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研
摘? 要:紅松是我國眾多林木資源中的一種珍貴的經濟樹木,產于東北地區的長白山地區,然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加大對紅松林的消耗越來越大,珍貴的天然紅松木數量急劇減少。國家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種植了大片的人工紅松林。雖然人工紅松林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資源,但是人工林中紅松的病蟲害卻非常嚴重,影響到紅松的生長。因此,研究人員需要重視紅松人工林中病蟲害種類的研究工作。本文闡述了紅松人工林中常見的病蟲害,并提出營林治理措施,為紅松人工林的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紅松人工林;主要病蟲害;營林治理技術
紅松生長于我國的東北部地區,然而由于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生態環境受到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再加上外來生物物種的侵襲,及時紅松人工林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是病蟲害問題同樣嚴峻。紅松人工林的病蟲害呈現大面積、多種類的形式爆發,嚴重的病蟲害甚至會給紅松人工林帶來毀滅性打擊。針對這一問題,首先應該對紅松人工林的病蟲害種類進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尤其是常見的病蟲害種類,建立紅松人工林的病蟲害防治體系,加強營林治理技術,為紅松的生長提供更加良好健康的環境,促進紅松經濟效益的增長。
1 常見紅松人工林病蟲害的概述
1.1 紅松人工林的病害
1.1.1 紅松苞銹病
紅松苞銹病沿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有廣泛地分布,地域跨越遼寧丹東到黑龍江伊春,在紅松林分布的區域有爆發的威脅。紅松苞銹病主要威脅幼年階段紅松,主要發病部位在紅松的枝干部位,病害表現為病斑部位海面樁隆起,并在枝干部位產生裂紋,破裂后出現苞銹病孢子的散發。紅松苞銹病防治應該以間伐和提高透光度為主,對紅松苞銹病原發的植物采取割除的辦法,通過提高紅松生長勢頭可以提高對紅松苞銹病的抵抗能力。當出現紅松苞銹病暴發時應該涂抹焦化蠟和酚油調制成的藥劑,對紅松苞銹病進行消殺。
1.1.2 紅松爛皮病
紅松爛皮病是紅松常見的寄生類病害,在東北部區域有著廣泛地分布,紅松爛皮病主要對生長態勢不好的紅松產生影響,發病多見于紅松枝干部位,一些生長態勢停頓的紅松也可以在梢枝部位出現感染。紅松爛皮病發病表現為紅松枝干部位產生疹狀物,隨著時間的推移疹狀物的顏色會逐步加深,這是會因病原菌的感染而出現枝干部位的枯死。防治紅松爛皮病的方法主要以加強幼林撫育為主,要對弱枝和病樹進行整枝與割除,提高紅松的生長質量和抵御紅松爛皮病的能力。當紅松爛皮病出現時可以采用石硫合劑、蒽油乳膏等化學藥劑,按規定調配后噴灑或涂刷到發病部位進行處理。
1.2 紅松人工林主要的蟲害
1.2.1 紅松球蚜
紅松球蚜是東北區域主要的蟲害種類,特別在紅松的幼苗時期和幼樹階段對于紅松有著巨大的影響,紅松球蚜一般一年會爆發三個代際,特別是第一代紅松球蚜若蟲會在春季出現,對紅松嫩梢和新萌發部位進行啃食,由于春季是紅松生長的關鍵時期,因此,紅松球蚜的影響也就越嚴重。對于紅松球蚜的防治應該以加強紅松人工林的治理為主,對紅松人工林進行衛生清理。對于出現的紅松球蚜問題可以采用按比例調配的螟松乳劑、樂果乳油進行殺蟲處理。
1.2.2 松梢螟
松梢螟在東北林區又名“鉆心蟲”,松梢螟在不同季節對紅松都有嚴重的影響,松梢螟幼蟲時期主要危害紅松嫩梢和球果,嚴重影響紅松的發育,出現紅松分叉和枯死。防治松梢螟的措施主要以生態治理為主,例如:在紅松人工林內引種闊葉樹種,進行混交林改造,同時也可以利用松梢螟的天敵進行生物控制,還可以利用松梢螟的向光性,采用黑光燈的辦法吸引松梢螟成蟲,達到控制松梢螟繁殖的目的。如果出現松梢螟的爆發可以采用、樂果乳液、殺螟松乳劑、滴滴涕等化學藥物進行消殺。
