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亮
中國早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航空運輸市場。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民航全行業共有運輸航空公司62家,運輸飛機期末在冊架數3818架,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近6.6億人次,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624.9億元。截至2019年底,中國民航已連續安全運行112個月。
這些數據,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民航運輸業排名世界前列的實力。
與中國民航運輸業相比,中國民機制造業則要弱小得多。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支線飛機已陸續交付了34架。這個成績,若是縱向來看,當然是中國民機產業取得的巨大進步,但ARJ21飛機在中國民航的機隊中所占份額連1%還不到,只能說剛處于“入門級”的水平。
面對“鴻溝”一般的差距,怎么辦?今年7~9月,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賀東風帶頭,領導班子分赴國航、南航、成都航等調研學習。在跟客戶和民航一線職工進行深入溝通后,賀東風真誠地說:“中國商飛作為年輕的主制造商,距離行業榜樣還有很大的距離,離客戶、局方的期待還有很大的差距”,“作為行業后來者,我們對產品的持續改進永遠在路上、滿足客戶需求永遠在路上、向客戶學習永遠在路上”。他也向民航界真情“告白”:我們需要你們豐富經驗和專業能力的支撐,需要你們嚴苛標準和嚴格要求的鞭策。你們的嚴管就是厚愛。中國商飛因國家戰略而生,但最終靠客戶生存。希望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各方能夠給我們多一點時間、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呵護,共同努力,讓ARJ21飛機飛出效益、飛出品牌、飛出溫暖。
“老師們”態度更是旗幟鮮明。中國民用航空局馮正霖局長在同中國商飛公司領導班子座談時表示,民航局高度關注中國商飛的發展,尤其關注C919和CR929機型研制、ARJ21飛機運行保障等工作。民航高質量發展和民航強國建設,離不開民航產業鏈上下游及各個環節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國產民機制造能力。希望中國商飛在ARJ21飛機運行保障、C919和CR929飛機適航取證等方面與民航局共同努力,推動國產民機產業進一步發展。民航局將積極支持中國商飛公司型號研制,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制造強國貢獻力量。
找到了老師就找到了希望。年輕甚至還稚嫩的中國民機產業,只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虛心學習,真誠服務,海納百川,踏踏實實,就一定能積跬步至千里,積小流成江海,與中國民航一道展翅騰飛,為民航強國、創新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