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心誠 尚慧芳 王傳順

關鍵詞:積極分心理論;兒童;醫療環境;游戲化設計
1 積極分心理論概述
1991年烏爾里希提出支持性設計理論。不同于療愈環境概念中強調消除造成壓力或負面情緒的環境特征,支持性設計理論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強調在醫療環境中增加應對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的資源,并改善醫療程序來提升患者的積極情緒[1]。積極分心是支持性設計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烏爾里希將積極分心定義為能夠引起注意力和積極感覺的一種環境特征,該環境不會增加個人的負擔或壓力從而避免焦慮不安的情緒[2]。在后續的研究中烏爾里希不斷更新對積極分心的概述,認為積極分心能夠引起患者興趣與注意力,有效緩解患者壓力并喚起其積極情緒,從而促進患者身心的恢復能力。
2 基于積極分心理論的兒童醫療環境游戲化設計意義
烏爾里希認為積極分心與人類進化遺留下的具有誘導人積極反應和注意的環境因素有關,例如游戲、喜劇、動物、大自然等。對于兒童來說,游戲是一種主動參與并獲得快樂的活動。游戲可以給兒童帶來積極的興趣與愉悅的情緒,并有益于其認知發展、社交融入、身體發育。除此之外,游戲也是兒童克服恐懼和焦慮的一種有效方法。弗洛伊德認為游戲可以幫助兒童控制焦慮的產生,可以避免負面情緒的產生。拜爾斯通過研究表明游戲可以有效減少與特定醫療手術相關的焦慮。游戲設計可以使陌生、嚴肅的醫療空間更加親子化,從而改善兒童對醫療環境的體驗感[3]。如果在診療前讓兒童玩耍,可以減少他們就診的消極行為[4]。游戲可以幫助兒童應對各種醫療環境和醫療過程的壓力與恐懼,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重塑正常的兒童生活[5]。游戲是兒童生活的重要部分,不僅可以促進兒童參與醫療保健活動,還可以為兒童創傷護理提供服務 [6]。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基于積極分心理論的兒童醫療環境游戲化設計不僅可以幫助兒童應對醫療環境和醫療護理相關的壓力、恐懼與痛苦,還可以促進兒童恢復正常的游戲生活,給他們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
3 基于積極分心理論的兒童醫療環境游戲化設計策略
基于積極分心理論的兒童醫療環境游戲化設計為兒童醫療環境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國外對于游戲應用于兒童醫院的設計案例很多,本文通過比較選取較有代表性的幾家進行分析,總結出以下幾點策略。
3.1 加入游戲材料的設計策略
使用常規游戲材料干擾兒童注意力是弱化醫學化環境特征,建立醫療環境積極吸引力的常用方法。加入游戲材料可以為患兒提供游戲機會,吸引兒童注意力,喚起兒童參與興趣。建立積極分心的游戲材料通過總結大致可以分為環境圖形、常規游戲設施、裝飾性游戲設施和互動媒體設備四類。第一,環境圖形能夠營造視覺游戲氛圍。例如西班牙巴塞羅那圣胡安德得兒童醫院則利用導視系統設計了一套找貓貓的游戲規則,圖1 中長短不一、顏色各異的木條代表著不同動物的尾巴,木條上的彩色線可以條延伸到不同的科室,患兒順著動物的尾巴就能找到對應的動物即目標科室;第二,選取兒童喜愛且常見的設施作為常規性的游戲材料,例如澳大利亞莫納什兒童醫院將肢體協調性復健訓練器材與室外運動游戲設備相結合,患兒在藍天白云下玩攀爬、跳躍游戲時就完成了原本枯燥乏味的復健鍛煉,做到了徹底的去醫學化;第三,將醫院內裝飾化的設施進行巧妙設計以實現與兒童互動的效果,從而使其變成孩子們的“大玩具”,圖2 為中澳大利亞珀斯兒童醫院的設計;第四,當代兒童出生在網絡時代,互動媒體設備是他們的日常玩具,互動媒體設備因其直觀易于操作,能給兒童帶來沉浸游戲體驗感等特點被很多兒童醫院采用,例如,澳大利亞卡布里尼兒童醫院打造了一面能夠通過兒童觸碰產生互動反應的墻壁,該墻壁有數十種互動主題,大大的激發孩子積極參與的欲望(如圖3)。