2 紅松人工林的營林治理技術分析
2.1 重視對紅松闊葉混交林的培植,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紅松闊葉混交林也是紅松林的一種,林區以紅松的種植為主,混合種植不同種類的闊葉樹種,形成一個混合型的生態群落。社會經濟發展中,人們對樹木的過度砍伐以及沒有及時做好培育工作,最終導致紅松林的面積越來越小,病蟲害問題日益加重,都極大的限制了紅松人工林的經營和發展。由此可見,管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對紅松闊葉混交林的種植培育,根據規定的營林技術標準,綜合考慮當地的土質條件、氣候因素、林區結構以及樹種的生長狀態,選用合適的用地以及樹種,科學配置出紅松闊葉混交林的樹木種類。通常都是以紅松樹為主要樹種,然后再加入一些黃菠蘿、水曲柳等珍貴樹種,利用先進的培育方法,打造出優質的紅松闊葉混交林。但是注意,在種植的過程中,必須要及時除草,并且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保證苗木的生長環境良好。
2.2 加強撫育間伐,科學的開采,改善林木的生長環境
撫育間伐是在苗木生長到成熟林志堅的階段,定期對某些樹木進行合理開采的方式。撫育間伐的目的是在于保證樹種的優良,提高樹木的質量,改善樹木的生長環境,并且提高林區的防護水平。在紅松人工林的營林治理中,需要加強撫育間伐的工作力度,科學合理開采紅松,改善紅松的生長條件,預防病蟲害的產生,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紅松的穩定健康生長。一般情況下,在紅松人工林的林齡達到11-13a時,就要根據紅松的具體生長情況以及生長規律,及時清除妨礙紅松生長的植物以及劣質的樹木,擴大紅松的成長空間,之后定期對紅松進行撫育間伐即可,最好選擇在樹液停止流動的時期。
2.3 做好紅松球果的采摘工作,有效處理果實加工剩余物
從近年來的紅松病蟲害種類可以看出,紅松球果害蟲較多,這與紅松果實的采摘有直接的關系。在東北紅松的生長地區,很多紅松球果都沒有及時采摘,或者是在球果沒有成熟之前就開始采摘,導致紅松樹的主梢被折斷,形成中國權干,引起梢斑螟、切梢小蠹、松梢象甲等害蟲的產生。正常情況下,紅松球果的最佳采摘季節在每年九月下旬,這個季節的球果已經成熟,在采摘之后,要將折斷的樹梢帶出林區,減少林內的越冬害蟲數量。而且要注意,在加工紅松球果的時候,要選擇離紅松人工林遠一些的場所進行,加工后要科學處理紅松果實剩余物,不能直接倒在土壤表面,可以掩埋或者焚燒,避免球果螟等越冬害蟲的滋生。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調查發現,相比于其它林區,紅松林很容易發生病蟲害問題,而且病蟲害的種類復雜繁多,范圍廣,產生的危害較大,甚至可能會毀滅一片紅松林。林區的管理人員必須要綜合考慮當地紅松林區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發生病蟲害的癥狀,確定病蟲害的種類,最終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理措施。同時,林區工作人員也要對紅松的病蟲害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保證治理工作中用藥的準確和安全,取得最好的效果。紅松是我國林木中比較珍稀的物種,因此紅松林的保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艷平,王志軍.紅松人工林主要病蟲害及營林治理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8,No.586(17):197.
[2]焦宏.紅松人工林研究現狀[J].防護林科技,2018.
[3]孫舒樂.紅松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探析[J].種子科技,2018,036(00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