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岷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趙文青
傳統教學的刻板教學方式,使多數學生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學習境況。其主要的教學原因便是教師強制灌輸式的教學,造成在學習思考過程中逐漸形成慣性的機械思考模式,使學生的創新才華被埋沒,相反答題的策略和固定套路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最終使學生陷入固定的教學困境中無法自拔。對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需要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審視,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基礎素養和科學認識的有效培養,使數學教學迎來真正的發展轉機。
在素質教育理念中,智慧培養是教學中的核心指標之一。數學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在實踐生活中的常識水平,同時也能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進行有效訓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科學的方法論,促使學生的綜合智能水平得到提升。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在對基本的數學原理講解完成后,學生便淹沒在習題的海洋中。事實上進行多樣習題訓練有助于學生思考和應用能力的提升。但是過分強調習題練習,只會徒增學生的智能消耗,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的情緒。除此之外,標準答案式的講解思路也會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受到壓制,給學生的長期發展造成消極影響。
在數學教育的早期階段,學生需要對數字概念進行有效認知。人對數字有著天然的需求,就像人對語言的學習一樣。因此在數學的早期教學階段,數學教學和現實生活更加貼近,也使學生的天然思維和創造力得到更有效的保存和提升。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的內容最終仍需服務于人們的生活。但是在數學基礎教學過程中,大量的教學內容開始具有極高的抽象性,缺乏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性,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感知能力逐步喪失,開始逐步步入機械化學習的深淵。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大量的問題解決需要提供條件和定理,最終實現問題的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定理的靈活應用,并找尋符合定理特征的條件,最終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較高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挖掘信息的能力,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訓練過程。
在數學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進行充分了解。在教學過程中對素質教育的理念進行不斷的滲透講學,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積極有效的培養。避免陷入傳統刻板教學的陷阱,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無奈和厭倦。
在數學改革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相應增加數學抽象內容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建立學生知識學習的“錨點”,防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痛苦和“健忘”。對此教師一方面要將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給學生講述數學知識對解決現實問題的實際價值,也可以打通數學知識和其他學科的界限,鼓勵學生通過數學知識對其他學科的原理和內容進行解釋,增加數學知識的多樣性和實用性。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多樣的措施吸引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能動性。
在當前數學教育的大環境下,對數學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相信會對我國未來的基礎教育發展產生積極且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