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濱 張麗秀
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與提升,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為了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就必須對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生態環境管理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研究。這項工作在預防和管理生態環境污染、防止生態被破壞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同時還能夠降低人為生態環境破壞的發生率。科學、合理地運用當代技術成果保護和改善現階段我國的生態環境,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提高環境保護效率。基于此,本文對環境影響評價與全過程生態環境管理進行進一步的思考與分析。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全過程生態;環境管理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了人們的經濟水平,但是各領域在發展的過程中,過于重視經濟效益,而忽視對環境的保護,使我國環境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為了給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國相關部門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注重污染物的科學排放與管理,從環境污染的源頭詳細分析與解決,使各領域都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逐漸改善我國生態環境污染情況。在環保新形勢的背景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能夠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使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逐漸提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為我國現代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進行戰略性的指導,對傳統化環保理念與環保模式進行優化、創新,從而全面提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效率。
1環境影響評價含義及其作用
1.1環境影響評價的含義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英文縮寫EIA,指的是在建設一些工程項目以后對于環境可能會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分析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來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減輕環境影響的有益措施,按照時間段去跟蹤環境方案,查看項目建設是否可行,是否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較大影響,進行綜合考量。
1.2環境影響評價的作用
1.2.1是實現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據
為保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首先需要保證城市建設合理布局,避免因為不合適的城市布局來影響正常的行為活動,導致產生環境問題。因此,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可以充分考慮到人類和生態環境中不相容的因素,認識到人類的發展必須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進行。
1.2.2為區域的發展方向和規模提供決策依據
在考慮到當地區域環境以后,對其展開科學分析,利用數據形式進行評估,按照區域內環境能夠承載的容量來判斷項目建設標準,確定建造的規模的大小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避免盲目發展影響生態環境。
1.2.3是指導工程環保設計的重要依據
開發建設活動應當考慮到環境因素,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應該忽略環境條件,應當將環境穩定在一個平衡面中,對于建設項目可能會造成的影響采取有益保護環境措施,盡可能減少經濟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因此,環境影響評價所提出的保護措施是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所展開的,可操作性比較強,具備很強的科學性。
2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路徑與全過程生態環境管理思路
2.1提高環境影響評價重視度,擴大其影響范圍
為促進我國現代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還需各領域對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高重視,結合其發展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實到各項工作環節中,一方面,可對各項工作約束性管理,詳細分析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的影響因素,具有針對性地采取解決措施;另一方面,加強對管理制度的實施與完善,明確各項工作流程,使各項工作都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要求規范性實施,確保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而從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實施的宏觀角度分析,結合實際情況,修訂相關政策內容,可約束管理各項工作,全面擴大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影響范圍,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實施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2建立完善的環評機制,增強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可操作性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開展與實施,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各領域都積極自主地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能夠根據現代化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全面分析,明確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的目標。而對環評機制的建立,可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開展與實施提供重要依據,可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實施的過程中,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加大對法律法規的應用力度,通過法律法規加大對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保護力度,使各領域都充分地意識到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具有法律效應,并引導公眾積極參與,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發布相關信息數據,全面完善環境影響報告內容,并聽取與采納公眾意見,以此確保各項工作流程的完整性。同時,應創新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確定公眾參與司法保障的權利,合法保護大眾權利,不斷提高公眾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增強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可操作性,是提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的重要策略之一。
2.3不斷優化與創新環境影響評價技術
無論是現階段還是未來發展,國家都要遵循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的發展戰略,同時這也是環境影響評價日后發展的主要方向與趨勢。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具有專業性強和技術性強等特點,所以要不斷創新與優化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通過人才建設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水平。其一:認識到科技創新與人才引進對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和科技創新的力度,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對科技創新人員給予口頭、物質、金錢等獎勵。其二:積極從各大高校當中引進高新技術人才,組建出一支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優秀團隊,從源頭上優化技術力量的來源,提升地方環境影響評價水平。
2.4合理利用環境監測技術,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效果
當前環境監測的開展與環境影響評價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不僅可以掌握空氣狀況、水質情況以及土壤情況,還可以避免生態環境遭到人為破壞。在環境影響評價的支持下,能夠利用環境監測詳細地反映出地區存在的環境問題,為環保工作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基礎,也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指明方向。且在環境監測工作的支持下,環境影響評價能夠在極大程度上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一些數據與手段支持,并且能夠促進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實施。同時,環境影響評價的開展與環境監測標準的制定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將該地區的污染情況與規定標準進行對比,然后結合不同的環境狀況與數據分析,為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出有效支持。
2.5規范環保驗收工作
隨著新的大氣、水、固廢法實施,建設項目已全部開展自主驗收工作,對于廢水、廢氣、噪聲、固廢的驗收已經不再由環保部門負責,而是由建設單位自主組織完成并負責。該政策的實施,意味著環境影響評價更加重要,企業需要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內容來自主組織驗收,落實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運行情況,并對驗收結論負責。
3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建設項目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壓力與日俱增,但過去在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起步初期,各單位對生態環境保護關注與重視還不夠,所以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伴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意識增強,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備受大眾的關注與重視。通過實際的運行成果來判斷,其中還是有很多的不足與問題存在,因此,需要對市場實際的需求進行仔細地分析與研究,更好地服務于環境,服務于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真正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韓鵬,高崇.淺析環保新形勢下環評價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7):135~135.
[2]唐微.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面臨的挑戰及應對建議[J].環境與發展,2018(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