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楓 周寧昌 張超



關鍵詞:寵物家具;用戶研究;用戶畫像;同理心地圖;雙鉆石模型
隨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其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滿足。寵物在人們生活中不再是玩物的角色,而是陪伴在人們身邊的一群具有親屬性質的特殊動物群體。各種寵物消費服務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寵物家具作為一種新型用途的家居產品,得到了養寵人群的青睞,呈現出較強勁的市場發展潛力,其中貓用寵物家具在寵物家具中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1]。
由于寵物家具的購買者是飼養者,使用者是寵物,兩者的需求復雜多樣,如何同時滿足兩者的需求,對產品設計的解決方案提出了較大的挑戰,需要對飼養者與寵物進行深入地用戶研究,確保產品設計方向的正確性與設計方案的有效性。
1 用戶研究概述
用戶研究(User Research)是產品設計的重要環節,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 User Centered Design)的設計思想的體現,可以幫助設計師從錯綜復雜的用戶需求中發現關鍵信息,精準定位市場和定義產品[2]。用戶研究是一項繁重復雜的工作,需要清晰的思路和運用合適的工具,確保工作取得成效。準確地描繪出用戶畫像(Persona)是關鍵的第一步工作,運用同理心地圖(Empathy Map)可以有效地采集與整理用戶需求,結合雙鉆石模型(The Double Diamond Model),可以推理出用戶的關鍵需求和恰當的解決方案。
1.1 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是一個描述用戶特征的術語,包括用戶是誰、有何需求和有何行為偏好等[3],以一個或幾個虛構人物代表一個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用戶群體。通過觀察、問卷調查和訪談,獲取反映用戶真實心理活動的數據,了解用戶的共性與差異,判斷與識別典型用戶的特征,抽象出用戶畫像,確定目標人群與代表性用戶。在產品設計早期,構建用戶畫像可以幫助設計師有針對性地對目標用戶展開研究,深入挖掘用戶需求,有效發現產品設計的突破點[4-5]。
1.2 同理心地圖
同理心(Empathy)通常翻譯為“同感、 共鳴、 同情” 或“ 共情、移情”,是指對所關注的對象持有的同情和關心的情感,是“理解別人的感覺、體驗的能力”,在用戶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3]。同理心地圖是從利益相關者的視角感受與描述研究對象的相關特性,幫助研究人員建立同理心的工具[6]。在對用戶進行訪談時,運用同理心地圖,事無巨細地完整記錄用戶“想到了什么與感受到了什么”(Think & Feel)、“看見了什么”(See)、“聽到了什么”(Hear)、“說了什么與做了什么”(Say & Do)等內容,客觀真實地采集用戶需求的原始信息并進行分類,了解用戶的痛點(Pain)與期望(Gain),如圖1 所示。
1.3 雙鉆石模型
雙鉆石模型是由英國設計協會在2005 年提出,是基于從11家全球公司的設計部門收集的案例研究結果,其核心是發現正確的問題和發現正確的解決方案,是梳理用戶需求和尋找解決方案的有效工具[7-8]。該模型采用兩個相鄰的鉆石型圖形來表達設計過程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發現(Discover)、定義(Define)、發展(Develop)和輸出(Deliver)。在發現階段,對問題進行發散,發現更多潛在的問題;在定義階段,對問題進行歸納,聚集到核心問題上;在發展階段,對核心問題尋求更多可能的解決方案;在輸出階段,聚焦到可行的解決方案。如圖2所示。
2 基于用戶研究的貓用寵物家具設計調研分析
常見的貓用寵物家具多為傳統的貓窩、貓籠和貓爬架等,常見人寵共用、多功能、情趣化和智能化等設計理念,主張在人、寵物和環境三者之間達到平衡與和諧[9-10]。由于缺乏全新用戶需求與使用場景的發現,貓用寵物家具在整體上缺乏設計創新,同質化嚴重,功能單一,用戶體驗不佳,附加值較低。對飼養者和寵物貓進行需求挖掘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手段。
2.1 飼養者的需求調研分析
飼養者是寵物家具的實際消費者,確定該群體的用戶畫像,對于準確了解其生活需求與消費態度至關重要。研究小組對一線城市的飼養者進行廣泛地問卷調查與訪談,根據調查結果分析,虛擬構建了飼養者主流人群的四類用戶畫像,如表1所示。
