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7日召開的喀什疫情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喀什地區衛健委黨組書記李林玉介紹稱,10月26日24時至27日17時,喀什地區新增確診病例5例,均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9例,均為26日陽性復檢確認。
截至10月27日17時,喀什地區需檢測總人數474.65萬人,已全部完成核酸檢測。除疏附縣183人呈陽性外,其余均為陰性。烏魯木齊多地社區從26日起也已對居民開展核酸檢測。截至27日17時,聯合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組在已檢出的疏附縣無癥狀感染者中未發現有明確的與已知相關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發熱病人接觸史,或與冷鏈物品、野生動物的接觸史,疫情的溯源工作正在進行中。
一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波疫情可以說是一次局部的聚集性暴發,目前所有陽性病例都指向疏附縣,因此大范圍的疫情暴發概率非常小,不會出現原來一天報告上百病例的情況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喀什疫情主要都是無癥狀感染者,新發現5例確診病例在總人數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讓人感覺“病毒傳播力很強,但致病力變弱”。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楊占秋27日表示,一般而言,有癥狀的病人體內病毒量比無癥狀感染者要多,傳播能力更強,但無癥狀感染者也有傳染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也認為,這次疫情中無癥狀感染者居多可能與患病人群以抵抗力強的青壯年為主有關,但不排除今后確診患者增加的情況。
曾光表示,喀什疫情以無癥狀感染者為主,留下很多難題。以前幾次局部疫情中,通過對確診患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可以知道具體的發病時間,找出誰發病在前、誰發病在后,進而較容易地確定傳播鏈。但對于無癥狀感染者來說,就很難知道到底是誰感染在前,只能通過大范圍流行病學調查來分析。他提醒說,不弄清楚病毒來源,此次在喀什暴發的疫情就可能在其他地方發生。▲
(李司坤)
環球時報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