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龍
摘? 要:2021年8月,廣西自治區政府將南寧機場定位為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和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旨在做大做強航空貨運。本文通過研究南寧機場發展國際航空貨運的基礎和短板,大膽探索做大做強南寧機場航空貨運發展途徑,為當前南寧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給出探索建議。
關鍵詞:南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發展探索
1.引言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規劃期內“鞏固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等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推進鄭州、天津、合肥、鄂州等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2021年8月,廣西自治區政府將南寧機場定位為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和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旨在做大做強航空貨運。
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是指以航空貨運為主導,匯集多種運輸方式,在全球航空運輸網絡中具有重要中轉集疏功能的機場。本文通過研究南寧機場發展國際航空貨運的基礎和短板,大膽探索做大做強南寧機場航空貨運的發展途徑,對促進廣西自治區民航高質量發展、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等具有重要意義。
2.南寧發展國際航空貨運基礎和短板
2.1 發展基礎
一是區位優勢。廣西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位于RCEP區域中心。首府南寧,作為廣西對外開放發展的排頭兵,在我國與東盟開放合作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具有天然區位優勢。
二是政策優勢。2019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將南寧規劃為三條主通道的匯聚節點;2020年國家發改委、民航局同意南寧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自治區、南寧市也出臺多個文件,在機制、政策、資金等方面保障南寧機場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同時,廣西自貿區南寧片區正推動爭創RCEP先行先試區。
三是航空貨量快速增長。2015年-2020年,南寧機場國際航空貨量年均增長97.5%,2020年突破10000噸大關,達到10211.5噸。2021年1-8月,南寧機場國際貨量達9182.5噸,同比增長46.74%。
四是航線網絡覆蓋東盟。疫情前,南寧機場客運航線網絡已通達東盟10國20多個城市,2020年陸續開通直飛東盟國家的全貨機航線。目前南寧機場已開通至胡志明市等5條定期東盟全貨機航線及3條東盟客改貨航線。
2.2 存在短板
一是口岸資質限制。南寧機場目的僅擁有進口冰鮮、進口藥品、進口食用水生物、進境水果等口岸資質,主要集中在生鮮產業,極大地限制了南寧機場進口貨物的類型,無法滿足樞紐貨物運輸多元化發展的需要。
二是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目前南寧機場貨站經營面積不到10000平方米,國際快件中心等設施尚未啟用,無法滿足日益增長航空貨量需求。與一級貨站配套的二級貨站供給也存在不足。
三是配套功能缺失。南寧機場缺乏配套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冷庫等設施,無法提供保稅、冷鏈等與航空物流關系密切的服務。
四是強大基地航司缺乏。目前南寧機場的全貨機航班都是由非基地公司或是外航執飛,航線運營不穩定,對機場、對地方的粘性也比較差。南寧機場主要基地航司未執飛東盟全貨機航線。
五是臨空產業支撐不夠。南寧機場周邊甚至全廣西境內,臨空指向型產業布局較為缺乏,當前主要集中在生鮮、快遞等行業,對國際貨量穩步增長支撐作用還不夠。
3.南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發展探索
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設施完備、空地協調、部門配合、產業配套、政策支持等多個層面,參考國內外各城市經驗,筆者建議當前可在以下幾方面予以重點推進:
3.1完善口岸基礎設施。一是結合機場目標定位,科學做好機場航空物流發展規劃,明確航空貨運功能區域、建設方案、建設時序等;二是擴建國際航空專用貨站,改變當前國際國內混用現狀,預留充足國際貨量增長空間;三是新建全貨機專用停機坪和國際貨站,推進基地航司專用貨站建設,實現客機腹艙和全貨機分區經營;四是推進保稅物流中心(B型)、冷庫、二級分撥中心等配套功能性物流設施建設,完善口岸功能。
3.2爭取口岸部門支持。一是實現7×24小時通關機制,保障國際航班隨到隨檢,縮短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二是增加口岸運營資質,實現機場口岸對航材、高科技產品進出口突破,著力拓寬口岸貨物類型,促進口岸貨物多元化;三是設立保稅物流中心(B型),并在條件成熟后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四是實行雙(多)區監管,在國際貨站、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雙(多)個區域同步實施海關監管,并形成互通機制,實現貨物在貨站和保稅中心雙向流動。
3.3培育航空物流市場。一是培育全貨機基地航空公司,重點培育1-2家,在南寧開拓東盟國際航線和與之銜接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城市、中南地區城市航線,形成以南寧為中心,輻射東盟國家和西南、西北、中南地區的航線網絡;二是發展航空中轉市場,通過加大宣傳、優化中轉流程,運費優惠等方式,吸引貨主選擇“南寧渠道”運輸;三是引進國內現代貨運代理企業,利用貨運代理企業的貨物資源和組貨能力,為客戶提供“南寧渠道”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四是開展本地(區內)營銷,發展空陸聯運,拓展適宜航空運輸的貨物種類,爭取做到宜空則空。
3.4發展臨空產業經濟。一是科學做好示范區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上位規劃,統籌臨空經濟示范區發展;二是推進示范區產業向臨空指向型升級,積極引進生鮮、跨境電商、航材、高科技、醫藥等企業落戶示范區;三是鼓勵和引導示范區內企業產品經南寧機場口岸進出口,形成空港與產業良性互動機制,使示范區內產業逐步發展成為南寧機場貨量支柱。
3.5出臺配套保障政策。一是組織保障,成立由民航、地方、海關和相關企業等組成的臨空經濟示范區管理委員會,統籌協調樞紐建設、產業發展、口岸開放等重大事項;二是資金保障,統籌國家和地方財政性資金,對基礎設施建設、航空市場培育、臨空產業發展、口岸管理升級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吸引國內大型企業入區投資,引導金融機構資金向示范區傾斜;三是人才保障,科學制定民航、物流、產業等方面人才隊伍培養規劃,落實專業人才落戶優惠政策,有序推進自治區內高校、中職等院校設置相關專業,逐步解決示范區用人緊張書面。
4.結語
南寧作為國內二線城市,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任重而道遠。上述探索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發展過程中仍將面臨不可預見的困難和狀況,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揚長補短,調整戰略,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目標才能逐步實現。
參考文獻:
[1]李丹,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發展的類型、經驗及啟示,決策探索,2014(20).
[2]王天龍、劉銀巖、瞿小鋒、李偉亮,航空物流園區投建營一體化發展模式探索,科學與技術,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