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四鳳 余巍 萬西峰
摘要: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省肉牛產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從當前湖北省肉牛產業發展形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發展造成的短期沖擊和長期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并針對產生的影響提出了相關建議,旨在推動湖北省肉牛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肉牛產業發展;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建議;湖北省
中圖分類號:S823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09-0032-02
近幾年來,湖北省肉牛養殖業熱度持續上漲,活牛及牛肉市場價格創歷史新高,肉牛產業得到穩定發展,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湖北省肉牛產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為著力破解疫情期間肉牛產業發展難題,力爭疫情防控和肉牛產業發展兩不誤,主要從當前湖北省肉牛產業發展形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發展造成的短期沖擊和長期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并針對產生的影響提出了相關建議。
1 ?2019年湖北省肉牛產業發展形勢
1.1 ?全年活牛及牛肉市場價格創歷史新高
2019年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市場肉源趨緊,牛肉供需關系緊張,牛肉價格一路高漲,可謂“牛氣沖天”。2019年全國活牛及牛肉市場價格普遍上漲,育肥牛價格區間主要在30.5~34.2元/kg,價格最高點比2018年峰值高20.4%;全國牛肉批發均價達73.2元/kg,同比上漲12.26%。據調查,2019年湖北省活牛及牛肉市場價格波動趨勢與全國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1.2 ?行情利好惠及肉牛養殖業
2019年部分飼料原料價格下跌,養牛飼料成本有所下降,加之活牛及牛肉市場價格持續高位攀升,帶動省內肉牛養殖業經濟效益整體向好,據調查,年度頭均利潤在3 000~5 000元。同時肉牛養殖相比生豬養殖更有利于規避周期性市場風險,當前很多養禽戶、養豬戶都開始轉向養牛,但因牛源趨緊,而牛肉市場需求量大,肉牛育肥模式已開始從“架子牛育肥”向“犢牛育肥”轉型。
1.3 ?政策扶持促進肉牛產業發展
近幾年,湖北省把肉牛產業作為調結構、興產業的重要抓手,在增強發展后勁上動真刀,通過一系列項目補貼政策和獎勵機制,提高養牛業主的積極性和自我發展能力,適時引導擴大能繁母牛養殖規模,鞏固牛源基礎建設,產業發展后勁十足。
2 ?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省肉牛產業發展的影響
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湖北省突然暴發,迫使一切陷入了“休止”狀態,為全面助力疫情防控,省內大面積實施交通管制措施,政府雖提出確保通往畜禽養殖場、畜產品屠宰加工和交易市場等關鍵場所道路通暢等政策,但在實際執行中遇到很大障礙,致使肉牛產業發展遭受短期沖擊和長期影響。
2.1 ?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省肉牛產業發展的短期沖擊
肉牛產業發展遭受短期沖擊主要表現在:一是肉牛養殖戶飼料供應出現了嚴重危機。2020年2月湖北省飼料原料全線告急,載著飼料的船在長江沿線碼頭無法進入湖北,東北的鐵路也發出通知對湖北禁運,中國畜牧業協會當天發出緊急倡議,呼吁全國飼料生產企業對口支援湖北。二是規模肉牛養殖場和屠宰加工企業遭遇雇工短缺的嚴重沖擊。屠宰加工是產業鏈雇傭人工最多的環節,因疫情和防控措施使得工人無法也不愿意復工。三是產業主體資金回流受限。特別是由于受市場和產品輸送的影響,育肥牛無法正常交易,大部分產業主體資金回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2 ?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省肉牛產業發展的中長期影響
