔性屏手機——全球首款可以“卷起來”的手機“云卷屏”概念機帶到世人面前。
“TCL居然做手機了?還是聽起來這么厲害的手機?”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疑問。對于TCL的認識,可能很多人還認為它只是一家大型家電廠商。其實,如今的TCL早已轉型,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不少成績。
2020年2月6日,TCL公告稱,公司名稱由原來的“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為“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此次公司名稱的變更,可以理解為TCL持續戰略布局升級,是進一步深化科技領域全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也是通過增加“科技”二字來凸顯TCL10余年來深化核心主業的同時,積極開辟新賽道的科技戰略布局。
多元化發展站穩腳步
TCL創立于1981年,前身為中國首批13家合資企業之一——TTK家庭電器(惠州)有限公司,最初是從事錄音磁帶的生產制造,后來拓展到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器產品,如電話、電視、手機、冰箱、洗衣機、空調、小家電、液晶面板等領域。
20世紀80年代,TCL進入音響領域,盡管最初是靠音響相關產品起家的,但是音響產品并沒有成為當時TCL的主導業務。
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TCL發現彩電產業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當時的市場對于彩電有個結構性需求,就是高清晰度和大屏幕,然而那時中國還沒有。TCL認為,雖然市場相對平緩,但仍是一個存在需求的空檔,是大屏幕彩電領域成長的大好機會。當時,國內制造商還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也沒有這個制造能力,而與之相比,國外的彩電品牌又價格昂貴。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空間,于是TCL開始進入彩電行業。
之后的幾年里,TCL利用當初在彩電行業的品牌積累,開始多元化的發展。
1997年-1998年,TCL開始通過手機作為切入點,進入IT行業。當時中國信息產業還在繼續發展,雖然可能對于國外市場有所延遲,但是從中國前景來看,無論是成為制造業基地還是市場需求,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TCL認為,中國的這個領域還可以去挑戰。
2000年以后,TCL成為最早進行業務全球化拓展的家電企業。隨著中國市場向全球進一步開放,中國企業也需適應從國內業務向全球化業務轉型。也是在這個階段,TCL并購湯姆遜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正是這兩次大型跨國并購讓TCL在短期從中國企業變成全球化企業。
不僅在IT行業有所建樹,TCL同時也抓住國內產業整合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時機,利用OEM等形式進軍白色家電。在2004年TCL與東芝電器攜手成立制造了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的新公司;之后,在2006年與威士電器聯合投資近1億元建立了冰箱生產基地。
2009年,面對當時中國“缺芯少屏”的局面,TCL投資245億自主建設TCL華星項目,成為扭轉不利局面的領軍企業之一。
近些年的TCL又在強調集團的“7+3+1”戰略。從起步到如今,可以看出,TCL前進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過。
TCL在多元化發展的時候,不盲從,不單打獨斗,很多時候會去購買所需資源或者與擁有這些資源的企業合作。比如當初TCL進軍彩電和電腦行業的時候,就選擇了與有互補資源的公司進行合作。在進入彩電行業時,TCL與彩虹集團等進行合作;在進入電腦行業時,選擇了給惠普集團電腦做OEM的致福電腦等。TCL致力于用較少的成本,快速獲得進入新行業所需的資源。
品牌對于一個多元化的企業而言,可以擴大企業品牌優勢,增強市場影響力。可以看出,多元化發展,不斷創新,已成為TCL發展壯大不可或缺的存在。
全球化多方面布局
除了多元化發展,TCL對于全球化發展也非常重視。
TCL國際業務始于1989年,從初次嘗試到如今,在全球已擁有8萬余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99年,TCL在越南投資辦廠,于2003年拓展到印度、東南亞等地區,開始全球化的“早期探索階段”。
伴隨著不斷發展,TCL進入跨國并購的行列中,然而這一切并不是一帆風順。2004年,TCL接連完成了對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以及法國阿爾卡特手機業務的并購,由于對當地沒有做足文化融合調整以及技術風險等多種原因,期間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遭遇了巨大挑戰。然而TCL并沒有就此退縮,在2007年突破困難,整體實現了扭虧為盈。
TCL制定了全球化再出發戰略,通過全球化市場建設,品牌營銷等方法,實現品牌輸出,全球化進入全面爆發與增長。
TCL在2018年的全球化發展可以說是擴張迅猛,其中包括全球范圍內渠道拓展加速、品牌認知提升和銷量提升。群智咨詢(Sigmaintell)的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彩電出貨量為2.398億臺,同比增長了4.3%。其中,TCL出貨量為2785萬臺,僅次于三星(3995萬臺),躍居全球出貨量第二位。可以說,這一年的TCL用事實驚起了彩電行業的波瀾。
2018年,在西班牙,TCL彩電1月-10月銷量同比增長171%;在美國,從7月開始,TCL連續4個月銷量穩居第二名;在印度,1月-10月同比增長350%。海外渠道拓展提速,這是2018年TCL銷量居高不下的關鍵要素之一。從線上到線下,從傳統賣場到體驗專區,TCL緊貼用戶的銷售策略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即使在中國企業出海過程中,多次出現“折戟”的南美市場,TCL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巴西,2018年電視銷量同比增長高達75%,其中高清、大屏市場份額達35%以上。
