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喬木
學校:浙江省樂清市丹霞路小學
今天剛放學就給媽媽打去電話,我的“希望杯”作文大賽之尋夢之旅即將啟程,希望能得到她的輔導(dǎo),電話里的媽媽猶豫了一會兒,有點不情愿地答應(yīng)了。
我們回到家,餓著肚子的媽媽顯得憂心忡忡,既想先跟我一起思考作文題,又想先把飯給煮了。為了節(jié)約時間,媽媽決定用高壓鍋做飯,我只好自己坐到寫字臺醞釀我的命題作文。
似乎過了很久,撲鼻而來的一股焦飯味把我的思路給喚醒到現(xiàn)實中來。
此時媽媽過來把我引去廚房,笑著對我說:“來,媽媽讓你見識一個道理吧。”
我跟著媽媽走進廚房,媽媽指著高壓鍋里黑乎乎的米飯,和電飯煲里僅剩的半小碗白米飯,她自嘲地對我說:“看,這就是媽媽為了節(jié)約時間,結(jié)果飯沒煮好,還白耗了時間,請你給媽媽今晚的杰作命名吧!”
我狂笑道:“揠苗助長、弄巧成拙、欲速則不達?”
“Wonderful!”媽媽蹦出句英文,又說“就用‘欲速則不達’作為你的作文題目吧,因為這個可以引發(fā)太多生活的深思啊!”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我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
在書桌前坐下,首先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在草地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蛹。他把蛹撿起來帶回家,要看看蛹是怎樣羽化為蝴蝶。過了幾天,蛹上出現(xiàn)了一道小裂縫,里面的蝴蝶掙扎了好幾個小時,身體似乎被什么東西卡住了,一直出不來。小孩子看著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須助它一臂之力。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開,幫助蝴蝶脫蛹而出。可是,這只蝴蝶的身軀臃腫,翅膀干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就死去了。
從這個故事里,我們可以體會到“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的真諦。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必得在蛹中痛苦掙扎,直到它的雙翅強壯了,才會破蛹而去。
人何嘗不是如此呢,煎熬、磨煉、挫折、掙扎,這些都是成長的必經(jīng)過程。我們生活中有著太多欲速則不達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fā)生,比如,我經(jīng)常因為起得遲,火急火燎地趕往學校才發(fā)現(xiàn)語文書沒有帶,只好硬著頭皮懇求爸爸媽媽將書送至,費時費力。
媽媽也會因為心急送我上學,走到樓下才發(fā)現(xiàn)忘了帶車鑰匙,又返回拿鑰匙,反而浪費更多的時間。有時候考試早早將試卷上交,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竟然還有題沒有做,或者做完了所有的作業(yè)又因字跡潦草而被倒扣10分,這些急于求成的習慣使我深受其害啊,讓我深刻理解“欲速則不達”!
古人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一定要牢記——欲速則不達,請在成長的小路上留下堅實的腳印,與我一起經(jīng)歷人生更多的艱難與磨煉吧!
點評:本文中心凸顯明確,緊扣標題“欲速則不達”,緣事悟理,寫出了自己對生活中小事的深思,表現(xiàn)了作者敏銳的生活觀察力。結(jié)尾畫龍點睛,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行文思路清晰,由淺入深,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