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云,李 超,賈文杰
(1.山東省建設發展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01;2.山東省建設科技與產業化中心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1)
裝配式建筑是由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部品部件工廠化生產成為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監管的關鍵環節,直接決定著工程的實施質量和效果,加強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環節的質量監管對于保障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016 年以來,國家為加強裝配式建筑質量,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文件(見表 1)?!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 號)提出,建立部品部件質量驗收機制,確保產品質量;加強全過程監管,建設和監理等相關方可采用駐廠監造等方式加強部品部件生產質量管控[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建科〔2017〕77 號)要求,建立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庫,編制標準化部品部件目錄,建立統一的部品部件標準、認證與標識信息平臺,實現部品部件生產、安裝、維護全過程質量可追溯[2]。2018 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聯合相關單位開發了“裝配式建筑產業信息服務平臺”,初步建立了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管理系統,已在山東、江蘇、雄安新區等地開展了應用工作。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國辦函〔2019〕92號)提出,鼓勵企業建立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和施工安裝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對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實行駐廠監造制度,建立從生產到使用全過程的質量追溯機制,并將相關信息向社會公示[3]。

表1 國家出臺部品部件質量監管相關文件
為提升裝配式建筑質量,規范裝配式建筑設計、生產運輸、施工安裝、質量驗收等環節,國家制定發布了一系列標準規范(見表 2),為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提供了依據與標準,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裝配式建筑持續健康發展。

表2 國家發布相關技術標準
目前,江蘇、四川、湖南等先進省市都在積極探索創新適合裝配式建筑發展需要的部品部件質量監管模式。江蘇公布了首批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基地企業名錄,要求對列入名錄的企業進行跟蹤指導,打造一批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品牌企業[4]。四川省出臺《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質量保障能力評估辦法》(川建行規〔2018〕2 號),對行政區域內生產、加工、制作裝配式建筑相關部品部件企業實施生產質量保障能力評估制度[5]。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于加強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生產、施工全過程管控的通知》(湘建科〔2018〕145 號),要求全省所有 PC 構件生產企業在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環節,統一采用植入芯片或粘貼二維碼等電子信息技術標識,實現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質量控制全過程的質量責任可追溯[6]。
山東省高度重視裝配式建筑發展工作,將裝配式建筑作為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2017 年 1 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貫徹國辦發〔2016〕71 號文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7〕28 號)并提出,創新完善與裝配式建筑相適應的工程建設全過程監管機制,建立健全部品部件生產、檢驗檢測等全過程質量保證體系,開展裝配式建筑性能和部品部件評價[7],為開展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質量監管提供了政策依據。在相關政策的引導和影響下,山東省裝配式建筑發展勢頭良好。

圖1 2015~2018 年 PC 構件設計產能(單位:萬m3)
本文選取了 2015-2018 年山東省裝配式建筑發展情況統計數據,如圖 1 所示。山東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礎較好,PC 構件產能優勢明顯,設計產能受政策影響較大,增長速度較快。據不完全統計,截止 2018 年底,全省共有裝配式建筑混凝土類產業基地 39 家,共有 PC 生產線 126 條,設計產能達 660 萬 m3。
山東省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增長勢頭迅猛,隨著政策引導作用顯現和 PC 構件產能影響出現了大幅度增長(見圖 2)。2018年,全省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2 192 萬m2,占全省新開工建筑面積比重達 12.4 %。統計數據表明,山東省裝配式建筑已進入全面發展階段,未來幾年還將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隨著裝配式建筑的大規模建設,質量監管愈發重要和緊迫,預制構件工廠生產環節質量監管因不同于傳統現澆模式而需要特別重視和研究。

圖2 2015~2018 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單位:萬m3)
山東省發布一系列加強裝配式建筑質量監管的文件和標準(見表 3),研究提出了裝配式建筑配套標準規范編制計劃,組織編制了《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設計規程》《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預制構件制作與驗收規程》《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程》3 項地方標準,為山東省開展裝配式建筑質量監管工作提供了依據。2015 年,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組織編制的《山東省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導則》,明確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建設、設計、施工、監理、部品部件生產、施工圖審查等質量主體責任,規定了工程驗收及監督的要求及內容[8],為山東省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施工和驗收提供了依據。

