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鄢陵縣中心醫院(461200)李曉青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62例VA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符合《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預防和治療指南(2013)》中VAP診斷標準[1];男33例,女29例;年齡54~80歲,平均年齡(67.49±5.28)歲。
1.2 方法 采用無菌吸痰管,從人工氣道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置于無菌收集器,送檢,顯微鏡篩選合格標本,連續2次培養出優勢菌株確定為病原菌,剔除同一患者重復菌株。采用微生物全自動分析儀(法國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分析培養菌株構成。采用瓊脂稀釋法對病原菌進行藥物敏感試驗檢測。
1.3 觀察指標 分析病原菌檢出率和耐藥性。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3.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原菌檢出率 送檢62份標本,檢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蘭氏陰性菌48株;革蘭氏陽性菌22株;真菌3株;革蘭氏陰性菌檢出率高于革蘭氏陽性菌、真菌檢出率(P<0.05)。22株革蘭氏陽性菌中,包括表皮葡萄球菌7株、屎腸球菌3株、溶血葡萄球菌3株、金黃色葡萄球菌8株、其他菌1株。48株革蘭氏陰性菌中,包括大腸埃希菌18株、鮑曼不動桿菌3株、銅綠假單胞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20株、其他菌2株。3株真菌中,包括熱帶假絲酵母菌1株、白色假絲酵母菌2株。
2.2 耐藥性 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對氨芐西林、頭孢唑林、頭孢噻肟有較高耐藥性,肺炎克雷伯菌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藥性最低,大腸埃希菌對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耐藥性最低;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對頭孢唑林、青霉素、紅霉素有較高耐藥性,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藥性最低。詳見附表。

附表 耐藥性分析[n(%)]
VAP是臨床常見疾病,由于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時需建立人工氣道,破壞正常呼吸道黏膜屏障,引起呼吸系統免疫功能下降,病原菌極易入侵,導致炎癥發生,一般多見于機械通氣>48h患者,是導致機械通氣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抗生素是臨床治療感染性疾病首選藥物,但由于存在濫用現象,促使細菌耐藥性不斷增強,病菌得不到有效清除,導致病情加重,因此,對VAP進行耐藥性分析對促進患者康復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送檢62份標本,檢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蘭氏陰性菌48株;革蘭氏陽性菌22株;真菌3株;革蘭氏陰性菌檢出率高于革蘭氏陽性菌、真菌檢出率(P<0.05),可見,VAP病原菌主要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與有關報道結果一致[2]。本研究耐藥性分析結果顯示,肺炎克雷伯菌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藥性最低,大腸埃希菌對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耐藥性最低;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藥性最低,可見臨床治療VAP,可優先選擇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萬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生素。
綜上所述,對VAP患者進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可明確病原菌構成比及耐藥性,進而為臨床提供針對性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