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暉(上海滬申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市政管網越來越密集,大量管網向大口徑深層次發展。大口徑深層次的管線大多采用頂管、盾構等推進法進行施工。無論采取哪種施工方法,出入口及交叉口均需進行管道井施工,大部分管道井位于既有馬路、既有建筑物附近或者過河過橋處等,地形位置復雜。為了避免對原有建筑物、原有馬路造成較大影響,管道井施工大多需采用基坑圍護形式(特別是沿海軟土地區)。采用免共振鋼管樁沉樁工藝可以很好地避免對周邊緊臨建筑物的影響,而且工藝簡單高效,能最大程度減小對交通及周邊居民生活的干擾,不失為現代城市市政工程的一個較優選擇。
在寧波市軌道交通 4 號線土建工程 TJ 4010 標翠柏里站,盾構工作井類矩形區間隧道施工需側穿翠柏二里 1 號、8 號、14 號樓房屋,隧道與房屋基礎最小間距僅 3.1 m,需在翠柏二里 8 號與隧道間打設 Φ 600 mm×10 mm、長度為 20 m 的鋼管樁進行隔離保護,數量共 20 根。
由于現場施工場地狹小,圍擋寬度僅 8 m,長度 40 m,采用 80 t 汽車吊實施打樁作業,鋼管樁外側壁距離居民住宅樓最近的距離僅 1.2 m,需確保施工過程中不對居民住宅產生影響。本次施工選用的是 50 RF 免共振液壓振動錘,在打樁施工過程中,居民房屋內未感覺到明顯震感。施工期間同步進行了房屋沉降及開裂監測,施工完成后,未發生住宅明顯沉降及開裂等情況。
本次監測范圍為隔離樁施工區域周圍 20 m 范圍,主要對隔離樁施工期間翠柏一里 7 號、10 號、翠柏商住樓及翠柏二里 1 號、8 號、14 號樓、周圍地表、相鄰管線等進行監測。
根據隔離樁施工延米,分別在監測范圍內布置地表、房屋及管線監測點,具體如圖 1、圖 2 所示。隔離樁與隧道及周邊構建筑物關系如圖 3 所示。

圖1 隔離樁施工監測布點圖

圖2 隔離樁樁位布置圖

圖3 隔離樁與隧道及周邊構建筑物關系圖
表1 列舉了 2017 年 11 月 28 日~12 月 2 日在打設鋼管隔離樁施工過程中,翠柏二里 8 號居民樓 5 個沉降監測點的監測數據。

表1 翠柏二里 8 號樓沉降監測點的監測數據(第 330~345 環鋼管隔離樁施工過程中沉降累計變化情況) mm
由表 1 監測數據可見,免共振鋼管樁工藝對于土體的擾動較小,距離樁基施工的 3.1 m 位置處最大累計沉降僅為 2.63 mm,在房屋現場,基本感覺不到震動。
本次施工證明了免共振鋼管樁施工工藝的優越性。該工藝可以對施工周邊緊臨的重要構建筑物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最大限度地保護周邊緊臨建筑物等設施,減小了施工的難度。同時該工藝也避免了施工中的一些不可控的負面社會影響,符合現代市政工程施工越來越安全、高效、環保的宗旨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