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蓓 代全茂


摘要:基于禪宗美學思想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中能夠更多地進行運用,從而展現了現代設計中的東方之美。文章對禪宗美學的特征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研究,對禪宗美學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的影響以及應用進行了探討。禪宗美學的理念與設計相結合,可以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空間氛圍和格調。賦予設計一種新的內涵,能夠使設計的層次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禪宗美學;現代設計;居住空間;室內設計;空間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0)10-0062-03
Abstract:Based on zen aesthetic thought in modern interior space design can be more applied,so as to show the Oriental beauty of modern design.This paper brie?y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en aesthetics and discusses the in?uence and application of zen aesthetics in modern interior space design.The combinationof zen aesthetics and design can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uni?ed space atmosphereand sty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Endow the design with a new connotation,canmake the design level rise to a new height.
Keywords:Zen aesthetics Modern design Living space Interior design Space design
一、禪宗美學產生的背景
胡適曾說,“中國禪并不來自于印度的瑜伽或禪那,相反的,確是對瑜伽和禪那的一種革命”。禪與禪宗是兩個不同的文化概念,禪宗其重要的玄妙美學文化理念一直深深影響著現代人們的各種審美生活境界,獨有的玄妙美學文化理念,能夠為現代人們提供精神上的審美升華和情感上更加豐富的交流感受。禪是通過一種冥想、靜思等冥思的方式,來達到現實生活中忘卻“自我”的一種境界,是一種各種宗派和宗教所存在的普遍現象。禪宗美學的核心思想在對儒道釋三家之間互相溝通融合的文化藝術思想史的研究成果上,以及在整個中國古代文化史上或是在整個中國近代思想史上都十分具有重要的指導地位和深遠影響,并有著特殊的學術影響和啟示意義。
從中國的美學史來看,先秦以后,佛教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相融合,佛教文化開始慢慢地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魏晉南北朝階段與盛行的玄學相碰撞最終形成了禪宗美學。其思考模式在唐代進一步與當時的美學特點和民族習俗相結合,與本土藝術密切聯系、互相影響,禪宗美學包含了中國傳統美學的自然和人文,并從中國道家的自然觀點來對自然狀態進行闡述,佛教對于中國的美學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禪宗美學與設計
(一)禪宗美學的精髓。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獨處一隅,品淡淡茗香,只需心境空靈,一切皆成禪”。禪意空間追求的是一種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一種寧靜淡然的空間美感。禪講究的一種心靈的追逐,其實更像是一種審美的思維方式,對于禪宗美學的思想我們要想理解就需要認識到中國傳統的儒、道、佛三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和諧的境界是儒家所提倡的,妙到的境界是道家所追求的,圓融的境界那是佛家所遵循的。禪宗美學則是將中國的儒、道、佛三家文化進行了大融合。
意境對于禪宗美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講究的,對于中國文化以及古典美學都存在重要的影響,其追求一種空靈寂靜,人與自然協調統一。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當中,人們都期望得到自己內心的寧靜,追求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方式,禪宗能夠將當今人們對這種生活方式的追求上升到新的精神境界,這樣不僅意味著其能夠給人們生活帶來新的一種精神體驗和生活的樂趣,還能夠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方式。因此設計師在設計室內空間的時候,不僅要注重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需求,還需要更加注重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設計一種具有禪宗美學的意境空間,用空間的意境來突出精神的需求,用空間的實物展現無形的精神。
