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深坑兩塊板,三尺石墻圍四邊。夏天臭氣能熏天,冬天冷風心里鉆。”這是很多地方農村旱廁的真實寫照。安徽省定遠縣吳圩鎮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王萌萌對此感受很深:“我以前住在城里,沒有用過旱廁。自從到農村工作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出門前先在家里上個廁所,避免出門后去旱廁。‘廁所革命是農村環境整治非常重要的內容,農村老百姓的生活環境和生產環境都會因此有很大改善。”
一場“廁所革命”的浪潮正在中國城鄉大地掀起。數據顯示,旅游系統“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提前超額完成。農村改廁加速推進,明顯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面貌,降低了蚊蠅密度,有效預防和減少了疾病的發生。
一座小小的廁所,體現的正是民生的幸福指數。
“以前我們家都是旱廁,夏天即使待在屋里關上門都能聞見嗆鼻的味道,現在修建了沖水式廁所,手一按、水一沖,干凈又衛生也沒味兒了,夏天連蚊蟲都少了。非常感謝政府的‘廁所革命造福我們老百姓。”江西共青城市澤泉鄉的村民趙大爺開心地說道。
而廣東中山市火炬開發區神涌社區居民等來了他們的新公廁,這也是火炬開發區首座“五星級”智能化樣板公廁。
全程音樂伴隨、周圍裝點綠植,觀感清雅,聞不到絲毫異味,如果不是看到各式便器,你很難想象這是在公廁里面。所謂智能除臭、自動感應洗手液和水龍頭,在這里都已經不算稀奇。
新的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分時段保潔機制,由專人負責,可以做到全天候無異味、地板干凈、墻面和設備整潔。而且還增設了第三衛生間,除了標準配備的殘疾人馬桶、小便斗及小孩馬桶外,更增加了嬰兒護理臺和護理椅,并配備手機USB充電插口。這座充滿人性化理念的公共廁所,一投入便受到了居民們的齊齊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