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 李冬陽



摘要:為提高我國鋼鐵企業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能力和現場處置水平,文章對鋼鐵企業突發事件進行了動態分類分級研究。通過對突發事件的分類分級確定了時間與資源保障度之間的關系,可以明確突發事件的狀態變化趨勢,能夠更好的調配應急物資,防止事態擴大并減小突發事件的影響范圍。研究結果對鋼鐵企業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指揮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為鋼鐵企業應急預案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on-site disposal level of emergencies in China's steel companies, the article conducts a dynamic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study on emergencies in steel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emergenc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resource guarantee is determined, which can clarify the status change trend of emergencies, can better allocate emergency materials,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incidents and reduce the scope of impact of emergenci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a certain guiding role in the on-site emergency command of steel companies,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mergency plans of steel enterprises.
關鍵詞:鋼鐵企業;突發事件;分類分級;應急管理;風險管理
Key words: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emergency event;classifying and grading;emergency management;risk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D63?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9-0031-03
0? 引言
鋼鐵是我國工業發展的根基,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性基礎工業品,2019年我國的粗鋼產量更是達到了9.96億噸,粗鋼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近年來,鋼鐵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突發事故也頻繁發生,如2010年1月“河北普陽鋼鐵公司‘1·4煤氣中毒重大事故”,2016年8月“甘肅酒鋼鋼鐵公司西溝礦‘8·16重大火災事故”,2018年3月,“臺山市寶豐鋼鐵有限公司‘3·26電弧爆炸事故”等。隨著各類突發事故風險的日益增多,對鋼鐵企業應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企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1]。在企業實際應急管理過程中,面對緊急情況的快速響應和合理處置是突發事件分級的基礎,如果企業應急決策者不能快速、有效地識別突發事件的級別,無法具有針對性的選擇企業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2]。
我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根據事故傷亡人數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將生產安全事故劃分為四個等級: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實際上事故各等級劃分更適用于對生產安全事故報告進行逐級上報和事故調查處理,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僅依據上述內容進行應急響應分級是不可取的,因為突發事件具有不確定性且是動態變化的過程,若等級劃分的量化指標不全面,一旦發生事故人員很難快速對突發事件的級別進行判斷,會導致資源配備受到影響,現場應急救援操作性不強,從而延誤最佳救援時機。
1? 國內外學者對突發事件分類分級的研究
企業應急管理的核心內容其一就是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分級,國內外學者從不同分級方法、不同分級角度對突發事件分級開展了深度研究工作,國外學者Kumar等[3]提出了對突發事件多維度的分類分級方法,Mladan[4]指出,針對強度、原因因素、結果等多個指標對突發事件進行分級研究。國內學者例如吳宗之[5]在2003年對我國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的分類分級體系進行了全面研究;吳鳳平,程鐵軍[6]在三角模糊數方法的基礎上,選用白化權函數進行灰色聚類分析,判定具有不確定性、模糊性特點的突發事件的等級。宋莎莎等[7]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和聚類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突發事件進行量化分級。
從上述學者們的研究可以看出,學者們借助統計學理論中聚類分析和分類方法,突發事件分類分級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國對突發事件的分類分級研究仍以定性分析為主,多數研究都是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歸類與總結。我國突發事件的分類分級主要是沿用傳統的方法,就其研究內容而言,可將突發事件的分類分級歸為三類,一是根據災害涉及的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進行劃分,這種屬于事后統計評估。二是傳統經驗打分法,經驗打分法是根據專家的主觀經驗對突發事件進行打分評價,由于評價級別標準具有固定模式且評價級別數是不變的,所以傳統經驗打分法也可以稱為靜態評估法。三是在管理過程中采用動態分級方法,根據突發事件的樣本擴充情況不斷的調整分類級別,但是這種方法并沒有考慮到突發事件的發展過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轉變,其分類分級也會隨著突發事件的發展而發生變化,這種分類分級方法不能為實際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過程提供全方位的、有效的數據支持[8]。本文將突發事件的分類分級程度與現場應急處置資源和事故擴張規模緊密結合起來,保證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及時調動應急處置資源,合理分配救援物資和救援人員,保障了突發事件分類分級做到事前入手,大大提升了企業應急管理能力。
