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英

關鍵詞:中國藝術哲學;現代家具設計;設計運用
家具設計在工業設計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結合相關資料可以發現,我國的家具歷史優秀,隱藏著豐富的價值,屬于傳世的珍品家具。中國藝術哲學與現代家居設計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時代所需,對提高現代家具藝術性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從家具中蘊含的藝術內涵出發,分析中國藝術哲學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情況,并提出一定建議,力求提高中國現代家具的藝術性價值。
1 中國藝術哲學概述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國的藝術哲學可謂源遠流長。眾所周知,中國哲學以“儒、釋、道 ”三家為所長,以這三家為代表的藝術哲學對后世影響深遠。這些相對抽象的哲學應用到現代家具中,顯現出獨特的設計內涵。中國的藝術哲學可以歸納為“天人合一、文質兼備”。首先是“天人合一”的藝術哲學,對西方家具文化進行深度剖析后可知,其往往側重于征服自然,而東方傾向的則是自然和人類的和諧相處,顯然從理念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天然合一”屬于儒家和道家均提倡的哲學理念。與此同時,《老子》中也對“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進行了詳細闡述,認為天下萬物源于自然,所以需要對其自然規律進行充分尊重。其次是“文質兼備”的藝術哲學,站在客觀的立場出發,工業產品設計在具體分析期間主要傾向功能和形式的關系問題,而西方現代設計側重形式應當服務于功能,確保功能是在第一位的。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側重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文質兼備”;二是“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這里所說的“質”,主要說的是功能,而就“文”來說,其屬于外在的形式,顧名思義“文質兼備”就是要確保功能與外在形式達到和諧統一。就儒家文化而言,其實質上是倡導文質和諧、內外和諧的理念,顯然也是中國人闡述萬物和諧共處的集中表現。
2 中國藝術哲學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運用意義
將中國藝術哲學應用現代家居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這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性發展,現代家具設計與“天人合一”“文質兼備”的中國藝術哲學內涵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一些家具中滲透著水墨國畫的藝術韻味。當然,現代家具的自然淳樸以及樸實無華恰好是這一文化的傳承。由此可知,將中國藝術哲學合理運用到現代家具設計之中,能夠較好地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古為今用。
其次,將中國藝術哲學與現代家具進行融合還有利于現代家具對傳統文化的“揚棄”,展現出時代特征,結合時代特點賦予藝術哲學以新的內涵。把設計人員的創意有機的和民族家具手藝匠人的創意結合在一起,自然和諧共處的哲學文化內涵也就得以顯現出來。中國藝術哲學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合理應用能夠創造性的發展傳統文化,使得傳統藝術哲學在新時代展現出新風貌,這有益于文化的創新和家具設計的革新。例如,家具設計者將紫檀木與花梨木進行搭配,所衍生出來的效果得到了大眾的喜愛,這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
3 中國藝術哲學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運用實例
1949年,漢斯· 瓦格納完成了“古典椅”的設計,“古典椅”以木材自身的紋理作為椅子的主要裝飾,整體上給人以素樸、典雅、自然、空靈的感受,符合中國藝術哲學的基本特征(如圖1)。針對“古典椅”來說,其簡化了中國明朝的圈椅。對“古典椅”進行深入剖析后可知,不管是從造型方面還是從空間方面來講,都和明朝家具存在著很多共同之處,繼承了明式椅的設計精華,充分彰顯出了中國哲學里面所蘊藏的藝術價值。
“古典椅”作為對明朝圈椅的完善,其造型設計表現在其簡單的裝飾上面。其將獨板靠背等相關裝飾物加以摒棄,把工業產品的樸素顯現出來。與此同時,座椅上面添加了椅墊,具有舒適性。就“古典椅”的椅子腿而言,以上粗、下細作為主要設計形式,風格較為靈動,充分散發了中國哲學藝術的魅力。這些藝術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現代家具設計當中,能夠在無形當中散發出特殊的魅力,繼而為中國現代家具設計指明方向。
4 中國藝術哲學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思路
4.1 中國藝術哲學在現代家具設計理念中的應用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中國藝術哲學的內涵博大而精深,將中國藝術哲學應用到現代家具設計之中,首先需要深刻把握藝術哲學的內涵,并將其合理融入現代家具設計的理念之中。“天人合一、文質兼備”是中國藝術哲學的關鍵。“天然合一”屬于儒家和道家均提倡的哲學理念,“文質兼備”就是要確保功能與外在形式達到和諧統一。就儒家文化而言,其實質上是倡導文質和諧、內外和諧的理念,顯然也屬于中國人闡述萬物和諧共處的集中表現。這就意味著現代家具設計者在設計家具時,應當認真分析傳統藝術哲學的深刻內涵,將其內涵與家居設計聯系在一起,從整體上進行構思,從而有效將其準確應用到設計之中,彰顯“天人合一、文質兼備”的藝術哲學內涵,將藝術哲學內涵應用到現代家具設計理念之中。
4.2 中國藝術哲學在現代家具造型設計中的應用
有了一定的設計理念作為支撐,就需要對家具設計的各個環節加以關注 。將中國藝術哲學應用到現代家具中,需要在家具選材、造型設計以及家具裝飾等方面與中國藝術哲學聯系起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謂天地陰陽,對立而融合,是中國藝術哲學的內核思想,萬物本源需遵循自然。該哲學思想主要體現于明式家具。如馬蹄腿、象鼻卷珠、三彎腿等,均體現了中國哲學思想中對自然本源的熱愛與追尋。而其具體展現亦并非完全照搬自然特色,而是需要融合人為設計思想。例如馬蹄腿借助馬蹄形狀的外翻馬蹄與內翻馬蹄特點(如圖2)。束腰結構家具中采用外翻,腿腳向外方兜轉的設計形式,體現了工藝的靈活性。而在無束腰結構中,腿部由板直的直線型轉化為內翻馬蹄腳型,更形象化、生動化。再如三彎腿家具,牙條經邊設陽線(如圖3),于正中拱尖部位另起卷草紋,向左右兩端延伸,再豎著桌腿足自然垂下,到桌腿端上微卷,采用圓球底座落地。追求自然而豐富自然的藝術哲學思想,其在家具上尤為明顯的體現出挺、直、秀、剛、穩等特點,與中國人所提倡的優質品德不謀而合,顯著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物的高度融合性與共情性,亦是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具象化表現。
4.3 中國藝術哲學在現代家具材質設計中的應用
面對人們對家具要求的提高,家具設計者在將中國傳統藝術哲學融入現代家具時也應當注意家具的功能性、靈活性。儒家“和合”哲學思想強調“仁愛萬物”,尊重自然的神性,人們利用自然應適可而止、合理為之。家具設計中應首先選擇自然、可再生、可回收類材料,亦符合現階段綠色的發展理念,可為生活提供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的舒適體驗。如材料可選擇竹子與亞克力等,竹子特點在于環境適應性強、成材早、產量高等,將其作為家具材料,既具有結實耐用的功能,又得益其天然綠色、紋理等特征給人和諧、輕松的視覺效果。而亞克力作為現代環保材料,其與竹材結合,不僅可以增加使用壽命,還可豐富家具美感,不論是身體或心理感受均可得到滿足,以實現儒家“和合之境”。
5 結語
我國家具文化源遠流長,從古到今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同時,必須充分認識到,中國家具設計水平的提高離不開本土優秀藝術哲學的營養汲取,需要進一步挖掘中國藝術哲學的內涵。這也對家具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具設計師需要虛心借鑒優秀設計師的成功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中國藝術哲學內涵融入現代家具設計之中,設計出提高國際影響力的優秀家具作品,為中國家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