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欣 楊琳



摘要:完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設計,滿足兒童群體的使用需求。簡述兒童適用衛生設施的設計原則與要素,并結合調研為設計提供思路,進行兒童適用公共衛生設施的創新設計。得到創新應用設計方案。實現兒童適用的兒童公共衛生設施設計的應用,為此類新型設施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兒童;公共衛生設施;人性化;無障礙;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91.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0)10-0031-03
Abstract:Improve the design of public health infrastructure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ldren.Brie?y describe the principles and elements of design,with research to carryout innovative design of children's health facilities.Design an innovative scheme.To reali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of children's public health facilities suitable forchildren,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uch new facilities.
Keywords:Children Public health facilities Humanized Barrier-free Design
引言
公共衛生設施作為社會基礎設施,面向的使用人群也絕非單一群體。除普通使用者,還包括殘障人士、老人、兒童等行動受限的弱勢人群?;谌嗣裆钯|量的不斷改善,傳統、功能單一的公共衛生設施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低齡兒童群體作為弱勢群體的一部分,無論是生理還是意識都相對成年人來說有明顯的差異。目前我國對于商業建筑中兒童適用的公共衛生設施的配備并沒有明確規定[1],適合低齡兒童使用的衛生設施的配備也常常被忽略,即使在經濟發達地區也非常少見。兒童的如廁習慣通常基于自身行為和社會客觀原因[2],低齡兒童正處于學習和模仿的關鍵時期,公共衛生設施的設計決定了是否方便兒童使用、兒童如何使用[3]。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改進社會基礎公共設施,也是無障礙設計理念的初衷[4]。人性化、無障礙的公共衛生設施不僅能幫助兒童方便安全地如廁,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兒童正確使用公共衛生設施,從而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本文以商場的衛生設施改善為出發點,進行創新設計。
一、設計原則與要素
完善的兒童適用公共衛生設施是基礎服務設施的重要部分,人性化的設施設計不僅要具備基本的使用功能,也要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5]。
(一)無障礙設計原則的必要性
無障礙設計理念旨在于運用現代技術改造公共基礎設施及環境,使得殘障人士、老人、兒童等有特殊需求的弱勢人群能正常行動,平等參與社會生活[6]。針對低齡兒童的無障礙設計主要從安全性、易用性這兩方面考慮[7]。兒童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易發生磕碰、摔倒等意外,設計時應考慮到潛在的不安全因素,無論是設施還是環境設計,都應盡可能消除安全隱患。外形上可以運用圓潤的弧線條[8],材質上選擇質感溫潤的材料,適合的材質能也能使產品的表現效果事半功倍[9]。例如木材,不僅觸感優良,也能使兒童充分感受自然[10]。同時,設施使用方式的設計應簡單輕便,保證兒童使用便利、無障礙。
(二)人體工程學原則的必要性
低齡兒童的身體結構尺寸復雜而特殊,兒童身形小、身體脆弱、力量小[11],在使用普通公共衛生設施有一定困難,甚至造成兒童的抵觸心理。應科學研究兒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兒童的結構尺寸(靜態尺寸)和功能尺寸(動態尺寸)來進行公共衛生設施的設計和布局,最大限度滿足兒童的使用需求,提高兒童使用感,確保兒童適用公共衛生設施設計的合理性。
(三)趣味性設計的必要性
公共衛生間及其內部設施的造型設計和色彩搭配會帶給使用者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絢麗、造型獨特、使用方式有趣的產品更容易吸引兒童。針對兒童群體的公共衛生設施的設計有多種方式,可以在設施上附加特殊工藝和新型科技,豐富產品功能[12] ;或采用模塊化設計方式,使產品具有可拆裝性[13],同時也增加了產品與兒童之間的互動,以此激發兒童使用興趣;除此,可以靈活運用仿生設計理念,將其融入公共衛生設施的造型設計當中,童趣、多樣的造型不僅可以吸引兒童使用,也有利于兒童思維的開發[14]。在設計兒童適用的公共衛生設施時,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作為切入點進行創新設計。
