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鍇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70華誕,全黨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我懷著崇敬之心,走進了魂牽夢繞的紅色革命圣地延安,尋訪梁家河、參觀革命紀念館、走進革命舊址,接受革命圣地紅色熏陶,感悟延安精神,不斷提升自身黨性修養。通過此次延安之行,使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感受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永恒不變的初心;更感受到了延安像母親一樣偉大的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起源于延安精神的滋養,共產黨員必須要牢記黨的宗旨, 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責任擔當。
一、革命圣地 母親延安
“心口呀莫要這么厲害地跳,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手抓黃土我不放, 緊緊兒貼在心窩上。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里!”記得小時候讀書時,朗誦到賀敬之同志的《回延安》是那么動人,那么真情。今天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夢想終于實現了,我撲進了延安母親的懷抱!頭頂著湛藍的天空,自豪而歡暢!感受到母愛的廣博、無私、溫暖、偉大,她是兒女成長的搖籃,是孩子避風的港灣。 哦,延安,我心中曾經遙遠的延安,曾經神圣的延安。今天,我終于看到了你莊嚴的模樣。
延安,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圣地,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從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這里領導、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石,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記得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毛澤東為了牽制敵人,各個擊破,把敵人的有生力量消滅在西北戰場,決定留在陜北,轉戰陜北。對于有的領導同志從安全考慮,勸毛澤東離開延安,東渡黃河,毛澤東深情地說;“長征后,我黨像小孩子生了一場大病一樣,是陜北的小米,延河的水滋養我們恢復了元氣。在人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怎么能離開他們……陜北問題不解決,我絕不過黃河?!边@就是延安母親,用她那無私的母愛滋養著孩子一樣的我黨披肝瀝膽,走向勝利。
《延安保育院》是用血淚鑄成的紅色經典革命故事??赐昵榫皠 堆影脖S骸泛螅五鰰r之女老保育生任遠芳寫下感言:“延安保育院,看了還想看。眼淚流不盡,長夜不能眠。這也是我的童年的再現,我在異國他鄉、在戰爭嚴寒中靠著保育院的媽媽,才留下了我的生命?!?/p>
延安更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誕生地,中華民族的圣地。是呀,那滾滾的延河水哦,你曾滋養了一個民族的身軀,如今,你依然穿過歲月的烽煙,把樸實和厚重傳給你的后人,交給一批批慕名而來的虔誠的朝拜者。只是,你變得纖弱,變得不再澎湃。但是我知道,你像一個被兒女吸干了乳汁的母親一樣,纖弱的背后,是一個民族的崛起,是一個民族的自強,是一個民族的興旺!
二、延安精神 歷久彌新
延安,像圣潔的五彩光環,縈繞著多少人對她心儀已久的憧憬,又像徐徐打開的皇皇巨著,激發著多少求知者強烈的探索欲望。從剛到延安時的4萬名黨員,13年間,全國發展黨員270萬人,猛增近70倍。中國共產黨吸引和培養了如此眾多的優秀分子,并自覺成為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為黨和人民的利益甘愿奉獻、勇于犧牲,為祖國奮斗的使命與擔當、為人民造福的激情與奉獻,永遠是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共和國的精神力量和黨的永久財富,形成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靜心思考,人們不禁會問小米加步槍,何以得天下?在延安,讓人感嘆的不只是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也不只是同甘共苦的歷史記憶,還有歷久彌新的理論光輝。延安,讓人難以割舍,緣于延安的窯洞里有馬列主義,存活著中國革命的真理。
徜徉在楊家嶺,漫步在棗園,徘徊在鳳凰山,踟躕于王家坪,感知于梁家河。這些來來往往的腳步,緣于這里的世界有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每一雙思緒綻放的翅膀。延安的窯洞最革命:黨的理論在不斷創新。窯洞里出革命,窯洞里出人才,窯洞里出哲學,窯洞里出真理。新時代的今天,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中,總是閃現著延安情愫和其內在因子。
南泥灣是中國共產黨軍墾事業的發祥地,是南泥灣精神的誕生地。作為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南泥灣精神,不僅創造了一段歷史,更為我黨、我軍的歷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南泥灣、大生產、三五九旅這些概念鼓舞了幾代人成長。毛主席的題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已成為“南泥灣精神”的象征。
時代呼喚白求恩張思德老愚公、人民需要白求恩張思德老愚公精神,因為白求恩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的熱忱、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張思德的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中的“人民是上帝”,集中闡述了黨的宗旨性質,是毛主席留給共產黨強身健體的法寶。
嚴格黨內生活,更需要弘揚延安整風精神,以實際行動為廣大黨員當好標桿、做好表率。要夯實基層基礎,要保持良好風氣,為干事創業營造風清氣正、心齊氣順的環境。“延安縣同志們的精神”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時期的特定歷史背景下、在艱難困苦的復雜環境中親手培育的延安精神的原生態。在這種精神激勵下,延安縣的干部和群眾在開荒生產、組織變工隊、安置移民和教育改造“二流子”等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受到西北局的表彰。我們黨之所以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黨的事業之所以能不斷取得新成就,正是由于千千萬萬名共產黨員始終踐行延安精神,永不自滿、永不停滯。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立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已經走過了70個春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從這里找尋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也說,“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它不僅是黨和國家的歷史記憶,也能讓每個黨員干部提振精氣神,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去奉獻、去擔當,用延安精神重鑄黨魂。
