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明
摘要:無線電技術在廣播電視領域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對于廣電監測行業來講,無線電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監測智能化、科學化的發展。下面文章就對無線電技術在廣播電視監測行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無線電;廣播電視;監測技術;廣電監測
引言
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向前,我國無線電監測技術更迭迅速。若想進一步促進無線電的高時效、高質量監聽分析,則應該加強對無線電監測技術的研究與分析,完善無線電管理中檢測系統技術框架。在無線電監測技術監測設備與無線傳感網技術體系的發展中,無線電監測網絡與優化技術應該作為監測設備的基礎與前提,同時以監測設備與無線傳感網技術為監測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確保無線電監測的質量與效率。
1無線電監測技術概述
無線電監測技術主要是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以及無線電監測設備,針對無線電信號發射傳輸過程中的基本數據參數進行系統性測評,同時對聲音信號進行監聽,針對無線電信號的發射標識進行有效識別,統計無線電頻譜的利用率以及無線電頻道占用度,針對無線電信號的運用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從而對無線電信號最大化運用,科學調配無線電信號頻率,全面掌控電磁環境,確保無線電頻譜資源得到有效的開發運用。同時針對無線電干擾信號進行監測與排查,查處非法無線電干擾信號發射源,確保無線電信號在正常的環境下運行。無線電監測技術是無線電管理的重要基礎部分,通常而言,無線電監測技術主要包括兩部分,分別是常規無線電監測和特殊無線電監測。常規無線電監測主要是針對各種無線電干擾信號進行發現、測量以及識別,測量無線電干擾信號的基本參數,測定無線電干擾信號的發射源。無線電監測技術能夠為無線電信號提供頻率指配數據,提高無線電臺站的管理以及監測效率。
2無線廣播電視監測行業主要業務
2.1節目質量監測
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監測是指在一個特定的電臺服務去或是接收地點,對一個電臺的發射頻率信號參數、發射機運行狀況以及發射特性進行監測的一種檢測項目。節目質量監測的目的是保障廣播電視在播出的過程中能夠良好播出,減少甚至是避免播出事故的發生,也是反映播出結果好壞的一項重要手段。目前廣泛應用的無線廣播電視監測項目主要有有載無調、無載波、劣播、錯播、頻偏等,合理進行監測能夠很好地反映廣播電視節目在制作、傳輸、播出等個環節存在的質量和問題[1]。
2.2數字化信號傳輸有助于提升節目圖像質量
針對模擬設備而言,數字化設備在傳輸信號時不需要繁瑣步驟。因此在傳輸模擬信號時,信號失真故障率較高,極易導致節目畫面變形扭曲,對用戶觀看體驗度影響比較大。數字化改造后,能夠使信號傳輸形式發生改變,避免出現信號失真問題,簡化信號形式,進一步降低信號處理的難度。數字信號傳輸過程中,技術人員在進行信號信噪比降低處理時,會采用濾波處理技術,防止出現信號失真問題,同時提升電視畫面的質量。在數字化改造期間,將再生中繼技術加入到數字信號傳輸當中,也可以防止出現畫面失真問題,還可以確保電視畫面的高度還原,有助于提升畫面質量,對觀眾觀看體驗度進行優化[2]。
2.3優化無線電網絡部署與技術
現階段,我國無線電監測系統處于割裂、分散的狀態,無線電監測網絡建設主要以區域劃分為依據,監測能力與監測標準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得各個城市無線電監測站的選址難度不斷加大,并且監測范圍受到城市地勢的影響,導致監測出現盲區,故此,亟待優化無線電監測的網絡部署與技術。無線電監測系統以無線電監測網絡為基礎,對無線電監測結構進行規劃,實現動態化的網絡監測。對于監測網絡,應該按照監測任務的不同科學部署監測站,合理調整監測站的密度,撤銷多余的冗雜監測站點,并對難以覆蓋的監測盲區進行移動覆蓋補充,確保無線電監測網絡的最優化。
3無線電技術在廣播電視監測行業的應用分析
3.1綜合效用
在無線電通信技術大范圍推廣中,衛星空間段通信涌現出了一定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滿足廣播電視衛星通信要求,這一技術要在確定未來發展方向的同時,根據自身發展特點,盡快融入到現代社會通信信息發展中,以期在優化信息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提高信息通信水平,并充分展現衛星通信系統的應用價值。這樣不僅能提高無線電通信技術水平,促使其在各領域發展中產生積極影響,而且可以促進廣播電視產業發展步伐,滿足日益革新的居民需求。針對現如今發展情況分析,衛星通信技術提出如下6點發展方向:第一,要科學分配與利用不同范圍的資源;第二,保障各個地區之間可以有效連接,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第三,不管是固定狀態還是移動狀態,都要為用戶提供大容量的網絡寬帶;第四,充分利用地面網絡服務的豐富性與多元性,并由此對衛星通信系統進行持續拓展;第五,在連接端口時,要運用混合通信的相關業務模式進行操作,以提高信息數據的定位水平;第六,要充分展現衛星通信的應用價值,并保障信息網絡中傳遞數據的高效性和即—時性。
3.2配置適宜的無線發射機
當前,數字化技術發展期間,需要將無線發射機設備配置到現代電視信號中,會對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發展造成極大影響。大部分生產商也已經將數字化電視信號發射設備作為生產業務。在無線發射機運行期間,運輸功能與性能影響作用比較大,然而在實際應用期間,不會受到人為因素、外界因素影響,確保工作穩定性。當信號發射設備出現故障問題時,技術人員在進行設備控制修復時,必須應用系統校正系統,這樣能夠保障信號傳輸質量。通過設備校正技術,可以持續降低設備投入成本,提升電視信號傳輸效率。發射機運行期間,按照不同信號傳輸、不同用戶需求,可以在設備中合理應用風冷設備和冷卻液體,有助于提升系統運行穩定性,還可以增加系統多樣化和豐富性。用戶在應用無線發射機時,必須立足于自身需求,確保冷卻設備選型的適宜性,還可以保障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3無線電信號語音監聽法
無線干擾信號在識別定位過程中,可以語音判定法來準確識別干擾信號。在發現不明無線電信號后,首先應該對其進行監聽以判斷其信號干擾源的類型,然后對其進行解調分析,并對其模擬信號的內容進行分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對干擾信號源進行初步的位置判斷。同時利用語音判定法對無線電干擾信號進行聲音錄制和監聽,將有關干擾信號的檢測數據進行詳細記錄并妥善保存。在此過程中,負責無線電干擾信號發現與識別的技術人員必須做好監聽處理,針對無線電干擾信號發出相關語音信息來確定干擾信號的干擾源位置,從而確保無線電干擾信號的準確發現與識別。在對無線電信號檢測監聽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其他頻率單位來對干擾信號進行監聽定位,從而實現對無線電個人干擾信號的準確識別,以獲取更準確的無線電干擾信號監測、定位、識別等信息。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技術和網絡媒體技術快速發展過程中,廣電行業會受到較大的沖擊影響。在實際發展期間,為了滿足人們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需求,必須將電視技術逐漸轉化為數字化發展,借助于數字傳輸技術提高節目信號傳輸質量,更好的推動廣電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振宇.無線電通信技術對廣播電視衛星通信的影響[J].信息記錄材料,2019,(5):205-206.
[2]張友江.分析通信抗干擾和通信干擾綜合技術[J].通訊世界,2017,(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