二、調研與分析
(一)實地調研與分析
本次實地調研主要走訪日本東京圈及國內南京、無錫等地的商場。
調研發現,日本的無障礙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非常完善,普及率非常之高。日本商場內女性公共衛生間往往分為普通單間及攜幼單間,攜幼單間內部均會配備幼兒安全坐臺,若空間允許,洗手臺旁也會安裝幼兒坐臺,高度設計合理,造型簡單易用。女性衛生間內拐角處設有男童專用小便池,未設置在衛生間內部或深處,且利用墻體和門體隔板進行遮擋,既照顧到女性的心理,也照顧到男童的自尊心,設計巧妙。除此,日本公共衛生設施均采用智能馬桶,功能豐富,且幾乎所有的馬桶旁均設有扶手、緊急呼救等輔助設施。
國內兒童公共衛生設施很少,普通商業建筑的衛生間內并不具備兒童適用的衛生設施。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外企投資商場中會設有無性別衛生間或家庭室,內部設有休息區、母嬰哺乳區、兒童獨立衛生間、殘障人士專用間等,充分考慮到使用人群的多元性,滿足不同群體的使用需求。也存在具有鮮明設計風格的家庭室,內部色彩搭配及造型設計圍繞某一主題,整體環境溫馨舒適,受兒童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由此可見,雖然日本是一個出生率極低、老齡化現象嚴重的國家,但商場等商業建筑空間的衛生間內普遍設有兒童適用的衛生設施。國內人口基數大,低齡兒童人數眾多,且配備此類新型無障礙衛生設施的商場建筑空間大多為外企投資商場,即使是國內高檔的商業空間,其內部的衛生設施也不夠完善,在尺度和功能的設計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和欠缺。甚至有部分無障礙輔助設施僅為了形式而存在,這不僅是資源上的浪費,更是對弱勢群體的不負責。中國地域遼闊,此類新型基礎設施設計的完善和普及仍需時間,也值得學者進一步研究,絕非一蹴而就的[15]。
(二)用戶調研與分析
本次用戶調研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調查對象為全國各地的使用者。
調查結果發現,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中,兒童適用衛生設施的設置較為普遍;經濟較發達的新一線城市中,此類新型公共衛生設施雖然存在,卻尚未得到普及;絕大部分二線城市中兒童公共衛生設施較少存在,三線城市及其他地區的兒童公共衛生設施設置情況更不容樂觀,絕大多數使用者表示“幾乎沒見過”。可見,兒童適用衛生設施的完善程度幾乎與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成正比。
根據使用者針對現存公共衛生設施的問題反饋,性別尷尬及缺少兒童適用設施配備兩個問題反映強烈,尤其是攜帶異性兒童出行的群體,在使用時非常不便;部分使用者反應設施設計不美觀不溫馨、地面或洗手池臺存在積水,影響使用感,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針對現存問題的改進建議中,高達90%的使用者認為需要在大型商場等活動空間配備兒童專用衛生設施;約80%的使用者迫切希望增設兒童適用馬桶、便池和洗手臺;約50%用戶希望公共衛生間內可以增設馬桶前踩腳凳、輔助扶手等輔助設施,設立無性別衛生間,設施或空間設計。在衛生間的形式方面,支持增設兒童能夠獨立使用的衛生但間的人數與支持設立親子衛生間的人數基本持平。
綜上,我國兒童衛生設施的配備與應用仍不夠完善,各地區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平衡。公共衛生間內增設兒童適用馬桶及洗手池等兒童適用輔助設施是重要且必要的,無論是兒童獨立衛生間還是親子衛生間都可以一定程度地滿足群體的使用需求。
三、針對兒童群體的公共衛生設施產品設計實踐
(一)趣味性獨立洗手池設計
目前市面較為廣泛使用的兒童洗手池多為一體式高低洗手臺,此類型洗手臺兒童適用位的高度相較成人位有所降低,但進深一致,水龍頭安裝位置一致,遠大于兒童適用尺寸,導致低矮、低齡兒童在開合水龍頭、或洗手過程中有一定困難。除此,在洗手的行為過程中(圖1),關閉非感應式水龍頭容易造成洗手池臺面積水,使用后甩干雙手或離開水池烘干雙手的行為容易造成地面積水等問題。臺面積水會大大降低使用者好感度,若進深過大,兒童在使用時幾乎上半身貼在臺面上,衣服易弄臟、弄濕;地面積水更是安全隱患,兒童活潑好動且安全意識低,容易滑倒摔傷。
本設計以兒童的使用行為為切入點,設計了一款適用于兒童獨立衛生間或小面積衛生間的獨立洗手池。感應式水龍頭避免使用結束后濕手關閉水龍頭而導致的臺面積水及二次觸碰的不衛生問題;水龍頭嵌入洗手臺盆低處的兩側,進深淺,兒童也可以輕松使用;烘干機嵌入洗手臺盆上方,洗手后可直接向上抬起雙手喚起烘干功能,避免水滴外濺,烘干雙手后使用者再離開。正確使用此洗手池,將從根本上解決了臺面或地面的積水問題。該洗手臺整體尺寸(寬度×深度×高度)為468mm×465mm×730mm,臺面高度為500mm,兒童可以輕松使用。造型圓潤溫和,避免棱角誤傷兒童;塑料材質,可選著色豐富,本方案選用顏色活潑鮮艷,造型獨特富有童趣,能一定程度上吸引兒童使用(圖2)。
(二)兒童馬桶設計
從前期調研結果來看,80%以上的人認為增設兒童適用馬桶是必要的,50%的人認為需要增設馬桶前踩腳凳。市面現存踩腳凳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作為階梯給兒童使用,但其材質通常為塑料,若有積水兒童容易滑倒摔傷,存在風險;另一類材質輕便,且規格相對較小,兒童無法將其作為臺階踩踏。