就是在延安,像母親一樣孕育了光照千秋萬代的延安精神,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延安精神是我們黨、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它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延安精神,是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中華民族優秀分子,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的不懈奮斗中,在陜北延安極其艱苦的環境下,所體現出來的理想信念、精神風貌、思想品德、工作與生活作風的精華和結晶。它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經過長期革命戰爭形成的。它繼承和發展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革命傳統,集其大成,同時又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使之升華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三、不忘初心 魂馳夢想
還記得《追尋》歌曲中那渲染的初心嗎,就是中國共產黨永遠的底色。“拂去歲月厚厚的封塵,敞開心的世界記憶的閘門,一幅幅一幀幀不能忘卻的畫卷,引領著我默默地前行撫平冉冉逝去的光陰,又見過去歲月如歌的年輪,一頁頁一篇篇刻骨銘心的畫面,我心馳神往不懈地追尋。追尋我生命的那份純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追尋那永遠屬于我們的那份無悔的忠貞。”
一個政黨的黨魂就是黨員所展示出來的“精氣神”,就是秉承當年從延安傳下來的好的傳統和作風,在延安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悟,重塑內心、心靈受到巨大洗滌。置身于寶塔山下,作為延安時代的象征,仰視那傲然聳立的巍巍寶塔,心中熱血沸騰,久久無法平靜。就是延安母親點燃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國革命的航程,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勛,成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豐碑。
毛澤東說陜北是兩點,一個落腳點。一個出發點。紅軍長征落腳的地方,抗日戰爭“出發”的地方。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的那樣:“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像當年在延安落腳和出發一樣,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币h同志明白當年為什么出發,習總書記諄諄告誡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古語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今天,我們正昂首闊步走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上。但是,一些黨員干部漸漸忘了當初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群眾意識淡薄,理想信念缺失,黨的事業存在著被貽誤和侵蝕的危險。如果希望我們的黨員繼續保持過去那種勇猛頑強的奮斗精神,那就必須保持初心。只有不忘初心,保持初心,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秉持公仆情懷,才能使黨的事業行穩致遠。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村下鄉插隊的七年里,他甘當公仆,他和老百姓們一起艱苦奮斗。他憶知青歲月時說,這是他受益終生的七年。告別梁家河的那個早晨曾經痛哭,難忘在梁家河的日日夜夜,難忘與群眾共同勞動的場景。所以習總書記的考察講話中多次提到的就是人民,共產黨員就要時刻不能忘記自己從人民中來,需要時刻保持為人民嘔心瀝血的公仆情懷。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延安時期是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時期。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延安精神是我們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黨干部的根和血脈,要堅定理想信念,要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 當我們踏上這塊神圣的土地,真是感慨萬千,思緒聯翩。從延安一路走來的風雨滄桑、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歷程,必將再創輝煌。而英雄的延安、美麗的延安,會以一種嶄新的姿態讓世界刮目相看。延安依然那樣質樸,胸懷依然那樣寬廣,延安人民正在新征程中全力實現建設富裕、生態、和諧新延安的錚錚誓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發達的“交通網”正將圣地延安與外部世界的距離逐漸縮短。一個既有著革命傳統,又具有陜北文化特色、適宜人居的新型城市正在形成。延安人對紅色旅游有著更長遠的戰略眼光,一定要把延安建設成全國紅色旅游首選地,開創圣地大發展的嶄新局面。延安的昨天是那么令人難忘的,延安的今天催人奮進,延安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遵循全國人民想象中的中國革命圣地、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游城市定位,凸顯紅色主題文化,又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宜游、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新延安正在款款走來。
回顧歷史,繼往開來,延安精神就是堅持真理與時俱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道路,無私奉獻、自力更生、篳路藍縷的開拓創新精神,克勤克儉、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秉持公仆情懷、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感人至深、恩逾慈母的樸實大愛,扎根農村、團結群眾、激情澎湃、干事創業的知青歲月情懷,再鑄新時期黨魂的豐碑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人引領中國巨輪披荊斬棘、破浪前行,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