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東峰鎮中心小學 翁嘉傅
小學教育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思維。傳統的數學教學更加注重灌輸式教育,這種教育方式不但讓課堂氛圍顯得枯燥,也不能讓學生精神高漲,積極性自然不會太高,進而影響教學質量。為切實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性,數形結合的教學思維在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可以使數學問題大大簡化,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數學學科的邏輯性較強,其中包含很多抽象的概念、公式及符號,對于邏輯思維還處于發展階段的小學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難度,長此以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很容易打擊小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而數形結合思想能將抽象的知識轉化成形象的圖形,使數學問題一目了然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以清晰的思路去解決,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了動機,才有興趣和動力去學習,并且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提升數學學習能力。而數形結合教學方式是將知識點中所蘊含的各種關系轉化成圖形,使問題簡單化,讓學生能快速找出解題方法,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進而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數形結合即數形間的相互轉換和結合,是數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授課方式,是提升學生數學思維,拓展解題思路的有效手段。數形結合可以把復雜的概念、邏輯、數量關系變得通俗易懂。隨著新課標改革的實施,其中著重提出對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而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豐富,解題思路更加靈活,并自主解決各類數學問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重難點問題,這些問題是學生和教師共同的困惑。而將數形結合思想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將這些重難點知識變得形象化和簡單化,有益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例如,教師對數學概念的講解,往往習慣于將概念全盤、生硬地灌輸給學生,雖然這種方式能讓學生清晰地背誦出概念內容,但對概念的具體應用及與其他知識間的聯系卻模棱兩可,導致學生無法靈活應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而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學習數學概念,可以將概念內容和圖形結合起來,讓概念易于學生理解,并且掌握其中的數學原理。
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內容,也是重點內容,在傳統的數學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以計算訓練為主,這樣雖然可以讓學生獲得一定的計算能力,但是在計算原理和答案來源仍存在不理解之處。所以,教師滲透數形結合的過程中需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教會學生看圖,弄懂圖意,提煉有用信息;其次,讀圖,看懂圖中蘊含哪些數學信息;最后,推出算理,從圖中所蘊含的數學信息,再與算式結合,得出算理方法。
在數學應用題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字和數量關系,甚至還有一定的抽象性,使學生不能透過現象看出題目的本質。因此,教師可將數形結合思想滲透到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中,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題目含義,進而降低應用題的難度,找到解題方法。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元、角、分的應用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道生活中購物的題,如商店里鉛筆每支9 毛,買了6 支需要多少錢?在面對此類應用題時,可以先把算式列出來,即0.9×6,然后讓學生繪制圖形,將算式內容畫出來,每畫一支鉛筆下面寫上價格,畫到要買的數量后,學生便會理解題目的意思,計算出正確答案。同時,教師還可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數形結合圖,并說出自己的思路,為其他同學提供參考,讓數形結合思想在學生腦海中根深蒂固,助力學生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等各方面還未發育成熟,這個階段需做好對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引導教育,而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是鍛煉學生數學思維和解決教學中難題的重要手段,可助力學生提升數學解題能力,最終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