本方案在設計時,馬桶前部墊腳凳寬度明顯短于腳長,將避免兒童錯誤將其當作臺階使用。除此,據科學研究表明,軀干與大腿間夾角為35o左右時,是人體健康的排泄姿勢,即蹲姿。而使用馬桶時,角度約在80o至90o,易造成腸道堵塞,甚至便秘、痔瘡、腸燥癥等。因此,該馬桶坐墊角度和墊腳凳均輕微傾斜,根據兒童的腿長等數據計算,兒童在自然狀態下使用時,角度呈在30o?35o左右,為健康姿勢(圖3)。
本設計(圖4~5)整體尺寸(長×寬×高)為574mm×508mm×290mm,并附加固定式踩腳凳,將馬桶和墊腳凳合二為一。整體造型采用仿生設計,靈感來源于兒童熱愛的主題——海底世界的鯨魚,馬桶為鯨魚背部,墊腳凳為鯨魚腹部。踩腳凳設置防滑條,整體造型圓潤,顏色選用藍白配色。兒童在使用時直接坐上即可,兩腳輕踩墊腳凳。
(三)互動型洗手池設計
部分外企合作的商場內部的兒童獨立公共衛生間的衛生設施具有童趣,且符合兒童尺寸,深受家長和兒童的一致好評。由此可見,未來此類衛生間的普及有可行性。本設計將以兒童的尺度為基準,從使用者與產品之間的互動性出發,設計出適用于兒童獨立衛生間的公共洗手臺,產品效果如圖6。該產品內部選用“地球”作為主體造型,外部使用玻璃或亞克力等透明材質彎曲呈碗狀,作為洗手臺外部框架。
本方案的洗手臺采用瀑布式出水方式,配以LED燈作為出水指示(如圖7)。內部“地球”尺寸為半徑約420mm的球體,洗手臺與“地球”距離約330mm,洗手臺高度約440mm,充分照顧到兒童的靜態 尺寸。除此,利用交互技術增加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如圖7兒童在洗手時,“地球”上海洋的顏色逐漸由深變淺,代表著地球上的水在被消耗、在減少,希望以此可以潛在提高兒童的節水意識。
(四)小結
三個設計方案分別從兒童的使用行為、趣味性和人機交互三方面入手,基于兒童的動態尺寸與靜態尺寸,實現兒童適用公共衛生設施的創新應用設計,分別解決了地面或臺面積水、無輔助設施和互動性少的問題。符合兒童無障礙設計原則的安全性和易用性,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結論
目前我國對兒童適用公共衛生設施的研究及無障礙設施的應用尚在初期,無論從經濟的發展還是群體的實際需求來看,兒童公共衛生設施的設計與應用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此類新型公共衛生設施的配備無疑從細節上體現了一個建筑空間、乃至一個城市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與尊重,這些人性化的設計也將會加強一座城市的親和力。
參考文獻
[1]薛宇欣.商業建筑中的適童適嬰衛生間[J]. 住區,2017(06):48-51.
[2]?? Lundblad Barbro,Hellstrom Anna-Lena,Berg Marie.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attitudes and rules for going to the toilet in school[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10(24):219-23.
[3]?? Reeves LM,Priest PC,Poore MR.School toilets:facilitating hand hygiene?A review of primary school hygiene facilities in a developed country[J].So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2(34):483-488.
[4]?? 程澄,Mihaela Liu,劉新有.淺析無障礙設施普及現狀——以南京為例[J]. 藝術科技,2019,32(06):288-289.
[5]?? 景瑤,于娜,呼慧敏,趙昕悅,池月月.兒童學習桌功能結構與功能尺寸調查研究[J]. 家具,2019,40(3):105-109+125.
[6]胡清,劉新有.無障礙設計之通用設計[J]. 藝術科技,2019,32(07):218+244.
[7]蘭寧.兒童衛浴產品情感化設計研究[D]. 中央美術學院,2013.24.
[8]張晶,姚國英,方秉華.2005年上海市0~6歲兒童體格發育調查[J]. 臨床兒科雜志,2007(08):684-688.
[9]?? 于娜.水墨畫元素在現代多維動畫設計中的應用[J]. 設計,2017(19):128-129.
[10] 逯瑞潔,張靜雯,劉祎.木質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研究[J]. 藝術科技,2019,32(01):27-28.
[11] 趙雯.兒童家具設計中成長性理念的應用研究[J]. 設計,2018(22):114-115.
[12] 黃婷,周珊,劉洪海.多功能家具的使用現狀與設計[J]. 藝術科技,2019,32(02):16+19.
[13] 姜文靜,張靜雯,劉洪海.大學宿舍化妝品收納盒拆裝結構設計研究[J]. 大眾文藝,2019(06):81-82.
[14]仲曙林,袁銘瑤,于娜.兒童學習椅的人性化設計[J]. 設計,2017(21):106-107.
[15] 石仁杰.城市公共空間中的無障礙設計[J]. 大眾文藝,2020(07):65-66.
[16] 趙谷靖,謝亞平.基于公共衛生危機的服務創新設計[J]. 工業工程設計,2020,2(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