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示范區婦聯
李銀環是濟源市下冶鎮王樹溝村婦聯主席,同時也是巧媳婦創業基地帶頭人、種植科技大戶、河南省“鄉村出彩巧媳婦”。她是如何從一名普通農村婦女成長為婦女創業帶動致富領頭人的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有想法、有干勁的基層婦聯主席。
王樹溝村是一個位于下冶鎮西北部10公里處的偏遠山村。2009年,在市、鎮婦聯的指導和支持下,王樹溝村根據適宜種植煙葉的基礎條件,調整產業結構,興建了振興煙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建立初期,農民對種植經濟作物心中沒底,觀望者居多。面對此情此景,李銀環挺身而出,找親戚朋友借了1.8萬元,承包土地70畝,從2012年起開始種植煙葉。
創業初期,經驗不足,煙葉產量不高,丈夫泄氣了,多次提出放棄。李銀環耐心做丈夫的工作,同時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想盡快掌握煙葉種植技術。鄉親們看到一個女人家沒日沒夜地在地里折騰,就勸她:“算了,土坷垃里刨不出金子。”但李銀環不為所動,相信自己一定能干成!
就是靠這種排除萬難爭取勝利的精神,她克服重重困難走到了今天。
2014年,依托合作社,王樹溝村成立了巾幗脫貧示范基地,總資產420萬元:煙葉種植由最初的幾十畝發展到350畝,白菜制種150畝,小辣椒250畝,油葵100畝……其中,煙農60戶,白菜制種70戶,小辣椒種植110戶。基地通過以煙草種植為龍頭,發展多種經濟作物的方式,使全村經濟作物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70%以上。
在逐步擴大規模的過程中,基地開始將煙葉和油葵間種輪植,油葵的管理粗放,對水、肥的要求不高,勞動投入較少,對煙草蚜蟲有天然抑制作用,適宜在“空心村”、勞動力少的山區丘陵土壤環境種植。對此,李銀環興致勃勃地介紹道:“油葵有誘蚜作用,蚜蟲喜歡黃色,而油葵開花一片金黃。油葵種在地邊有擋風作用,煙草中上部成熟時期,最怕風,把這兩種作物種在一起,可以說是互惠互利,是絕配。”
如果說創業體現了李銀環的魄力和毅力,那將煙葉種植、帶動婦女增收和脫貧攻堅結合,則體現了她的責任和擔當。
她積極吸納本村及周邊婦女就業,在煙葉種植、烘烤的旺季,用工30余人,其中貧困婦女10人,帶動大家人均增收萬余元。她還先后出資3萬余元,資助十余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
依靠煙草走上致富路的李銀環沒有沾沾自喜。從小在農村生活,看到家鄉父老面朝黃土背朝天,無休止地在田地里勞作,可一年到頭的收獲卻少得可憐時,她下決心一定要幫助村里的百姓走上致富路。
她依靠市、鎮婦聯和相關部門,積極組織村里的婦女參加相應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和實地參觀等形式,讓姐妹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自覺融入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她帶領部分婦女參加培訓、琢磨管理技巧。在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健全了“四組一隊”,與所有貧困戶幫扶結對,進行煙草、白菜制種,西紅柿、尖椒種植等產業培育,基本形成“扶持與扶智”結合、“輸血和造血”并進。
如今,王樹溝村種植煙草的收入每年穩定在140多萬元,助力本村及周邊村600多戶村民脫貧致富。李銀環對未來還有很多憧憬和規劃,想考察種植羊肚菌,想發展鄉村旅游等。總之,她想帶領鄉親們把家鄉建設得更加富饒、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