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黃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2020年的春節注定讓你我終生難忘。本來該如同往年一般,舉家團圓歡度佳節,節后再返回工作崗位,開始新一年打拼。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
面對疫情在中華大地上的肆虐,舉國同心抗擊。為了隔絕病毒,為了最大限度減少面對面交流、降低傳染風險,數億人選擇“宅”在家中足不出戶,于是,遠程辦公成了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重要方式。
2020年2月14日,百度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搜索大數據報告》顯示,近30天,遠程辦公需求環比上漲663%,“云開工”成主流。遠程在線辦公,這一原本小眾的辦公方式,正在成為特殊時期很多人工作的日常選擇。
不一樣的工作模式
此前,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遠程辦公還比較陌生,但是放眼全世界,這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辦公模式。事實上,在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遠程辦公早已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工作模式。
遠程辦公最早是IBM在1979年提出來的。當時為了緩解總部主機擁堵的情況,IBM做了個實驗,讓5位員工在家里工作。結果這個實驗效果還不錯,IBM就對遠程辦公進行了推廣。到2009年的時候,IBM的一份報告顯示,它有40%的員工都在遠程辦公,這給IBM節省了大量的辦公空間和成本。
1987年,一篇題為《居家辦公:成為現實》(Telecommuting: reality setsin)的文章發表,其中講到有150萬美國人在居家辦公。當時全美大約有300家公司允許部分員工在家辦公。
到了2018年,加州商業顧問公司全球工作場所分析(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美國約有430萬遠程工作者,至少有一半工作時間在家辦公,占到總勞動人口的3.2%。許多員工將遠程辦公視作公司福利。據調查,允許遠程辦公的公司能提升員工幸福感(增加24%)、降低人才流失率(減少25%)。因此,相比5年前,允許遠程辦公的公司數量增加了40%。
當然,這些公司大力推廣遠程辦公不僅僅是為了讓員工感覺更加幸福,更多則是因為經濟利益使然。例如,IBM從20世紀80年代在一部分員工的家里安裝“遠程終端”(remote terminals)開始推廣遠程辦公,到1995年,開始出售多余的辦公樓并因此賺到19億美元。此后14年,IBM在家辦公的員工比例越來越高,到2009年時,IBM全球38.6萬員工中的40%在家辦公,因此節省了780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室,每年減少運營成本1億美元。
美國另一家公司Automattic公司,自2005年創立以來堅持15年遠程辦公,旗下擁有全球使用量排名第一的網站構建系統。2019年11月,公司估值達到30億美元,1100名員工遍布全球75個國家。出于避免浪費、節約成本的考慮,公司僅有的一間總部辦公室已于2017年關閉。
公司創始人馬特·穆倫維格認為,遠程辦公之所以在Automattic能夠完美運轉,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扁平的管理架構和100%的透明度。所有與工作相關的對話、文件、會議記錄以及培訓都是對全公司員工可見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遠程交流可能引發的摩擦與誤解。
他有一句口頭禪:“你可以晚起,你可以去打高爾夫,然后從凌晨2點工作到5點,關鍵問題是你到底做了什么?”在這家公司,即便遠程工作并沒有考勤,工作時間也不固定,但是最終,每個人的表現都要靠結果說話。
另一家位于美國芝加哥的網絡應用公司37signals僅有50名員工卻遍布全球,服務了全球上百萬用戶。其CEO杰森·弗瑞德曾說,工作的目的,不是將一群人聚集在一個房間,在同一個時間段拼命壓榨他們。而是讓他們自由選擇一個良好的環境,保持愉快的心情,好的結果也便順理成章。
不同于傳統的公司管理模式,這些公司為我們打開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正如37signals CEO杰森·弗瑞德在其著作《REMOTE》中總結,之所以會選擇遠程辦公,能提高工作效率、人才招聘不受地域限制、省掉不必要的通勤時間、降低意外風險等因素是主要原因。
37signals成立之初就面臨過要解決7個時差的巨大挑戰,有的員工工作時間是上午11點-下午7點,有的員工工作時間是上午8點-下午5點。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與工作優化,杰森·弗瑞德發現,每天有4個小時的重疊時間,并能避免掉很多時間不同步造成的拖延問題。不重疊的時間段,反而促使員工將需要協同的事情提前安排好,專注于一個時間段完成協同。在非重疊時間,無任何打擾,也無需溝通的情況下,員工的工作效率高得驚人。
2019年,ZOOM上市,發行日當天股價飆漲83%,再次在硅谷引發了關于遠程辦公的熱議。ZOOM是一家為遠程辦公提供技術支持的公司,本身也是一家遠程辦公理念深入滲透的公司。公司產品開發團隊主要位于中國,原因很簡單,與其他地區相比,中國的人力成本更低。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向外界透露,其遠程辦公的員工人數達到了3.5萬人,這為公司節約了5億美元的開支;美國運通公司采用遠程辦公節省了1000萬至1500萬美元的房地產成本。
商業顧問公司全球工作場所分析(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結果是,哪怕員工只有一半的時間在遠程辦公,每年每人可以為公司節省高達1.1萬美元的成本。
不過,遠程辦公并非一路高歌,2017年3月,在云端和協作辦公環境尚未成熟時就開始鼓勵員工遠程協作的IBM,反而在藍色巨人剝離硬件資產轉型成為一家認知解決方案與云平臺公司之后,宣布取消遠程辦公,又把員工重新拉回辦公室。IBM發言人表示,公司之所以這樣決定,是因為其業務在過去幾年里發生了變化。
除了IBM,很多公司早就開始這么做了。比如,雅虎在2013年就取消了遠程辦公,之后安泰保險金融集團和電子零售商百思買也采取了類似的舉措。
有人退出,也會有人進入。事實上,當企業的業務模式發生變化時,其管理模式也將發生變化。戴爾此前計劃到2020年將雇傭一半的遠程工作者,這是其推動“社會和環境變化”的重要一環。戴爾人力資源主管表示:“對我們的商業模式而言,遠程辦公極其重要。靈活的工作選擇可以減少我們對地球的影響,創建快樂和更有生產力的團隊,并通過吸引和保留最佳人才來幫助戴爾贏得勝利。靈活地工作只是我們在戴爾開展業務的方式。”
