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在這兒畫一個圓形的時鐘,并在鐘面上標出10點45分……”畫鐘測驗是張育英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張育英是陜西省如親養老服務中心的一名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她要做的不僅是將受評老人的測試結果記錄在案,更重要的是觀察老人每一步的反應,作出綜合判斷。
“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的工作主要是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心智、社會交流情況等狀況做一個整體的評估,方便后期養老院等機構進行護理和照顧。”張育英說。
而在湖南長沙市第一社會福利院,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閭莉娜也正在對89歲的劉爺爺進行能力評估。“剛才我拿出了5樣東西,您還記得有什么嗎?”“有筆,鑰匙,梳子,還有……實在記不起來了。”“爺爺,現在我們來做個簡單的數學題,100減7等于多少?”“93。”“那再減7又等于多少?”……在回答數學題中,劉爺爺雖然答錯了一次,閭莉娜卻沒有打斷,而是繼續計算,以老人答對的次數來評估。
一套評估流程下來,30分鐘過去了。根據老人的整體評估,初步劃分能力等級,再參照相關疾病,劉爺爺的能力最終被評估為輕度失能。閭莉娜說,福利院內現有36名老年人能力評估師,他們會根據測評結果,為老人制定更加個性化的護理或治療方案。
“這一行業已經越來越被重視。”湖南有心養老產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石小蘭說,很多人的傳統養老概念是照顧好老人的吃喝拉撒睡就行了,但現在不是,大家更關注讓老人能否延緩衰老、促進健康。
“如果每個養老機構配備至少10名老年人能力評估師,以湖南現有各類養老機構2200多所來計算,人才缺口巨大,這一行正搶手。” 石小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