3.2 釋放游戲空間的設計策略
釋放游戲空間可以鼓勵兒童在醫院較長時間的規范性游戲活動。融入游戲空間是創造吸引患兒長時間逗留在醫院的有效方法,是建立醫療環境長期吸引的關鍵,對于等候區、病房區尤為重要。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圖4)與泰國EKH 兒童醫院(圖5)都是在等候區與門診室之間釋放了游戲空間,再配以簡單的游戲設施,鼓勵患兒在等候期間的游戲行為,從而吸引患兒愉快的逗留在等候區域內。等候區游戲空間的釋放不僅消除了枯燥無聊的等候時間,還能促進患兒之間、家長之間的互動,讓患兒與家長的焦慮、壓力獲得最大程度的緩解。同時這種合理的空間布局讓家長不會擔心孩子走出自己的視野范圍,也不擔心錯過就診時間。此外,醫院病房區中釋放游戲空間可以為長期留院的患兒創造醫療環境中非醫療活動的機會,避免長期住院對患兒造成心理影響,促進患兒身心發展。
3.3 融入醫學游戲的設計策略
患兒對診療過程的抗拒源于未知而產生的恐懼,在診療過程中融入醫療游戲可以幫助患兒提前了解診療項目的作用以及過程,提高患兒對該醫療項目的耐受程度。同時弱化真正診療室的醫學特征,讓患兒在真實檢查過程中不恐懼。如核磁共振(MRI)檢查是令全世界兒童醫院頭疼的問題,兒童由于恐懼而反抗不配合,導致檢查無法順利完成,所以大多數患兒不得不打鎮靜劑。針對這一問題,莫納什兒童醫院在患兒正式檢查前設置了一個Kitten Scanner 游戲房間。該房間有一臺微縮版MRI 模型,4 個動物玩具和壁掛顯示屏,在護士的引導下患兒對玩具進行掃描游戲。當玩具進入掃描洞口,顯示屏就會以兒童能理解的圖文顯示玩具的生命信息和身體不適的原因,以此讓患兒了解核磁共振的檢查過程。然后在真正的掃描室內應用不同的燈光、音樂、動畫視頻來營造出具有故事性的主題情景,盡量弱化檢查室內的醫學特征,讓原本恐怖、嚴肅的檢查變成類似室內樂園特殊體驗的項目。
在診療過程中融入醫療游戲同時弱化診療室醫學化特征的設計,雖然不能讓診療的不適或疼痛完全消失,但可以阻止患兒恐懼的蔓延,減輕孩子的消極情緒,讓患兒在院期間內擁有更多的樂趣而不是對醫院產生陰影。
3.4 引入人文關懷的設計策略
在兒童醫療空間中引入游戲治療師、兒童生活專家、公益表演組織等人文關懷是創造醫療空間游戲沉浸體驗感的重要條件。通過這些職業分心人員的介入,可以進一步促進患兒對醫療環境的應對能力,從而更深層次的改善兒童的診療經驗及身心健康。例如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將“漫威英雄”引入醫院內,診室中的醫護人員是帶著盾牌的美國隊長,醫院外立面有懸掛空中的蜘蛛俠和蝙蝠俠,與英雄人物的實時互動讓患兒忘卻醫院沉浸在漫威宇宙中。莫納什兒童醫院則是通過舉辦各類游戲主題日實現人文的融入?;顒赢斕?,主題性的服裝、空間裝飾,加上游戲治療師、兒童生活專家等人員的角色扮演,積極干擾兒童的情緒讓其沉浸在游戲氛圍中。當然這種由人物角色扮演與配合營造出的環境體驗感,并不直接與醫療環境設計相關,但加入人文關懷的醫療空間能夠給兒童帶來一種更高層次的游戲沉浸體驗感。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積極分心理論下游戲在醫療環境和醫療程序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得出可以增加兒童應對醫療環境和醫療程序的能力,及提升兒童在院積極體驗感的設計策略。隨著積極分心理論的不斷發展,基于游戲的積極分心設計與應用也在不斷展開。雖然我國在該領域內研究較晚,但也十分重視并積極發展游戲在醫療環境設計中的應用。本文提出的設計策略希望可以為日后我國建設的兒童醫院獻出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