美國咨詢公司蓋洛普的調查結果顯示,仍有43%的美國員工處于完全或者部分遠程工作的模式。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就全球而言,目前遠程辦公在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阿根廷、南非以及土耳其等地較為普及,分別有50%、34%、30%、25%、20%以及20%的員工進行遠程辦公。同時遠程辦公在日本、德國、英國、匈牙利、瑞典、意大利、法國、加拿大等地發展較為緩慢,普及率不及10%。
迎來“遠程辦公元年”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還顯示,在中國遠程辦公普及率雖然比較低,但增速較快。2005年中國僅有180萬名遠程辦公員工,而到2014年,這一數據上升到360萬,9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為8%。
2020年2月26日,MobTech旗下Mob研究院發布的《2020疫情下的遠程辦公行業洞察》顯示,目前遠程辦公行業受到各方條件制約,各國均處于起步階段,但比起歐美國家20%左右的滲透率,中國遠程辦公人口滲透率只有1%,國內市場尚處于一片藍海。遠程辦公在中國普及率雖然較低,但維持了一定的增速,未來還有巨大的滲透空間。預測2020年中國遠程移動辦公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68億元左右,2024年市場規模將突破600億元。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遠程辦公的需求激增。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新春復工期間,中國有超過1800萬家企業采用了線上遠程辦公模式,共計超過3億用戶使用遠程辦公應用。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遠程辦公當前爆發式的增長,有望成為行業進一步發展的良好契機。
事實上,敏銳的各大巨頭早早便感受到了風起,紛紛布局,為了跑馬圈地,搶占市場先機,已競相免費開放遠程辦公資源。
2020年1月25日,華為云旗下的移動協同辦公產品WeLink率先宣布,即日起至6月1日免費開放視頻會議功能。1月26日當天就有5000多家中小企業開通WeLink賬戶;1月27日,ByteDance的飛書決定向所有用戶免費提供遠程辦公及視頻會議服務,并于2月9日宣布將為所有中小企業和抗疫組織提供為期3年的商業版免費使用權;同日,騰訊文檔宣布免費開放所有遠程協作辦公功能;1月28日,企業微信宣布將視頻會議人數提升到300人;1月29日,阿里巴巴旗下的釘釘也宣布對1000萬家企業和組織提供“在家辦公”的全套免費解決方案……
雖然各大巨頭做了充足的準備,但仍然低估了遠程辦公需求瞬間爆發的沖擊:2020年1月31日,遠程辦公開啟第一天,釘釘、企業微信就因為擴容沒做好,扛不住龐大流量,系統陷入崩潰;2月6日下午騰訊宣布,騰訊會議8天緊急擴容超過10萬臺云主機,投入的計算資源超過100萬核,并稱,這在騰訊云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數據顯示,2020年1月,釘釘、企業微信等軟件還在蘋果App 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的百名左右徘徊,上架不久的騰訊會議和飛書更是排在500名之外。2月3日之后,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學,前述軟件的排名也隨之持續上升。各大巨頭面對暴漲的需求,加班加點地擴容成了這段時間的工作日常。
2月5日,阿里旗下移動辦公應用“釘釘”躍居蘋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2月10日,企業微信后臺服務器請求上漲超10倍;截至2月11日,金山文檔的協作用戶增長超過400%,表單、會議等場景化服務增長超過15倍以上,WPS+企業用戶入駐增長超過300%,并且數據還在持續高速增長……
2020年新春復工期間,中國共計超過4億用戶使用遠程辦公應用,其中日新增用戶逐步走高,2月10日當天突破400萬。
各個遠程辦公企業,不得不通過緊急擴容的方式來應對流量峰值。釘釘副總裁白惠源表示,整個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體量非常大,中國有超過4千萬家中小企業,絕大多數企業都還處在信息化前期的水平,“所以這就意味著,我們整個企業級市場有巨大的機會。近年來市場數據顯示,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每年以超過30%的速度在增長。”
事實上,遠程辦公原本就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只是這種趨勢提前到來了。有觀點認為,“從市場數據分析來看,可以說移動辦公普及進度至少提前了3年~5年。”可以這么認為,遠程辦公不應被看作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的辦公形式,而應該將其作為面向未來工作模式的一種常態。
雖然疫情之下遠程辦公剛需劇增,但“疫情過后,大量企業將進一步加速自身的可移動、分布式辦公改造速度,相信隨著遠程辦公軟件的逐漸完善和成熟,遠程辦公也將逐漸成為一種常規的辦公方式。”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宇認為。
遠程辦公的加速鍵已經被開啟,但隨著疫情過去,能否繼續保有強大的市場活力仍不得而知。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中國在線辦公軟件大致分為兩大陣營,一類是互聯網企業,以辦公軟件作為其他業務的廉價獲客渠道,這種類型軟件相對簡單,覆蓋面廣,但不深入,如釘釘、企業微信等; 另一類是專業在線辦公軟件,功能深入,但較為單一,如CRM系統。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屬于偶發事件,短期會釋放大量在線辦公軟件需求,但各類在線辦公軟件存在的弊端難以快速改善,進而會制約用戶黏性的提升。
每一次波及全社會的重大事件,都會對某些行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如何將疫情期間新增的用戶留下并轉化成收益,是各大平臺需要思考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新時代 202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