2.2.1 ?母牛配種不及時,犢牛供應量減少 ?一是品改員因受封村封路影響無法及時趕到肉牛養殖戶(場)開展配種工作,從而錯過了發情母牛的適時配種期。據統計約有24%的母牛養殖場母牛發情配種受到影響。二是液氮無法正常供給導致部分凍精報廢。部分地區因液氮儲備不夠,導致肉牛凍精無法低溫保存而失活報廢。據統計,截至2020年5月底,湖北省凍精使用量和凍配數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降了24.45%和23.36%,這也必將造成產犢量下降。三是飼料短缺和人工雇傭受限導致受胎母牛和出生犢牛的飼養管理水平跟不上,母牛養殖狀況不佳,犢牛供應呈減少趨勢。
2.2.2 ?育肥牛出欄數量減少,牛肉產能下降 ?2020年牛肉的消費旺季——春節較往年有所提前,從而導致育肥牛集中屠宰時間較早,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限制了肉牛正常交易,出欄與補欄空檔期明顯加大,雖然隨著疫情的緩解,活牛市場也慢慢恢復交易狀態,但因養殖環節空檔期延長,導致2020年乃至2021年的育肥牛出欄量減少,使得省內牛肉市場供應量減少,從而加劇了牛肉的供求矛盾。
2.2.3 ?產業發展面臨資金短缺壓力,產業規模縮小
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活牛交易市場基本處于停業狀態,活牛流通不暢,產銷脫節,有一半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和屠宰加工企業都面臨著運輸受阻和資金短缺問題,特別是母牛養殖、肉牛育肥和屠宰加工3個環節的資金短缺,必然會導致未來肉牛產業規模的壓縮。
3 ?建議
3.1 ?加快恢復肉牛生產,穩定產業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持續的阻擊戰,一方面肉牛養殖、飼料生產和屠宰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要加快恢復生產、滿足肉牛養殖飼料需求,增加牛肉產品有效供給。同時還要做好生產指導和技術服務,加強疫病防控,全力保障肉牛產業穩發展。
3.2 ?構建產銷對接一體化模式
肉牛養殖、飼料生產和屠宰等產業主體要借助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建立從待宰肉牛到屠宰加工生產、批發、物流配送和銷售終端的互聯互通平臺,提高牛肉的線上交易比例。此外,在穩定其他銷售方式的同時,還要完善配送體系和冷鏈系統,通過產銷對接等方式,利用超市微信公眾號、京東到家、跑腿服務等線上平臺購買,積極拓展社區團購銷售。
3.3 ?提高肉牛屠宰加工技術水平
屠宰加工企業在受限制畜禽跨區域轉運、限制或取締城鎮活畜禽交易的政策影響下,可提高肉牛的屠宰加工能力和加工技術水平,由過去的“運畜”變為“運肉”。同時也要改變牛肉產品的加工結構和品種,提高牛肉及其副產品的深加工比例,增加花色品種,開發適應消費需求和線上、線下產品保質期以及物流特點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對牛肉的不同需求。
3.4 ?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肉牛產業是一個資金需求量大、回報周期長的產業,資金充足是產業平穩發展的重要支撐條件。近幾年政府雖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如果母牛養殖、肉牛育肥和屠宰加工3個環節的資金短缺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必將阻礙未來肉牛產業穩定發展。建議政府對養殖企業因疫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給予適當補助,如因液氮供應鏈中斷導致的凍精報廢等;同時結合當地貸款融資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產業主體在申請資金貸款時予以優先支持并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另外對已有貸款的產業主體給予貸款延期或免息還款政策。同時要加大肉牛品種改良扶持力度,特別是能繁母牛保護政策,這樣既有利于改良肉牛品種,優化品種結構,還能增加犢牛供應量。
4 ?前景展望
近兩年非洲豬瘟不斷侵襲,當前新冠肺炎又在全世界大面積暴發,均對肉牛產業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隨著肉牛行情利好,肉牛養殖行業熱度持續上漲,肉牛產業化也迎來了時代機遇。因此,肉牛產業的發展一方面要順應行業發展需求,明確生產管理水平的精細化程度是當前決定肉牛養殖業投資回報率的核心要素,要不斷提高生產管理的精細化水平,特別是對人才和技術的要求要進一步提升,兼顧節本增效;另一方面還要有應對因疫情而衍生出的各類風險挑戰的能力,肉牛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將成為企業突圍發展的主攻方向,特別在當前及今后多重因素復雜疊加時期,通過智能化轉型,可改變企業的經營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適應未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