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菲旸
學校:湖南省長沙市北雅中學
這是一個與直面死亡有關的故事,它不需要太多華麗的點綴,僅立在那里,就散發著樸實而奪目的光輝。時至今日,每當我想起那個場景,依舊會在原地怔住,曾經威風的奶奶,在那時看起來,竟然比一床白布還要弱小。
我曾問過她,死亡到底可不可怕?奶奶微笑著說:“剛開始有點想不開,但后來想一想,我活下來這么多年,也夠了,能留下的都留下了,不帶著遺憾離開。”她摸摸我的頭,笑意中帶著無法言說的平靜與美麗。
不過經歷十三年風風雨雨,當我閉上雙眼,昔日古老的庭院又浮現在我的眼前。郁郁蔥蔥的草木間點綴著三枝兩朵的朦朧花色,令人想起在作文中被用濫的詩句。小家碧玉式的門窗木柜依然干干凈凈地立在那里,絲毫不染歲月的風霜。我于記憶中驚醒,頓時潸然淚下,此刻物是人非,因為曾經為這地松土和施肥的人已然不在了,僅僅留下這古色古香的庭院,零星的幾朵野花,瘋長的野草,已不復往日的景致。
幾年之前,這里還存留許多生機,我的奶奶因病倒下了,但去世前她讓我懂得了一個雖簡單卻深刻的道理。
奶奶與病魔頑強斗爭十幾年,不放過一絲生的希望,也不曾虧待我們以及那些她用心幫助過的人。在奶奶的葬禮上,爸爸的一位同學情緒激動地站出來,為我們講述了那件改變了他一生的往事。那時他家窮,條件不好,有一天實在太餓了,就戰戰兢兢來奶奶家討一點食物吃。奶奶沒有因為他窮困而歧視他,反而親切地邀他進屋一起吃了晚飯。那頓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卻讓一個孩子因為奶奶的鼓勵而挺胸抬頭,為了生活而拼搏、奮斗,現在的他已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這只是一個小故事,但誰又知道奶奶在有限的生命里,到底幫助和感動過多少人?她教會我珍惜當下,讓生命活得更有意義。
童年時光灑滿了細碎的言語,我心中卻永遠為死亡這個話題保留了一席之地,因為它并不可怕,與它為伴,會令我更加冷靜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2014年1月,我去祭奠奶奶,鄰居家的奶奶坐在門外給小孫子削蘋果,一顰一笑盡是寵溺和愛意。陽光鋪滿來時的路,墻上蛛影翩翩,一切忽然那么美好,空氣中果香清爽,恍惚間以為那是奶奶給我的溫柔,不禁淚眼蒙。

今天的我比平常更清醒地懂得: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曾做過什么事,擁有多少鮮花和掌聲,生命終將逝去,唯精神永恒。
點評:時光漫長,記憶散碎而溫暖。作者通過回憶來描述感受,生命如此珍貴卻如此輕薄,但帶給他人的親情和關懷卻是厚重的。本文甚好,只是作者用情過深,導致遣詞略有些用力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