2? 突發事件動態分類分級的基本思路
2.1 研究思路
基于風險管理原理通過危險源辨識過程對鋼鐵企業各個廠區進行風險識別,評價企業生產過程中潛在的緊急情況[9],形成企業內部的基礎應急知識信息表。針對潛在緊急情況事前判斷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采用系統分析法進行突發事件的動態分級分類。根據突發事件的危害因素、事件類型、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等特征來確定現場處置方案、應急物資、人員調配之間的關系。
2.2 動態分類分級的特性
動態分類分級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時間的變化調整級別強度,突發事件一旦發生,資源的調配也會隨之改變,合理分配并調動相關資源能夠大大節省應急救援時間,對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時間的動態變化會影響突發事件級別劃分,它們之間是一個復合函數的關系。將突發事件事件級別記為L;響應時間記為t;資源供應量為s(t),資源需求量為d(t),資源保障程度為R(t),突發事件的動態分類分級公式為:
突發事件的分類分級屬于多重指標綜合評價過程,通常會受到時間、影響范圍、危害程度、資源保障程度等多個因素影響,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因此,單一因素的變化不會對突發事件分級等級起決定性作用,需要考慮多重因素整體性變化來權衡分類分級結果。比如鋼鐵企業發生高爐煤氣管道爆炸事故,這類事故危害程度較高且影響范圍很大,但是它的級別不一定高。如果企業快速作出應急響應并且有充足的應急資源用來保障,那么它的級別也會相應降低。而且影響事件的分類分級的因素的重要程度不是等同的,需要根據事件類型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重要程度排序或賦予對應權重,保證突發事件分類分級結果的可信度與合理性。
2.3 應急資源配備與管理
應急設備的科學準備和應急資源的合理調配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應根據突發事故的具體狀況合理組建專業應急隊伍,配備應急救援所需的防護設備、醫療設備、急救藥品、通信工具、交通工具、安全設施、消防器材等,保質保量供應所需物資,并做好補充和更新,以免由于物資缺乏延誤應急行動。如果設備和必須的救援物質選擇不當或不足,可能對應急救援隊伍或現場作業人員的造成嚴重傷害。
然而事故的發展是動態的,若廠區內發生火災,火勢會隨時蔓延擴大,此時的應急響應級別就會隨之提高,可以從車間或班組級上升至廠級甚至公司級,需要的應急救援物資也會增加。根據現場存在的潛在能量源不同配備不同的數量和種類應急資源的。
3? 構建鋼鐵企業突發事件動態分類分級體系
基于突發事件的動態分類分級公式:
根據生產安全緊急情況發生后應急處置涉及應急資源需求,將緊急情況分為如表1中四級。
基于基礎應急知識信息表,開發相關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和崗位應急處置卡。針對I級、Ⅱ級緊急情況,制訂公司專項應急預案;針對Ⅲ級緊急情況,制訂廠、處級單位專項應急預案;針對IV級緊急情況,制訂現場處置方案。
企業應急指揮部門應根據實際分級情況作出現場應急響應,應急響應包括緊急情況報告、指揮和協調、處置措施、應急結束等四個方面。鋼鐵企業總體應急響應工作流程如圖1。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控制鋼鐵企業突發事件,快速準確的識別各類鋼鐵企業突發事件的級別,文章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動態分類分級應急管理體系,做到了根據突發事件特征,在事前監測準備、事中應急響應和資源調配,事后搶險恢復等方面都緊密的聯系了起來,能夠最大程度地防止和減輕鋼鐵企業突發事故的發生和事態擴大,對減少事故傷害和財產損失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徐緒堪,王京.基于隨機森林的突發事件分級模型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02):77-81.
[2]楊靜,陳建明,趙紅.應急管理中的突發事件分類分級研究[J].管理評論,2005(04):37-41.
[3]Vinod Kumar,Bahar Miri Movahedi,Kayvan Miri Lavassani. E-Marketplace Emergence: Evolution, Developments and Classification[J].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rganizations (JECO),2012,10(1).
[4]Mladan D, Cvetkovic V.Classification of emergency situations[C]//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 Archibald Reiss days,2013:275-291.
[5]吳宗之,劉茂.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分級、分類體系及其基本內容[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01):18-21.
[6]吳鳳平,程鐵軍.基于改進的灰色定權聚類分析的突發事件分級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3,21(S1):110-113.
[7]宋莎莎,戴鋒,衛保璐.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和聚類分析的突發事件分級研究[J].科學決策,2010(10):68-72.
[8]司振梅.應急管理中的突發事件分類分級研究[J].今日消防,2020,5(01):21-22.
[9]陳全,殷璨.基于風險管理原理構建煤礦企業應急知識庫[J].價值工程,2019,38(30):262-264.
[10]邢娟娟.突發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響應關鍵技術[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0,6(02):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