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國網九江供電公司 童 凌 國網瑞昌市供電公司 李希龍

雖然今年九江汛情嚴重,但電網損失小于預期,配電網倒桿、斷線數量分別同比去年汛期下降60%、80%多。
配電網經受住考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國網九江供電公司近年來持續加大配網建設改造。該公司在精準投資、加大投入、精益運維等方面久久為功,持續提升了配網防災抗災能力,提高了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
7 月初,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九江段水位快速上升至22.53米,達到1998年歷史最高水位,鄱陽湖超歷史最高水位。7 月8 日,途徑彭澤縣浪溪水庫的10千伏海形線即將被淹,彭澤縣公司浩山供電所緊急申請停運該線路,并將其負荷轉移至10 千伏浩山線,由此保障了浩山鄉全鄉1.6 萬戶居民用電未受影響。
過去,浩山鄉全鄉的居民卻沒有如此幸運。很長時間里,彭澤縣浩山鄉僅由35千伏浪溪變電站10千伏海形線供電。該線路爬山涉水,經過浪溪水庫和山區,一旦遇到惡劣天氣易引發電力故障,2018 年以前全鄉停電是常有的事,特別是2016 年7 月的一次強降雨曾讓浩山鄉全鄉停電長達四天三夜。
改變始于2019 年12 月。在“放管服”改革的東風下,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規劃和評審權限下放至地市公司實施后,九江公司從履行好“三大責任”的角度出發,把浩山鄉用電改造作為優先解決事項,為浩山鄉新建了一條10 千伏浩山線,使該鄉用電實現了“雙保險”。
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投資補強配電網防汛短板。除解決浩山鄉等單線供電問題外,在2019年底前,九江公司全部完成了對歷年梳理出的450個配電防汛隱患點的整改。
為了提高配電網防災抗災能力,近年來,九江公司按照省公司“規劃引領、問題導向”要求,樹立規劃大前期理念,依托系統數據分析,制定配電網項目需求管理、可研初設一體化管理規定等四個文件,建立配電網項目需求工作質量評價細則,組織各運維單位全面分析配電網存在的“運行、網架、發展”三大類問題,提出網架建設思路、發展需求、運行問題的解決措施。另外,充分發揮規劃“指揮棒”作用,每月滾動修訂儲備,每季開展交叉互查、專家評審,實現了項目精準投資。
在目前開展的災后恢復重建中,九江公司根據電網受損情況和氣象災害風險等級,進一步落實差異化設計,針對10千伏架空線路、電纜線路、配電站房及配電變壓器等,從設備材料選型、路徑選擇、技術參數等多個方面細化標準,實施差異化設計、標準化建設,從根本上提高配電網防災抗災能力。
7月8日凌晨3點,湖口縣武山鎮出現特大暴雨,山洪造成嚴重內澇,35千伏武山變電站遭受洪水威脅,5點17分武山變電站主動停運。九江市縣兩級供電公司緊急制定搶險方案,僅5個小時通過“手拉手”完成了4回10千伏出線負荷全部轉移。
“手拉手”互倒互通能力的提升,在今年九江配電網防汛中得到充分展現。到目前為止,九江市縣10千伏電網已形成各片區配電網相對獨立、又能互倒互通的供電方式,市縣10千伏線路聯絡率達到80%,其中5 家單位的城區線路聯絡率超過90%,區域供電可靠性顯著增強。
實現配電網“手拉手”供電,加大建設投入是保障。九江公司高度重視配網建設,2019 年和2020年投入配電網建設資金達10.24億元。今年上半年,九江公司在筑牢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通過市縣統籌謀劃,壓實縣公司、城區供電中心工程建設的主體責任,建立定期工程推進協調制度,重點關注每日施工作業計劃情況,統籌里程碑節點計劃,做好項目建設時序安排,優先建設解決運行突出問題的項目;抓實工程投運,將工程實際投運率作為工程現場完工的標準和市縣專業管理考核依據,確保工程建設為生產運維服務落到實處。推行供電所項目屬地化管理,協調解決安全、質量、進度及施工阻工等一系列問題。
上半年,九江公司市縣163個度夏單體工程全部完工投運,配電網建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時間過半、工程過半目標。九江公司在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質量為本,抓實配電網建設全過程管控,打造優質工程。截至目前,九江公司已獲得國網公司百佳工程12項,省公司優質工程83項。
配網防災抗災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多年來的持續投入,同時離不開電網人精心的運維呵護。
瑞昌市10 千伏江州線為長江碼頭站梁公堤重要防汛排澇線路,也為大客戶江州造船廠供電。今年汛情期間,碼頭供電所外線班班長兼10千伏江州線“線長”熊高安將日常一次巡視增加為日巡三次,并將此線路列為“紅色”特級關注區,增設夜間特巡力度。7 月7 日,熊高安用無人機巡視巢湖區10千伏江州線東雷灣支線時,發現異常放電隱患,便立刻調集搶修人員6人、皮劃艇2艘,緊急消除故障。今夏防汛期間,他通過基礎加固、樹障清理等措施累計消除線路隱患13 處,確保了這一重要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
像熊高安這樣,如今九江公司2.4 萬公里、1130 條配電網線路都有自己的“線長”。九江公司實現了配電網“設備主人制”全覆蓋,將責任分解到人,量化評價設備主人工作質量,構建激勵和動態調整機制。供電中心、供電所根據實際情況均編制了詳細的設備主人績效積分細則,把工程驗收質量、日常巡視、故障停運、消缺質量等指標納入每月工作開展情況及評價得分中,把設備主人工作情況及工作質量,作為個人月度績效得分的重要參考數據。設備主人月度績效差距平均1300 元,最高差距達3000 元,有效提高設備主人的積極性,設備巡視、運維質量顯顯著提高,配電線路可用系數99.94%,公變可用系數99.84%,配網專業缺陷消除數量同比提升260%。
為降低線路故障停運率、減少生產類投訴,九江公司還從日常巡視質量管控、保護定值匹配、外破風險防范、線路防雷治理等多個方面,按照“一線一方案”原則,制定跳閘線路綜合整治方案,按周推進工作進度,并在專業會議上通報整治完成情況及整治效果。
線路的健康運行水平是電網防災抗災能力的“試金石”。截至7 月31 日,九江公司配網季節性運維排查發現的1262 項問題已完成整改1218項,整改率為96.5%,配網線路故障停運率下降0.1次/百公里·年,該指標位列全省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