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白曉娜

“聽其他船老板說起,享受過誠信加分帶來的優先過閘便利。我也要好好學學,常年在大運河上跑,說不準什么時候就能派上用處。而且,誠信意識還能為船舶提供良好的過閘秩序。要支持!”
“魯濟寧貨3916”船主王老板看到船閘工作人員發放信用知識的問卷,便主動要來一張填寫。他邊填邊說。
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近年來,交通水運行業有關部門加快了信用體系的建設進度。
2019年10月1日,浙江寧波海事局推出政務辦理綜合信用管理制度,機制實施1年來,寧波海事局已采集守信、失信信息近1000條,其中65家申辦主體通過積極履行政務辦理信用承諾,積極配合海事管理機構完善政務服務舉措,取得相應的信用加分,成為A級申辦主體;
今年5月,蘇北航務管理處、鎮江海事局牽頭,聯合區域內六家涉水管理單位,以信用管理為切入點,聯合簽署了《關于聯合實施京杭運河與長江干線交匯水域內河船舶信用獎懲的合作備忘錄》,統一開發應用船舶信用數據共享平臺,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船舶名單互認機制,實施區域內六方信用聯合獎懲;
9月,福建省港航中心根據《福建省交通建設市場信用考核辦法》要求,結合福建水運建設市場管理實際、項目進展、質量安全等情況,組織制定了《福建省水運工程建設市場評分標準(試行)》并印發試行;
…… ……
為了營造水運安全環境,建設信用交通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亮點案例”。2019年,隨著“智能過閘”系統(水上ETC)的大力推廣,通過張家港船閘的船舶中,使用水上ETC辦理登記、繳費、調度過閘的船舶已達96%。此舉在方便船民的同時,也產生了新問題——原窗口自主申報環節被船戶手機不見面申報取代,人工審核也被后移至閘室內,造成了一些新的違章行為發生,伴隨出現了違章發現、處理滯后等問題。2019年上半年,為進一步加強過閘管理,規范船舶過閘行為,張家港船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通航建筑物運行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在充分走訪調研和學習取經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地理位置、運行機制、調度模式和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特點和要求,制定完善了《張家港船閘船舶過閘誠信管理辦法(試行)》。
2019年7月1日,張家港“誠信船閘”系統上線試運行,對船舶過閘行為進行信用計分,建立過閘船舶“誠信檔案”。船閘工作人員在每次辦理過閘登記前,均需調閱該船“誠信檔案”,查詢船舶誠信積分,并根據船舶誠信積分,分別實行“免費提放”“優先調度”“手工登記”“延時登記”等差別化服務。信用的力量讓船閘通行更安全、更順暢、更高效,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據統計,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共有114416艘次過閘船舶納入誠信考核,其中952艘次船舶因各類違章行為受到誠信“扣分”,記入“誠信檔案”。
在海事信用交通方面,以加強信用監管為著力點,創新監管理念、監管制度和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海事監管機制,努力實現海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海事信用監管助推交通強國行穩致遠,為建設交通強國貢獻力量。
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的部署和要求,海事系統將加快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海事監管機制建設步伐,強化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優化公共服務,明確監管重點,提升行政效率。
深化“安全誠信品牌”建設,營造誠信為本行業氛圍。信用是規范市場秩序的金鑰匙。要進一步強化信用激勵,增強信用約束,發揮信用在安全管理中的吸引力和威懾力,引導建立更加積極向上的行業環境和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獲評安全誠信船舶、船長、公司不僅可享受優質便捷的海事服務,更可獲得業界對其安全誠信管理和安全航行保障能力的認可,在航運界形成安全管理的標桿和榜樣。深化品牌建設,有利于提高航運安全管理主體的能動性,全面營造航運安全管理新氛圍,集聚起各方力量,共同維護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推行“紅黑名單”制度,強化獎懲分明信用管理效能。信用是提升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在交通運輸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的整體框架下,制定《海事監管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海事監管領域“黑紅名單”的認定、發布、獎懲、修復和移除等管理活動。通過完善海事信用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及信用信息公開措施,提高海事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海事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優化航運業營商環境,推動航運業高質量發展。
3年實踐探索成效顯著,特別是在制度建設、平臺建設、信用監管、專項治理、失信懲戒和服務大局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信用中國”提供了堅實支撐,努力實現在水上交通信用方面沒有“隱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