表3 山東省發布相關文件及標準
目前,山東省裝配式建筑發展迅速,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但是企業多而不強,大部分企業是在近兩年建成投產的,各部品部件生產廠家工藝裝備、管理水平、人員素養等差異較大,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部品部件生產企業生產工藝落后,自動化水平較低,管理運營水平較差,部品部件生產質量不易保證,目前部品部件工廠化生產管控相關要求和標準還不健全,使得這一環節存在一定質量隱患。
2)裝配式建筑產業支撐和創新能力較為薄弱,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引進多、獨創少,未形成科學合理的技術體系,部品部件標準化、通用化程度較低,導致部品部件規格過多,生產效率不高,質量管控較為困難。
3)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首件驗收及駐廠監造制度對監理工程師個人素養、業務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品部件的生產、材料、出廠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還不完善,監理工程師駐廠監造部品部件方式很難有效實施。
4)目前普遍采用傳統的施工建造管理模式和質量監管思維方式實施裝配式建造,適合裝配式建筑發展的 EPC 總承包和全過程咨詢模式還不完善,產學研用落實不到位,專業技術團隊力量不足,產業工人極度匱乏,也導致裝配式建筑工程實施的質量和技術經濟性較差。
工廠化生產是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鏈條中重要一環,涉及開發、設計、施工、監理等眾多行業,牽扯土地、規劃、環保、住建、質監等眾多部門,政策性強、技術要求高[9],需要根據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行業發展特點,圍繞國家和山東省推進裝配式建筑部署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穩妥、綜合施策,著力在管理模式、政策措施、產業能力、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系統構建,才能保證整體工作的順利推進和實施,建議在以下六個方面開展工作和研究。
鑒于當前各地裝配式建筑發展水平不同,建議在對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和生產企業經營管理情況調研基礎上,由質監、住房和城鄉建設等相關部門聯合出臺加強裝配式建筑生產企業質量監管工作的政策文件,強化信息化監管模式,從強化政府監管向注重社會監管轉變,從單一監管模式向多種方式轉變,推廣使用裝配式建筑產業信息服務平臺,明確主體責任,實施動態監管。
以形成最終建筑產品為總抓手,采用系統集成的方法統籌設計、生產、運輸、施工各環節,開展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企業生產質量保證體系研究,由建設主管部門牽頭出臺生產監管辦法及標準,分類指導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建立適應裝配式建筑發展需求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完善質量保證體系,推進部品部件生產企業質量管理標準化、精細化,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和現代化管理水平。
研究制定部品部件生產企業質量保證體系核查評價辦法和要求,探索建立咨詢服務機構對企業綜合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制度,對質量安全影響較大的部品部件生產和應用,探索建立部品部件目錄管理制度,實施動態核查評價,不定期對社會公布核查結果,作為生產質量控制的重要依據。
研究制定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質量監管工作導則,發展裝配式建筑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深化優化裝配式建筑生產駐廠監造制度,建立健全缺陷部品部件響應處理、信息共享和部門協同處理機制,鼓勵使用 RFID 信息芯片和二維碼管理,強化原材料進場、生產過程檢驗、入庫檢驗、裝車運輸等環節信息采集追溯,落實部品部件生產單位終身責任,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將 BIM 技術融入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全過程,通過 BIM 部品部件信息庫,生產管理人員可迅速查詢到所需的部品部件規格、尺寸、原材料等信息及技術要求,不僅可以有效減少設計、生產的出錯率,而且有利于構件生產的標準化,提高部品部件研發生產效率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也為下一步的存放、運輸與裝配環節提供跟蹤記錄,進而從源頭上對工程質量進行管控和保障。
鼓勵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調整相關專業設置,設立裝配式建筑專業方向或增加裝配式建筑方面的課程,培養裝配式建筑高層次技術、管理人才隊伍。研究設立裝配式建筑相關的職業崗位工種,加強崗位專業、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規范培訓,培育新型建筑產業隊伍。依托山東省裝配式建筑實訓基地,開設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施工、裝飾裝修、焊接、機械維修、施工設備操作、吊裝灌漿等專業課程,確保裝配式建筑人才形成后備梯隊。
目前,裝配式建筑正處于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對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質量監管進行研究,從創新質量監管模式、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實施核查評價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管控、BIM 技術深度融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六個方面著手,有助于解決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及施工面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健全完善部品部件生產質量監管機制,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筑工程建造品質,加快實現當下住有所居的民生期待,助力偉大中國夢更好更快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