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國
(重慶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 400000)
近年來,我國的高鐵建設發展迅速,其不僅擴展了許多新的交通路線,而且還進行了多次大提速,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里程最多的國家(見圖1)。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高速鐵路在國民社會的發展中占有較高的地位,因此,重視高速鐵路工務設備的維護非常重要。鑒于我國高鐵運營的特點,研究高鐵工務設備維護措施對于提高我國高鐵的運營效率和確保運營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結合鐵路建設的特點,介紹高速鐵路建設中工務設備運營和維護管理的策略。

圖1 中國高速鐵路運營線路
我國領土遼闊,自然資源從東到西分布不均,不同省和城市的發展水平有著很大的差異。我國的高速鐵路具有以下特點:
(1)起步較晚。我國的鐵路建設起步較晚,尤其是高速鐵路,比西方發達國家落后了幾十年。我國從2007 年開始進入高速鐵路時代,到現在也才短短十幾年的時間。
(2)高速。在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下,高速鐵路已經進行多次提速。部分高速鐵路運營速度已經超過300 多公里/小時。
(3)地理條件和地形條件復雜。我國主要的鐵路線基本都會穿過山脈、丘陵、高原和盆地等地區,并且海拔高度差變化較大,在某些地區還存在諸如嚴寒、巖溶等復雜的地質條件。
當前,我國結合高速鐵路的運營管理、維護經驗和運營實踐,形成了基本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工務維修設施管理體系。
設備管理基本實現了無縫接管,要求接管單位提前介入。在鐵路建設的后期,鐵路局的維護工作不僅需要了解設備,還需要派遣專業的維護人員到施工現場。因此,需要對維護和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和系統的培訓,以了解技術特征、維護標準和要求,確保鐵路建設與運營維護階段之間的無縫連接。
高速鐵路的實施和管理中的屬地性原則是一種成功的經驗,已得到廣泛的使用和推廣。日常運營和管理的屬地化可以有效利用高速鐵路的管理成本和資源,屬地鐵路局集團公司負責鐵路設施設備的日常檢查、零星維護和大修工作,制定檢查計劃、運營方式,統籌兼顧實施,成立相應的高鐵維修基地、車間和班組。
在高鐵建設和開放初期,鐵道部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一系列鐵路基礎設施維護基地,以增強其先進的維修和檢查專業知識。每個基地目前都擁有世界上最高科學水平的工務設備和檢測裝備。這些基地負責對工務設備以及其他設施設備進行專業的高級維修,動態且準確的檢測任務由鐵道部設立的專門從事高鐵設備的測試中心執行,保證維護和測試的專業性。
管理、檢測和維修的整合意味著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全部由一個部門負責,該模型的優點是維護工作高度協調。但是,該模型大型設備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監控機制,難以保證公正。
管理、檢測和維修的分離方法是將檢查工作分開并將檢測工作獨立外包給外部公司,而管理與維修仍由同一部門負責。該模型有助于形成監督機制,并有效保證測試結果。但是,檢查和維修是由別的組織機構負責的,并且協調起來并不順利。
分開的管理、檢測和維修模式意味著不同部門負責管理、檢查和維修?;A設施的管轄部門根據設備的狀態與外部檢測公司簽訂合同,并根據合同將設備的檢測工作外包給檢測公司,根據需要提交設備測試信息以及維修建議。
按照嚴格的檢查要求,有必要提高對鐵路線路設備進行有效檢查重要性的認識。首先,我們必須繼續完善我們的檢測標準,加強軌道條件評價和管理標準的建立,結合檢查數據,合理劃分應急處理、重點觀察和良好條件等條件,并在各個層面進行設備維護和處理,明確方法和期限。其次,有必要弄根據設備狀況和《修規》要求細化檢查和維修周期。另外,需要增強資源共享以促進對線路設備的動態監視和控制。以某高鐵為例,國鐵集團每年進行四次平推檢查,鐵路局集團公司在火車上安裝車載線路檢測儀,實現實時資源共享,充分掌握線路設備運行的動態情況。
高速鐵路建設部門和鐵路局集團公司在各個層面上審查、批準和制定運營計劃,執行嚴格的運營質量控制體系,及時處理設備病害,靈活掌握檢修方式。對于專業維修,有必要加強統一的生產組織體系的建設,該體系主要包括車間和各個工作區域。在執行每個任務之前,團隊人員應解釋操作過程,而維護人員則應結合操作流程圖進行維護。另外,標準需要結合流程進行卡控,作為在現場操作過程中進行評分的重要基礎。在進行狀態維修時,需要實時跟蹤和監控設備質量,加強各種設備維護臺賬的建設,并不斷改善設備維護周期。
在檢查高速鐵路工務設備的過程中,有必要著眼于動態發展,提高對結構和尺寸的重要性認識。因此,在高速鐵路的連續運行中,做好高速鐵路路線、路基、橋梁和隧道互相關聯的詳細檢查,并積極進行重點設備檢查的重點檢查。需要對其進行監視和控制,跟蹤穩定運行,確保工務設備的安全。同時,需要加強智能監控技術和大數據的應用,結合動、靜態檢測等方法,進行設備的檢查和分析。對于高速設備、構建數字和智能管理平臺也很重要。一個出色的移動檢查車、高鐵綜合檢查車、探傷車、工務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和安全大數據應用程序的應用平臺,以實現完整的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目標,能夠管理并促進檢查、維護和維修工作的順利進行。
路外安全風險是高速鐵路最大的風險之一,要廣泛應用安全風險管理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準確確定高鐵路外安全風險要點,制定綜合風險的管理措施。其中,高速鐵路限速區間加強對路基霜凍隆起、地基沉陷、隧道地基變形、安全防護和周圍環境安全性等許多重要危險點的預防和控制。有必要消除問題確保運營安全,對于線高鐵沿線周邊環境,要進行實時檢查和管理,嚴密監視高鐵線路周邊的施工,杜絕亂耕、亂種和違法建設,改善高鐵橋梁設備,需要確保高鐵更快、更安全地運行。
制定工務設備的運營維護標準,規范現場運營程序,實施運營過程管理。另外,有必要改進施工作業安全管理水平,工務設備作業的許多過程控制(例如設備檢查、維修和驗收)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高鐵的運行才能滿足閉環管理的需求。
鐵路局應定期對安全環境進行檢查,以便及時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首先,我們應該加強安全設施設備的建設,某些區域的封閉設施和密度不符合相應的標準,因此應積極采取措施增加封閉網高度和密度。對于上跨鐵路的公路橋梁,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將及時安裝封閉式防拋網和異物入侵檢測系統,確保高鐵周邊環境動態可控,這是必需的。其次是加強異物檢查機制建設,不斷凈化和改善高速鐵路線路環境。關于檢查工具和材料,我們將加強管理體系的建設,在進入封閉網之前,作業組將及時進行盤點工作,并對盤點內容進行逐步登記和確認,重點是人員、機器和材料等。但是,在工作完成之后,作業負責人需要準確核實數量并確認無誤后撤離。
總而言之,我國的高速鐵路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開放和運營中的鐵路里程增加以及運營時間的延長,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通過多年的創新,我國的高速鐵路采用科學的方法不斷完善鐵路設施的維護標準,并解決在管理、運營和維護階段中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