意境的表達其實是現代空間設計師與參觀設計的人們共同產生的一種精神上的共鳴,是屬于精神層面的體現。禪文化所遵循的是簡單樸素,精神上的靜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禪意所要追求的是自然本真。一個好的設計理念應該更加趨于能夠符合自身的思維模式和心里的特征,能夠更好地讓人們在身體和精神的層面上感受到獨有的設計特質。
禪宗美學體現出了重要的特點,第一就是和諧之美,這個美強調的是減輕或者清除物與心的對立的感覺,注重在人們的意識之中人和社會之間的和諧聯系,需要心和物的統一,因此,在現代設計中需要弘揚禪宗美學當中的和諧之美,不偏不倚、自然平和的理念。環境惡化、資源緊張、生活壓力以及精神上的壓力,對于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都是我們所困惑的嚴峻問題。而禪宗美學思想中的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一設計理念,恰恰能夠緩解目前人們所要面臨的這些問題。遵循自然不斷發展的變化規律,將室內裝飾與自然環境相協調適應并緊密結合,將禪宗美學所廣泛提倡的一種強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室內裝飾設計理念思想,充分運用于現代家居的整體空間設計中。
第二就是追逐一種妙道之美,妙其實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空靈境界,是一種內在的智慧之美。妙道之美其實就是妙和精神之間的實虛之扣,既要注重物質又不拘泥于物質,最好是超越物質,對現實能夠充分把握又要超脫于現實以外,把務實的一些特性相結合,才能夠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相接,最終就能夠達到一種奧妙的地步。現代社會充滿了煩擾與喧囂,人們對物質有著“過度”的追求,使得人們更加期望能夠在心靈以及精神上得到一種慰藉和美好。在中國禪宗美學的指導和影響下,設計師們要減少人為的裝飾痕跡,還原人們對自然的本真追求,將禪宗傳統文化中簡單樸素的典雅之美表達出來,為那些生活在這煩擾復雜社會環境下的現代人們和消費者提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體驗。
在現代設計中把藝術設計通過客觀事物來進行表現,將主體的思想隱匿其中,即禪宗美學講究的是境由心生,只有達到了內心心靈的感悟,才可以對空間進行無限、有限的把控,把控設計中的永恒瞬間意義,當前中國現代設計仍然被禪宗所提倡的空靈之美所影響,并成為了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追逐是一種內在的人格情懷,是一種體驗自然的生存理念,是一種新的審美境界。
第三就是追尋一種圓融之美,所謂圓融強調的就是圓滿和融合,即將人的本體和宇宙萬物的本體圓融為一體。禪宗并不是脫離于現實社會的存在,恰恰是每一刻展現在我們眼前事物的變化,比如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由于受禪宗美學的影響,設計師們需要將自己對禪宗美學的思考貫注于設計中,其貫注思考的程度決定了禪藝術作品的性質,越是思想性高的設計師,他的作品就會和他本人越是統一,進而得到一種精神上的升華,讓自己的設計表現出圓融之美,從而上升到一種新的境界。
(二)禪宗融于藝術的設計。禪宗與藝術設計的結合經常能夠為藝術家們帶來新的思維的碰撞,似乎成了設計師表現審美感受和自己文化心理結構的最優選擇。在設計師的創作設計理念中,始終堅持崇奉“簡單的優于復雜的、幽寂的優于吵鬧的、靈活的優于繁重的、零落的優于冗雜的”這一禪宗設計理念。當一個設計師將自己的內心與外物合二為一時,才能真正體會到空寂的禪意,一個人在這靜寂淡泊的安寧生活環境中,才能真正體會到自然與人生的真正存在意義。禪宗美學,在充滿流動韻律的宇宙中體悟禪境,從而使人們達到了精神的自由和對生命的跨越。禪宗的特點在于它指引人們學著自心純凈的同時不避煩擾,所謂“即煩惱而菩提”,菩提固然顯貴,卻不可也毋庸離開煩惱。唯有如此,它才是美的。
三、禪宗美學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中的體現
禪意空間以其質樸、安閑、隨性的特點給人很強的吸引力,為空間營造一個靜寂、適宜、祥和的港灣。極簡主義與禪宗美學的極簡主義思想理念有一些很大的相同之處,用簡約的設計表現方式取代繁瑣,來幫助人們滿足心理需求和人們身體上的舒適,從而使人們的身體和精神得到放松,心靈得到了釋放。這樣的設計用極少的元素表達最豐富的涵義,不能不說是一種極致。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許會覺得“禪”比較陌生離我們比較遠,但實際情況上,“禪”離我們很近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與其接觸。