雖然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也遭遇過滑鐵盧,但是TCL以失敗為經驗,和曾經相比有了更多準備。TCL根據全球不同地區的用戶需求,針對性地提供產品服務,如TCL產品在巴西的零售價是根據當地生活水平定價的,且巴西市場更加青睞TCL 50寸、55寸和65寸等大尺寸4K高端產品。要知道,打破邊界的共贏發展本質上是本地化運營,后者決定了一家企業能否真正在不同海外地區實現扎根立足。
TCL打破邊界的共贏發展,受到了諸多品牌的認同。僅以南美市場為例,其在巴西、阿根廷等國家均有合資公司,分別與巴西老牌家電巨頭SEMP、阿根廷第三大家電巨頭RADIO VICTORIA先后攜手成立合資公司,還在厄瓜多爾、烏拉圭等國家與當地代理商緊密合作。
這種攜手合作不僅幫助TCL深入扎根當地市場,充分了解消費者需求變化,還同時為當地人民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造就了民眾口碑、消費者認知度和好感度等多個軟實力,為企業成功本地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除此之外,在TCL的全球化戰略中,除了產品全球化、運營全球化之外,品牌全球化也是最核心的組成部分,通過當地資源打通主流品牌曝光、消費者溝通渠道。
還是以南美洲為例,TCL在2018年就簽約了巴西國民球星內馬爾作為TCL全球品牌大使,也簽下了被譽為“小內馬爾”的球員羅德里戈。之后的2019年,TCL不僅成為了美洲杯官方合作伙伴,還通過巴西合資公司SEMP TCL簽約成為巴西男足國家隊官方合作伙伴。TCL由此在消費者群體心目中快速建立起品牌認知度和知名度,推動本土化體育IP資源的營銷合作落地,與當地人群達成情感連接。
除此之外,TCL還強調本土價值觀與因地制宜。
在2019年美洲杯時,TCL就在里約熱內盧機場開展了一場以“打破邊界”為主題的創意活動。因為足球是巴西乃至南美洲地區的重要文化符號,而美洲杯又是當下巴西地區的足球熱點事件。
TCL利用足球的熱度,將機場行李轉盤創意性地涂裝成“足球場”,讓旅客的行李掉落在傳送帶的中獎區域即視為“射門得分”,行李掉落在互動區域的旅客,還可以通過參與陌生人擁抱、微笑挑戰等互動小游戲贏取相應獎品。TCL選擇了與足球相關的元素,搭配上創意活動玩法,無形中減少了文化差異帶來的壁壘和陌生感,從而輕松在巴西地區收獲大量好感和注意力。
事實上,美洲杯品牌營銷只是TCL在品牌全球化落地的一個縮影。2019年3月,TCL在美國市場超越了三星,之后更是在南美新興市場創下銷量歷史新高。
總的來看,從企業層面全維度的全球化戰略落地,無論是深耕新興技術研發產品落地,還是圍繞不同用戶需求提供用戶所想的產品服務,抑或是扎根本土化市場提升企業軟實力,保證各方向齊頭并進、協同作戰,都是TCL成功走向全球的關鍵保障。
順應潮流開啟智能化
2018年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和就業白皮書(2018年)》顯示,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在2017年達27.2萬億元,占GDP比重32.9%,同比名義增長超過了20.3%。這組數據實際上也表明了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高增長的趨勢。
可以說,現在的傳統行業紛紛“觸網”轉型升級,企業數字化可謂是大勢所趨。
然而,國內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雖成長迅猛,但絕大多數企業由于其業務特性導致其數字化轉型經驗相對不足。
此時,憑借在生產制造和通訊行業累積的經驗,TCL擁有了走向數字化的基礎。
2018年年底,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對TCL進行業務的重組,并于2019年4月17日正式完成業務重組,TCL控股也正式成立。以前的TCL相信很多人都認為是家電公司,而現如今的TCL逐漸成為科技公司。
其實現在的TCL,主要利潤已經不再是家電業務了,華星光電在2018年的時候凈利潤達到了23.2億元,占比達到了50%以上,而TCL的家電業務毛利率只有15.51%。
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傳統家電行業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現如今的家電更多的是科技的融合,李東生表示,TCL的重組也是為了應對時代的變化而作出了眾多改變。在全新的技術支持下,全新的商業模式也在被開發,這一次能否成功地抓住發展的浪潮可以說對TCL是相當重要的。
2019年4月,TCL完成重大資產重組,開始聚焦資源發展以TCL華星為核心的半導體顯示技術和材料業務,轉型為智能科技產業集團。TCL聚焦智能終端及新興業務,更加專注智能終端產品的開發和制造。
從2019年開始,TCL已經在推動整個數字化運營系統的轉變。面向未來,TCL將繼續踐行AI和IoT發展戰略,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多變的產品服務,利用自身優勢,充分發揮“硬件+軟件+連接+融合”創造出的全新價值。
TCL高級總裁王成對于公司數字化智能化的變化表示:“現在我們比較關注的,不僅僅是行業里的競爭,因為有可能他在行業之外,用新的一種用戶體驗,新的一種設備來把你取代掉。所以我們也在大力提高我們的產品力,不管是音質還是畫質,包括智能,包括智能家居,同時整個TCL電子也不僅僅局限于整個電視。智能家居、智能家電,甚至其他的智能單品等等一些新的,包括耳機、soundbar等,這個我們也在探索其他的一些方式,怎么樣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所以我覺得電視本身的,我們也在做互聯網化的一些過程。”
根據時代發展,TCL也在不斷發展,盡管前方道路或許并不是一片平坦。TCL能否在產業的更迭中持續性保持競爭力,讓我們靜觀其變。
中國新時代 202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