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艷君


摘要:禽舍微生物采樣需要定點采集多個樣本,現有的采樣器中只能盛放一個樣本,一個禽舍需要多個采樣器才能完成采樣,這樣采樣人員攜帶非常不方便;而且采樣器的數目過多,還容易弄混樣本,從而造成檢測結果的錯誤。改良后取樣操作非常簡單,同時在取樣器本體內設置有多個樣本腔,使用一個取樣器即可對整個禽舍完成取樣,不但解決了原有的一個取樣器只能存放一個樣本的問題,也大大減少了由于取樣器數量太多而導致樣本弄混的情況出現。
關鍵詞:禽舍環境;禽舍微生物;微生物采樣器;技術改良
中圖分類號:S858.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09-0005-02
禽類的規模化養殖廠大多采用封閉式的禽舍進行飼養,禽舍內環境復雜,禽流感等禽類流行性疾病頻繁發生和傳播,常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我國養禽廠所采用的微生物采樣器大多是對禽舍內空氣中的微生物進行檢測,而無法對禽糞便、食物殘渣等產生的微生物進行檢測,禽糞便、食物殘渣等產生的微生物在臟亂的禽舍內適宜繁殖,有的可在禽舍內聚集生長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需要定期對禽舍內污物、糞便等進行采樣檢測。
禽舍微生物采樣需要定點采集多個樣本進行檢測以獲取最準確的檢測數據,而現有的采樣器中只能盛放一個樣本,一個禽舍需要多個采樣器才能完成采樣,這樣采樣人員攜帶非常不方便;而且采樣器的數目過多還容易弄混樣本,從而造成檢測結果的錯誤。因此,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組織專業人員對禽舍微生物采樣器進行了改良,改良后的微生物采樣器避免了檢測結果出現偏差,提高了禽舍內微生物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1 ?改良后的禽舍環境下微生物采樣器的結構設計
改良后的禽舍微生物采樣器包括采樣器本體1,采樣器本體1內均布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樣本腔2,每一樣本腔2均沿采樣器本體1軸線方向貫穿采樣器本體1,每一樣本腔2內部的一端均固定有呈漏斗形狀設置的固定塊3,每一固定塊3的內側壁上均設置有浸潤有液體營養液的海綿塊4,每一海綿塊4均呈環形固定于對應固定塊3的內側壁上,每一樣本腔2的兩端均分別螺紋固定有第一密封蓋5和第二密封蓋6,每一樣本腔2的外側均轉動安裝有用于采樣的鏟板7,每一鏟板7上均設置有折疊機構,采樣器本體1遠離鏟板7的一端固定有手持架8。每一樣本腔2的外側均設有一個設置于采樣器本體1外側壁上的安裝凹槽9,每一安裝凹槽9均平行于樣本腔2,每一鏟板7均轉動安裝于對應安裝凹槽9內,每一安裝凹槽9的兩側均設置有一個凸塊10,每一安裝凹槽9的外側均通過凸塊10滑動安裝有第一擋板11(圖1)。
2 ?折疊機構的結構設計
如圖2所示,每一折疊機構包括鉸接于鏟板7端部的鏟板頭12,每一鏟板頭12的一側均轉動安裝于第一連接桿13的一端,每一鏟板7的一側均轉動安裝于第二連接桿14的一端,第一連接桿13的另一端均通過鉸接軸15與對應第二連接桿14的另一端鉸接在一起,每一鉸接軸15上還固定有把手16。每一鏟板7設置有鏟板頭12的一端均設有平行于鏟板7的第二擋板17,每一鏟板頭12的底部均抵靠于第二擋板17的頂部。每一鏟板頭12的頂部均設有方便鏟板頭12進行采樣的傾斜面18。每一第一密封蓋5的端部均設有與海綿塊4相適配的錐形塊19。
3 ?改良后的禽舍環境下微生物采樣器使用方法
第一步,采樣人員用手把采樣器本體1上其中一個樣本腔2上的第一密封蓋5擰下,可將打開樣本腔2,然后推動該樣本腔2對應的第一擋板11使得第一擋板11不再遮擋住安裝凹槽9,將鏟板7轉動伸出采樣器本體1之后,再次推動第一擋板11并使第一擋板11擋住對應安裝凹槽9。
第二步,采樣人員握住采樣器本體1另一端的手持架8,利用鏟板7端部的鏟板頭12鏟采樣本,然后用手向后拉動鏟板7一側的把手16,把手16帶動第一連接桿13向后移動,并帶動鏟板頭12進行轉動并將鏟板頭12上的樣本投入到樣本腔2內,完成樣本的采樣,之后往回推動把手16使鏟板頭12轉動回到原來位置上,并將第一擋板11拉開,用手反向轉動鏟板7并將鏟板7轉動回到安裝凹槽9內,最后再推動第一擋板11并使第一擋板11重新擋住安裝凹槽9。
第三步,完成采樣之后,采樣人員將擰下的第一密封蓋5重新擰回到樣本腔2內,第一密封蓋5在向內擰動的過程中,其端部的錐形塊19會擠壓固定塊3內的海綿塊4,將海綿塊4內提前吸取的液體營養液擠入到樣品腔內,方便樣品腔內樣本微生物存活,采樣人員可重復以上步驟,對禽舍內選定的其他位置進行采樣即可。
第四步,在取用采樣器內的樣本時,直接將采樣器本體1另一端的第二密封蓋6擰出樣本腔2,即可取用對應樣本腔2內的樣本。
4 ?小結與討論
改良后的禽舍環境下微生物取樣器的取樣操作非常簡單,同時在取樣器本體1內設置有多個樣本腔2,使用一個取樣器即可對整個禽舍完成取樣,不但解決了原有的一個取樣器只能存放一個樣本的問題,也大大減少了由于取樣器數量太多而導致樣本弄混的情況出現,從而避免了檢測結果出現偏差的可能,進而提高了禽舍內微生物檢測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