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榮坡 黃豪



近日,尋烏縣菖蒲鄉銅鑼村就業扶貧車間因訂單增多產能擴大,在鄉村兩級扶貧干部的幫助下搬進了更寬敞更開闊的新廠房。為更好地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菖蒲鄉銅鑼村扶貧工作隊走進就業扶貧車間,與正在就業扶貧車間務工的貧困戶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工作收入、家庭生活情況。“在扶貧車間上班,離家近,不僅能賺到錢,還能照顧家庭帶小孩。”說起在就業扶貧車間的感受,貧困戶溫春香難掩臉上的笑意。她于今年2月到就業扶貧車間務工,現在月工資達到2500元左右,一家人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日子過得更加踏實。
銅鑼村支部書記李林介紹說,以前村里一些貧困戶“等靠要”思想比較嚴重。隨著扶貧車間的開辦,村里很多群眾,特別是貧困戶,有了更加穩定的增收致富渠道,增強了大家靠自己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激發了大家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村風民風也隨之不斷提升,精神面貌更加昂揚向上。
看到就業扶貧車間事業蒸蒸日上,銅鑼村第一書記陳佛來情不自禁地說:“銅鑼村就業扶貧車間的成功創辦、健康運轉,是這些年來我們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看到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在這里找到了工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我們跑更多的腿、說再多的話、流更多的汗、做再多的事也值得!”
引進致富能人,創辦就業扶貧車間,搭建就業服務平臺
就業扶貧是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主要渠道,開辦扶貧車間是落實就業扶貧的有效抓手。為此,尋烏縣委、縣政府先后印發了《關于做好就業扶貧車間認定和補貼資金申請撥付工作的通知》《關于印發尋烏縣就業扶貧車間創建工作實施方案(修訂)的通知》,支持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創辦就業扶貧車間,明確了就業扶貧車間的場地租金、水電費、一次性建設投入等補助政策,以及貧困戶崗位補貼等多種政策。
菖蒲鄉銅鑼村是“十三五”貧困村。該村把落實落細就業扶貧當做脫貧攻堅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積極吸引致富帶頭人到村里創辦就業扶貧車間。2017年初,該縣外出創業人員劉小鈞準備返鄉開辦電子產品類加工企業。獲悉這一消息后,該村扶貧工作隊積極主動對接,邀其實地考察,商談合作事項。通過實地考察,劉小鈞認為:銅鑼村轄區內236國道穿境而過,交通條件便利;緊挨廣東龍川縣,區位優勢明顯;提供的車間場地地段優越,方便企業經營;特別是幫扶干部有著真情實意,態度積極,令人感動。雙方一拍即合,迅速開展裝飾裝修車間、采辦加工機器、采購原材料、置辦操作桌臺、架設專供電線等事項,扶貧車間雛形很快呈現,并于2017年8月冠名注冊“益新電子”正式掛牌營運。
抓好人員選聘,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
就業扶貧車間搭建后,扶貧車間相關負責人和鄉村兩級扶貧干部采取張貼招聘啟事、派發傳單、開貧困戶戶長會等多種方式抓好員工招聘培訓工作,特別是宣傳發動貧困戶來車間務工。“我們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的加工,技術含量不太高,勞動強度不大,有的產品可以在家里完成。扶貧車間能幫助留守婦女、貧困戶和殘疾人群體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崗位”“按‘底薪+計件+績效來計算工資待遇,提供免費的午餐和晚餐,上班作息彈性靈活,還有時間接送小孩,照顧老人,方便大家就近靈活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為此,就業扶貧車間負責人劉小鈞經常深入銅鑼等村開會座談、集中宣講用工需求和管理方式,鼓舞了很多貧困戶到扶貧車間應聘,開展技術培訓,選擇合適自己的崗位。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銅鑼村就業扶貧車間務工人員不斷增多,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有的已經走向管理崗位,負責各班組的日常管理。截至目前,該就業扶貧車間工人來自周邊4個鄉鎮10多個村,人數穩定在50人以上,其中貧困戶有8人,月工資收入超過2000元以上。
謀劃未來藍圖,服務企業發展壯大,夯實鄉村振興基石
看著1000多平米的新廠房一片繁忙景象,劉小鈞回顧就業扶貧車間創辦三年來的體會,心情舒暢、笑容滿面,對就業扶貧車間取得的成績倍感自豪,對政策扶持和干部服務充滿感謝。三年來,就業扶貧車間加工材料充足,訂單來源穩定,電子產品遠銷廣東珠三角、江蘇常州、浙江義烏、江西南昌,每年的營業額都超過300萬元,期間先后得到政府各類政策資金補助超過15萬元。
“這幾年在菖蒲鄉銅鑼村發展,我們嘗到了甜頭,結下了友誼,充滿了感情。這里正在建設江西尋烏至廣東龍川高速公路,高速路口近在眼前,將來的交通條件更加方便快捷,我們對以后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現在,我們將緊緊圍繞早日建成規上企業這個目標謀劃自身發展,把‘益新電子改名為‘訊源電子,企業身份從個體工商戶升級為有限公司,為轉型發展奠定扎實基礎。具體做好三件事:第一,進一步擴大產能,9月份在黃砂村創辦分廠;第二,繼續招聘員工,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服務本地鄉村振興;第三,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績效考核,充分調度各方工作積極性,讓更多的人更長久 地在扶貧車間務工。”談到下一步發展,劉小鈞如數家珍、信心滿懷。
談笑間,一輛通過“運滿滿”物流運輸平臺預定的運輸車又來就業扶貧車間運貨了!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奮進,繼續完善幫扶措施,服務企業發展壯大,讓更多的人能搭載就業扶貧車間這輛致富列車,奔向小康之路,走向鄉村振興。
作者簡介:甘榮坡、黃豪,尋烏縣菖蒲鄉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史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