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查出子宮內膜異位癥,打了亮丙瑞林針半年,期間好了2個月,之后又復發了,現在痛經厲害。請問我為何才2個月就復發了?是治療的時間不夠嗎?還是說藥物不能根治子宮內膜異位癥?
湖南 劉女士
劉女士: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復發率高(高達40%~50%)且難根治。患者可有痛經、月經異常、性交痛、不孕等癥狀。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激素依賴性疾病,因此主要見于育齡婦女。近年來,其發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婦科常見病。育齡婦女中的發病率約為10%。然而,由于它與不孕和盆腔痛的關系,在這些女性人群中,其患病率明顯要高。據報道,不孕癥婦女患病率為25%~35%,盆腔痛的婦女達39%~59%。而50%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明顯的痛經,30%合并不孕,嚴重地影響中青年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子宮內膜異位癥不能被某一種治療方式完全治愈,需要長期綜合的管理和治療,所以僅僅用亮丙瑞林一種藥物治療后復發,是比較常見的。
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比較好的綜合治療方案是“手術+GnRH-a+曼月樂/避孕藥”。手術主要有保守性手術(保留生育功能)、半根治手術(切除子宮,保留卵巢)、根治性手術(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三大類,根據患者的情況和生育要求,決定選哪一種方式;GnRH-a是一類叫做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的藥物,可以使子宮內膜萎縮,達到治療痛經的目的,亮丙瑞林就是一種GnRH-a類的藥物;而曼月樂是一種避孕裝置,可以緩慢釋放孕激素,達到抑制子宮內膜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減少痛經。有的患者不愿意放曼月樂在子宮中,也可以口服避孕藥代替。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長期管理目標重在減輕和控制疼痛,促進和保護生育功能,預防和減少復發,警惕和早期發現惡性病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對于手術治療的患者,應重視術后的綜合治療及長期管理,使手術獲益最大化,損傷最小化。建議術后半年內每3個月隨訪1次,半年后每6個月隨訪1次。隨訪重點在于評價藥物治療療效、管理藥物副作用、監測病情、指導生育問題。對于復發患者,還需要監測卵巢囊腫良惡性質。內容包括婦科檢查、盆腔超聲檢查、(年輕患者)卵巢儲備功能監測等。對于連續使用GnRH-a6個月以上的患者,應監測骨密度。
總之,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慢性、且比較容易復發的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留心自身癥狀,病情進展或有復發傾向者應及時就醫。該病預防的作用有限,但是通過口服避孕藥、定期鍛煉等,可能會降低發病風險。為了緩解疼痛,患者在月經期間可以臥床休息,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或經肛門塞抗炎止痛藥物。此外,定期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還能釋放緩解疼痛的內啡肽(大腦釋放的一種化學物質)。低強度的鍛煉(比如瑜伽)也可以通過拉伸骨盆的組織和肌肉來緩解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三文魚和核桃,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