(一)對空間的應用。自然的空間是平和的,是可以讓人舒心的,在對于空間的室內設計上,不僅要考慮看得到的空間屬性,同時還應該考慮一些隱性的屬性,例如水、空氣、陽光等。禪宗美學對空間的應用既包含對室內空間設計的運用,同時也包括對室外環境的整合和優化,達到一種最優化的空間構造。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充分利用自然作為空間的屬性,把多種自然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使空間的自然美與各種人工美巧妙地統一了起來,創造出自然共生、天人合一的禪意空間。在營造室內外空間的景觀環境時,可以運用大面積玻璃窗或天窗的方式將景觀“延伸”到室內空間,給人以一種親近于大自然的體驗,以小見大,靜謐而幽玄,給人無限想象空間,打造出返璞歸真的禪意與淡然,展現出一種簡雅自然的景觀意境空間。比利時的Axel Vervoordt將禪宗美學的思想運用于宏偉的中世紀城堡改造項目當中,在禪宗美學中獲取靈感,每一個空間內部都精心改造,這其中的奧秘在于將各個歷史時期和國度的物品、家具和裝飾品恰如其分地結合在一起。其次,感性是基礎,閑適是氛圍,繪畫、青瓷、花瓶、棉麻等元素增添了空間的層次感,兼具著地域人文特色下,讓禪宗美學無聲的綻放。大面積的落地窗將室外景觀“延伸”到室內空間,來源于Axel對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理解,在借景之中的意境表達,象征著“清逸起于浮世,紛擾止于內心”。設計師運用了“師法自然”的理念,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利用自然空間屬性,使空間的自然美與各種人工美巧妙地統一了起來,隔合的空間處理,在光線的映照下,寧靜深遠,從容而淡雅,創造出自然共生、天人合一的禪意空間。在自然與簡單中平衡諸多美的事物,創造了一種新的,和諧與輕松的氛圍,并賦予它深度和智慧,如圖1所示。
(二)對光的應用。光影上的折射藝術對現代室內空間的裝飾設計有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和重要地位,光影可以很好地通過營造氛圍來表現出寧靜、空靈之感,在對室內光影的運用上,光的直接折射在室內整個空間會產生出光影斑斕的色彩結構變化和裝飾藝術效果。光在禪宗思想中被比喻成人性的光輝,為空間的氛圍營造增添了不少的生機與活力。在現代室內空間的用光上,追求一種舒適、柔和、簡約的特點,要盡可能地采用自然光源來表現空間,綜合利用人工光源作為輔助,盡量避免采用直接照明的方式,將直接照明轉化成間接照明,使二者相得益彰,豐富空間光影效果的層次感,表現出禪宗動靜結合的意境。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巧妙地運用了光影之間的變化效果,來營造出空間的環境氛圍。慢慢走近教堂,仿佛真的有一種靠近上帝的感覺,讓人們精神找到了棲息之所。不同于走廊中均勻分布的光線,教堂內部的光線是定向性的,教堂內部的地面越往前越呈現階梯狀下降,一面十字形分割的墻面,嵌入玻璃,從這里射入的光線顯現出的是光的十字架。通過看到光透過十字,使禱告的人們意識到自己生活在自然中,而不是孤獨地活著。運用了光影之間的變化效果,讓人感受到神圣空靈的意境,進而從心靈和精神上感受自然的圣潔與美麗,如圖2所示。
自然光源也是設計師們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綜合利用自然光源,在設計的時候把光線引入到室內空間,讓光線與空間環境相融合,使空間具有整體性和統一性,能夠起到增加室內空間的深邃感和美化空間意境的效果。光影本就相輔相成,正是這樣陰陽虛幻的色彩變化才真正充分表現和突出了建筑室內空間的藝術趣味和具有藝術性的內涵。禪宗認為當今世事無常、萬物更加多變,而太陽光影的時間變化正好就是可以用來對應無常之說,讓許多現代化的人們真正深刻感受和直觀看到了世事萬物的時間流逝和隨著一段時間的發展變化。
(三)對顏色的應用。顏色在室內空間的環境營造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相對于現代都市的人們來說,長期生活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當中身體和心靈會感受到一種疲憊,他們渴望擁有一個寧靜、祥和的生活居住空間,來放松他們疲憊的身體和釋放負重的心靈。所以在空間設計的時候對于顏色的使用一定要詳細斟酌。禪意風格家居空間簡樸、舒適、隨意,利用簡素的家具裝飾以及顏色和天然的各種裝飾物和材料等所營造的舒適空間,使每個人的生活心境平和安詳,超然物外。禪意的色彩在于追求一種純粹的自然色彩體現一種極致之美,仿佛一切都是心心相同的,在臥室色調的色彩選擇上主要以淺灰色、白色、米色、棕色、木色等色彩為主要的色調,促進微妙色彩的簡單調整,這將有助于精神的平和和冥想使用。李敏設計的融匯山水,從素色到每一個裝飾物的配色,處處都營造出了禪意的韻味,這種樸素的色彩暗含著人與自然的生態意境,白色的墻面與自然紋理的木色家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保留了材質顏色的自然狀態,展現出了一幅簡雅自然配色的意境空間,既有豐富的空間表情,又有東方文化的自然意境,所以在空間設計的色彩選擇中,可借鑒禪宗美學中的色彩搭配來進行室內設計,營造一個寧靜、祥和的空間,如圖3所示。