根據用戶畫像研究結果,選擇對人數較多的“類型三”飼養者進行深度訪談和生活環境與生活行為觀察。采取同理心地圖作為訪談的記錄工具,整理得到飼養者的心理活動內容和主要關注的問題。在“想到了什么與感受到了什么”方面,飼養者提到了“貓籠和家里的環境不協調”“如果貓籠和貓窩有更多用途就好了”和“貓咪該吃點貓草了”等;在“看到了什么”方面,飼養者提到了“看到陽臺有點擁擠”“家里的物品有點多”和“貓咪在舔毛”等;在“聽到了什么”方面,飼養者提到了“偶爾聽到貓咪嘔吐的聲音”“家人說給貓咪買的東西太多了”和“家人說貓籠和貓窩有點占地方”等;在“說了什么與做了什么”方面,飼養者提到了“給貓咪喂食貓草”“清理貓咪的毛發”“整理陽臺上的物品”和“給貓草和盆栽澆水”等。
由同理心地圖記錄的訪談結果(見圖3)可知,飼養者對貓用寵物家具的顧慮和期望主要如下:(1) 擔心寵物家具被寵物嫌棄后無法再利用,占用較大的生活空間,希望可以人寵共用,節約空間;(2) 希望可以創造更多與寵物互動交流的機會、方式與場景;(3) 希望增強養寵生活的樂趣;(4) 希望有利于寵物的健康成長;(5) 希望在設計上有所創新,功能上有所增加。
在用戶生活環境與生活行為觀察中發現,在家中種養植物的人群在被調查人群中的比例達80%,其中一小部分飼養者種植了貓草,主要在陽臺和戶外進行。可見種養植物人群與養寵人群有較大的重疊。
2.2 寵物貓的需求調研分析
根據用戶訪談的反饋,寵物貓會出現時常舔毛和偶爾干嘔的行為。經與資深飼養者交流以及文獻調查[11-12] 得知,寵物貓在一年四季都會生長與脫落毛發,其會使用舌頭為自己或同伴舔毛,防止毛發打結,減少掉毛量。由于貓的舌頭長有倒刺,會將梳理脫落的毛發吞入胃中并形成毛球,在胃內反復刺激形成異物性胃炎或阻塞,導致寵物貓會產生嘔吐行為。因此,寵物貓進食一定量的貓草,包括小麥苗、大麥苗、燕麥苗、狗尾巴草和普通草等禾本科植物,可以促進其腸胃蠕動,幫助其吐出在胃中結團的毛球;食用貓草還有助于寵物貓補充營養成分、放松情緒與預防口腔疾病。可見,食用貓草是寵物貓的自主需求。
3 基于用戶研究的貓用寵物家具設計思路與原則
3.1 設計思路
為了發現飼養者的痛點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點,運用了雙鉆石模型對飼養者和寵物貓的需求進行梳理分析,得到解決方案的主要方向(如圖4),提出將種養貓草設施與寵物家具相結合,實現人寵共用的設計思路,主要目的如下:(1) 在用戶進行播種、澆水、收割貓草和寵物貓食用貓草等過程中,增加兩者的接觸機會,豐富互動場景與內容;(2) 在居家面積比較有限的情況下,可以節約居家空間,提高寵物家具的利用率;(3) 種植貓草或其他綠色植物,可以改善居住環境,增加用戶的生活樂趣。
3.2 設計原則
在設計原則上主要遵循以下幾點:(1) 立足于人寵共用,有限的多功能化,避免功能過剩;(2) 造型簡約,結構簡單,注意控制生產成本;(3) 面向嶄新的生活場景和用戶體驗;(4) 產品具有趣味性和品質感,符合飼養用戶對養寵生活的認同;(5) 順應寵物的自然習性,提高寵物家具的使用頻率。
4 基于用戶研究的貓用寵物家具設計實踐
根據設計思路與原則,以具有美好事物象征意義的“童話城堡”為設計靈感,對貓窩進行設計,在滿足寵物貓棲息與活動等常規需求的情況下,在貓窩的頂部設置一個種植槽,增加了種植貓草或其他植物的功能。通過上下疊加的方式將貓窩和種植設施整合在一起,可以節約生活空間。即使寵物貓放棄了對該貓窩的使用,其依然可以發揮花架與儲物箱的作用,實現一物多用(如圖5)。在貓窩主體的材料上采用橡木,其尺寸穩定性較強,容易加工,涂飾性能較好,成本適中。
在結構設計上采取榫卯凹槽連接方式(如圖6),無需使用五金連接件,可以快速安裝或拆除,降低用戶的使用學習成本。種植槽設置于產品頂部,其上方放置亞克力透明罩,在不影響貓草生長的情況下,防止寵物貓過度食用或毀壞貓草;中部為寵物貓休息空間;底部設置支撐板作為踢腳線,可以防潮防水,并能使家具適應不平整的地面;在頂部的四個頂角位置使用特殊卡槽,既可以作為連接構件,拼接正板、側板和背板,也可以作為小型儲存空間,放置細小物件。同時在設計上還有利于包裝與運輸(如圖7),降低產品成本。
5 結語
貓用寵物家具設計的重點與難點是有效地發現飼養者和寵物的真實需求,為兩者創造更多全新的交流場景,為飼養者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改善寵物的生活狀態。通過構建用戶畫像,準確地鎖定典型用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運用同理心地圖,從用戶的視角詳細地記錄其所想、所見、所聞和所為,同時從旁觀者的視角對飼養者的生活環境與生活行為進行觀察,得到飼養者與寵物貓的原始需求記錄,再運用雙鉆石模型對兩者需求與可能的解決方案進行梳理,得出設計策略與最終方案,是一種有效的設計研究思路。由于種植和食用貓草同時符合飼養者與寵物貓的需求,將種植功能融入貓用寵物家具的設計方案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與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