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鐘樓區玖里書香幼兒園 章嬌
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精神的不斷深入貫徹,一線幼兒園開發出了形式多樣的自主性游戲活動,并且投入了實踐中去。為了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有效的自主性游戲評價顯得至關重要,但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把握不好自主性游戲到底要評價什么。本文依據《綱要》中關于“教育活動評價主要考察活動的目標、內容、組織與實施方式、環境創設以及教師的指導等因素”的指導建議,以“幼兒行為觀察記錄”作為評價依據,“環境創設”作為評價手段,從“幼兒自主評價”“教師評價”“家庭評價”等多種形式進行闡述。
自主性游戲評價的主體對象是幼兒,又因為幼兒個體間存在差異,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科學、有目的地收集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為信息。教師可以提前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設定觀察目標、觀察形式,觀察記錄可以分為“個別觀察記錄”和“小組觀察記錄”等。
“個別觀察記錄”針對個別幼兒進行長時間跟蹤觀察并記錄。主要收集幼兒個體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身體、心理發展情況,如幼兒在不同階段對同一游戲環境的不同反應,有利于更加全面對幼兒進行評價。同一幼兒的“個別觀察記錄”應當整理成檔案,追蹤觀察,評價幼兒能力是否在現有環境中得到了充足發展,并有針對性地做出教育方案調整。
“小組觀察記錄”針對同一時間多名幼兒活動的整體進行觀察并記錄。需要重點關注:幼兒間的互動行為,充分挖掘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時展現的適應性、獨立性、創造性,借此評價現有活動設施及活動方案的適宜性,并有針對性地做出調整。
幼兒自主性游戲的宗旨在于幼兒能在游戲過程中自主選擇、自主展開、自主交流。因此,創設活動環境時,需滿足幼兒的自主性。盡可能給幼兒創造舒適、開闊的活動環境,以期幼兒自主活動時能充滿熱情,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樂趣。比如,在有限的活動場地中,如何安置不同的活動區域,通過教師的有效評價逐漸改善。教師在進行游戲活動評價時,必須明確目標,做到有理有據。如:早先時候我們在戶外活動中創設了自主性游戲活動“攀爬區”和“搭建區”,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發現一位小男孩將“搭建區”的積木搭在了“攀爬區”,并在小伙伴的幫助下順利爬到了“攀爬區”高處的平臺。這一自主的、有創造性的行為被觀察教師發現并記錄,通過園內教師研討后我們得出評價:幼兒,尤其是大班幼兒在自主創新能力上有明顯而強烈的發展需要,我們應當順應這種需要,為幼兒創設更良好的自主游戲環境。后來,我們又在“攀爬區”和“搭建區”旁邊創設了新的“野戰區”,并且增加了“搭建區”素材的投放量。經過一段時間的自主游戲活動,幼兒將這三個區域的游戲活動聯系了起來。在這個實例中,教師并沒有直接干預幼兒自主性的游戲活動,而是通過合理有效的評價,并且適當調整活動環境,從而促進了幼兒的創造性和自主性發展。
作為自主性游戲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幼兒反饋的感受是以其自己的方式學習得來的,是活動評價最直接、最有價值的。引導幼兒進行自主評價常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成果展示。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根據自身感受和審美標準,選出自己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如:幼兒在自主區域活動中的“繪畫區”完成了一些作品,這些繪畫作品將被布置在“繪畫區”的展示區中,供大家欣賞、交流。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的藝術能力發展,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自主選擇自己被展示的作品,而不是由教師選定并布置。二是鼓勵幼兒進行自主交流。在游戲過程中,每個幼兒參與游戲的體驗不同、經驗不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不同,開展游戲講評可以成為師幼之間、幼兒之間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分享快樂的過程。
恰當的教師評價可以有效發展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但如果引導不當很容易剝奪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性,使幼兒能力得不到發展。教師必須做到謹慎介入,適當指導,盡一切可能發揮游戲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
教學評價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激勵童心,發掘幼兒自主創造的潛能。但在實際自主游戲活動中,很多教師的評價都是簡單片面的,這就容易打擊幼兒對自主性游戲的積極性。本文提出的教師對幼兒自主性游戲活動的多元評價,不僅可以激活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激發幼兒繼續游戲的動力,更是幼兒愛上游戲的精神支撐,對幼兒園自主性游戲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