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石壁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11495)盧頌升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導致以高脂血癥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持續升高。因為對于人體的血液以及血液循環造成影響,該疾病可引發其他同血液相關的其他病癥[1]。因此著力研究對應的便捷、經濟可承受的治療方法對于這一病情的有效緩解和控制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本文基于此,以綠茶治療法和黑茶治療法為研究的主體,以白開水實驗為對照實驗,以我中心收治的高脂血癥患者225例為研究對象,開展實驗研究,其具體實驗方法、結果及結論相關內容如下闡述。
1.1 一般資料 以我中心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的一年時間中收治的高脂血癥患者225例為研究對象,根據實驗原則,將這這些患者分為兩個觀察組和一個對照組,兩個觀察組分別為黑茶治療組、綠茶治療組,而對照組為白開水治療組。每組分配患者75例,不區分患者性別,綠茶治療組對應患者平均年齡為(37.92±2.1)歲,黑茶治療組患者平均年齡為(38.23±1.9)歲,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9.01±1.5)歲。所有患者均進行統一的全身體檢,排除其他疾病干擾。
1.2 研究方法
1.2.1 體檢。觀察組、對照組所有患者在開展實驗之前均進行全身體檢,對應的檢查項目如下:①既往發病史、身高、體重、年齡、籍貫等信息。②常規體檢:血、尿常規、空腹血糖、血脂、甲功三項、肝、腎功能等。③遺傳疾病的篩查:地中海、蠶豆病。
1.2.2 血脂檢測。血脂檢測內容包括血清總膽固醇(TC)和高密度蛋白膽固醇(LDL-C、HDL-C)以及甘油三酯(TG)等指標。對應檢測儀器設備為日本制造的產品為Olympus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而對應的測試試劑為randox試劑。對患者進行檢測前,要求所有患者需要在實時檢測前24h適當控制飲食,檢測前一晚九點以后不要進食,直到檢測過程,這一時間段可以適當引用茶水來保持體力。按照要求實施后根據相關安排進行空腹檢測,連續進行三次檢測,以這三次檢測的均值為該位患者的實際檢測結果[2]。
1.2.3 分組分析。依據每月的飲用黑茶量、飲用綠茶以及飲用白開水的量,將每個實驗組分為150~250克/月、>250克/月,由此開展對比實驗[3]。
1.2.4 統計學處理。依托SPSS23.0數據分析軟件對所檢測的指標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飲用綠茶、黑茶量與血脂之間的關系:根據上述的實驗方法和步驟,開展實驗記錄每一組飲用茶水量為150~250克/月、>250克/月兩個等次的實驗情況,對應的具體數據表如附表1、附表2、附表3所示。從對比實驗中可知,白開水飲用量同血清總膽固醇(TC)和高密度蛋白膽固醇(LDL-C、HDL-C)以及甘油三酯(TG)之間沒有直接關聯,由此得知白開水對于血脂改善沒有明顯影響[4]。相反,飲用綠茶和黑茶的患者,隨著飲用量的提升對應的這三個指標有著明顯的下降。在排除其他因素影響下進行了數據的修正,從數據中可以分析得到:對比綠茶和黑茶飲用情況同血脂改善情況相關數據可知,綠茶飲用量變化對這三項指標的下降影響程度明顯低于黑茶飲用量變化情況。
此外,為了分析黑茶和綠茶對應作用差別,本文做了關于黑茶和綠茶治療效果之間的分布檢驗。從檢驗結果中可以看出,治療后,黑茶治療組的發病率為30.7%,顯著低于綠茶治療組的34.7%,檢驗結果P=0.03(P<0.05)顯著有效。由此可知得知飲用黑茶對高脂血癥治療明顯優于綠茶對血脂相關指標降低效果。

附表1 黑茶飲用量對血脂的影響情況分析(mmol/L)

附表2 綠茶飲用量對血脂的影響情況分析(mmol/L)

附表3 白開水飲用量對血脂的影響情況分析(mmol/L)
高脂血癥是一類典型的心血管疾病,其能夠引發更為嚴重的心血管相關的病癥出現,是中老年的主要所患病種之一,也是造成很多患者死亡的關鍵疾病。這一疾病在發病前后沒有明顯的病癥表現,導致很多患者貽誤病情,使得其處于極度的風險之中。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局面,實現對這一疾病的有效防控,開展對應的居家治療方法能夠便于居家預防,對降低患者或者潛在患者的經濟負擔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黑茶和綠茶能夠有效治療高脂血癥的關鍵為,其能夠很好地降低患者的血清膽固醇。根據當前的研究可知,黑茶和綠茶主要作用機理在于:黑茶和綠茶能夠同膽固醇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由此能夠降低腸道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并且能夠提升LCAT的活性和HDL水平,由此實現對膽固醇的清除,調節脂蛋白的代謝,由此降低血清含量。當然黑茶的顯著作用主要在于其制造過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影響,使得對應的茶成分同其他茶之間有所差別,而這些成分對于調節脂蛋白的代謝有促進作用,如普洱茶中的HMG-CoA等能夠抑制人體膽固醇合成速率,其含的鉻元素能夠促進人體膽固醇分解等。
當然治療高脂血病癥的方法還有很多,這些有效的方法會在辛勤的醫務工作者的長期努力下逐漸成為患者在經濟上可以承受,治療過程方便的重要方法,協助患者改善或者控制病情,進而在推廣使用中能夠有效降低我國該疾病的整體發病率、死亡率以及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