(二)對材料的應用。在室內裝飾用材的選擇上,健康、環保、可持續無環境污染的裝飾材料應當廣泛作為室內空間的一種首選裝飾材料。禪意空間追求的是一種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一種寧靜淡然的空間美感,所以在材料的選擇上盡量都使用自然材料,因此最好是使用天然面料和材料的裝飾。天然的裝飾材料給人一種自然、質樸的感受,同時天然的材料更能夠與自然相協調,給予人們一種返璞歸真的自然感。受禪宗美學思想的影響,在空間設計的時候盡量采用自然材質裝飾,依然是禪意空間設計中的重要表現形式,既能夠保持天然的立體質感和整體肌理,也能夠體現出自然的本質特征。DCD淀川設計的禪之境茶館,采用樸素而又接地氣的材料,將自然生態的竹子、青石板等運用到茶館設計當中,將茶文化與環境有機融合,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自然氣息,讓人耳目一新。在材質的選擇上,始終遵循著自然、耐用以及歷久彌新的原則,以一種非正式的空間形式展現,運用一系列的天然石頭、木頭和金屬等材料,同時強調了人對空間的感知,用材料的特性表達內部空間的豐富與自然,如圖4所示。
(三)對陳設的應用。禪宗追求空間自然美的本質特征,在其作品陳列室內裝飾中,杜絕豪華奢侈、金碧輝煌,既不推崇過度強調室內空間的自然裝飾性,以節制的設計方式與禪意融合作為設計的最高境界,重視實際的實用功能。在家居裝飾空間的各種整體裝飾陳設中,很少用到紋樣和圖案設計,而是大膽地選擇采用幾何線條、色塊形式來對其進行整體區分和加以點綴,在對整體家具的材料選擇和整體裝飾設計方面,禪宗注重整個家具的簡潔化,且十分強調貼近自然不使用雕花和任何人工紋飾。因此在對現代室內的陳設進行選擇的時候,要盡量選擇與本土自然人文環境相符合的家具和裝飾,以簡單的色調營造出安靜祥和的空間設計。雪野湖桃花源案例設計中,在家具陳列設計上也體現了崇尚自然的風格,去掉華麗的裝飾,盡量將家具的天然、本色的氣質展現出來,手工制作的陶瓷和柔軟的亞麻布帶有淡淡灰色調,空間中的雕塑、綠植和藝術品為室內增添了更加精致和典雅的感覺,隨處可見的東方陶瓷,古樸而富有滄桑感,細膩的肌理呈現出禪宗美學,這些陶瓷與大量的藝術品,也反映出禪意空間自然質樸的審美理念,讓整個空間設計呈現出獨特的氣質。錯落有致的陳設細節完美詮釋了少即是多的現代主義與追求自我返璞歸正的生活哲學,如圖5所示。
(六)對意境的表達。在禪宗美學的設計思想和理念中,提倡一種人與社會自然和諧統一的設計原則。自然之道,靈感來源于自然,設計師需要把自然的美擴展到室內空間中,設計出干凈、新穎和充滿生命力的作品。設計師通過減少人工的痕跡,以體現材料的自然美,這樣才能引起人們心靈深處的共識。DCD淀川設計的禪之境茶館,不同的空間之間曲徑通幽,既有隔斷又有通透,打破了傳統的分割,把茶舍空間打造成一個小巧,靜謐、深邃的禪意空間。茶社空間相互呼應,過道鋪墊青石板、碎石子,挑空而下的竹節燈光點綴其間,茶館仿佛存在于自然的竹林當中,竹排層層透光,自然樸實,創造出返璞歸真的自然境界。既符合禪宗要求寧靜“悟境”主題,更營造出一種淡泊從容的生活,力求營造一種屬于人之性情與外在場所精神融合的空間境界,回歸到人最自然的生活狀態中,如圖6所示。
現代空間設計,一方面要關注空間自身的設計,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居住者與空間環境之間的意境表達,讓觀者平心靜氣。這就必然需要設計師充分地認識和理解禪宗美學的空間設計思想,遵循禪宗美學的“空靈”、“寂靜”、“質樸”的空間設計特點,把禪宗美學的空間設計思想充分運用融合到現代室內空間的設計中,既滿足了人們對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為人們帶來一種更加舒適與安逸的生活空間。
結語
在現代的設計中,我們要充分地考慮到人們對意境的需求,設計的初衷也就是為了讓人們有更高質量的生活。禪宗美學作為傳統美學中的精華,其發展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對于后世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以簡約純粹為追求,達到人們在內心上的一種寧靜、安詳,用純凈的色彩來表現空間氛圍,用完美的姿態來傳達空間的故事,給人們帶來一個干凈而又充滿想象的居住空間。
參考文獻
[1]?? 張節末.禪宗美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71-94.
[2]?? 邢東風.禪宗與禪學熱[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32-35.
[3]?? 陳曦.現代設計中的禪宗美學[J]. 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136-138.
[4]?? 余紅.禪宗美學思想在現代設計中的體現[J]. 劍南文學,2011(1)164-166.
[5]?? 苗琳.鏡、中、靜之美論設計中的禪宗美學[J]. 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09(4):76-78.
[6]?? 楊迪.美學規律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 北方文學,20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