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春魁
莆田木雕代表作有《陳靖姑祖廟》《媽祖神像》《漆金雕龍燭》等,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其美學價值備受關注,深受業內人士的喜愛。莆田木雕多采用黃花梨木、檀木、沉香木、雞翅木、紅酸枝木等硬木原材料雕刻成各種神像、仕女、武將,并用老漆涂飾,顯得色澤更加的深沉。我國著名的畫師劉榮麟配合名匠黃丹桂、陳仙閣等人,將人物畫像風格引用到莆田木雕中,形成了以莆田式武將造型為特色的圓雕人物風格。近年來,莆田木雕市場進一步擴大,莆田不但成為全國最大的裝飾木雕、神像木雕的生產地,而且也成了木雕工藝品主要生產地和集散地,并紛紛出口國外,受到海外有識之士的贊賞和喜愛。但是莆田木雕文化底蘊的缺乏和傳承成為阻礙莆田木雕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發揚和傳承莆田木雕傳統文化對莆田木雕的產業化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
莆田木雕被廣泛運用到寺廟建筑、佛像、佛具、建筑中,因此它具有很強的傳統繪畫藝術、民間信仰藝術以及地域文化的基因。無論是傳統古建筑還是賞玩的小物件,都體現了莆田木雕的傳統文化和現代雕刻藝術獨有的審美價值,并塑造了莆田當地的一些特有的雕刻文化。莆田木雕的傳統文化底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莆田木雕以圓雕、浮雕、透雕為主,以“精微透雕”著稱。首先,雕刻師通過各種雕刻技法,把木材的特點自然客觀地表現出來,并表達出了雕刻師的情感藝術形象,這種方法被稱為“巧雕”;其次,構圖精巧,線型簡練,用富有表現力的線條賦予作品生命力、表達作品的主觀情感;再次,雕刻師還巧妙地將不同的材料組合在一起,表現物體形態的輪廓和結構,突出木材的肌理美;最后,形神兼備,意蘊深遠,用作品的材質肌理、色彩和線的韻律給觀賞者情緒的感染,表達出創作者對生活的追求和態度。
莆田歷史文化悠久,孕育了無數仁人志士,也留下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傳統技藝。特別是在書畫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從兩宋時期到現代,莆田地區出現了很多的文人和畫家,他們在人物畫和人物世俗肖像畫上頗有造詣,開創了人物圓雕藝術,而在清末民初,福建著名人物畫家黃慎、上官周自成一派,在宗教人物畫上形成一流的技藝,形成了具有莆田當地特色、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風格。
南宋時期,在雜劇的影響下,莆田、仙游一帶出現了將歌舞、念白綜合起來演故事的興化雜劇。1954 年,興化戲正式改稱莆仙戲。在莆仙戲的表演中傳統劇目有5000 多個,莆仙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體現出了莆田、仙游一帶的民俗、民風、文化藝術。媽祖傳說也是關于莆田民間的傳說,塑造了媽祖大善、大美、大愛的光輝形象,媽祖傳說成了莆田木雕的藝術源泉。木雕師將民間故事或者民俗文化融入木雕創作中,并結合當時社會的價值觀、人生觀,讓木雕作品更富有藝術氣息,表達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莆田木雕材質種類繁多,除了莆田當地的材質外,還有現代材料海南黃花梨、印度小葉紫檀、越南紅酸枝等名貴的紅木料,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紋理,其質地、色澤、形態都不一樣。其中龍眼木就是一種常用于莆田木雕的材質,主要盛產于莆田大地的龍眼樹。龍眼木質地堅實、色澤柔和、木紋細密,根部的形態多樣,是木雕的好材料。通過對龍眼木的精妙處理,能夠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龍眼木色澤比較暗沉、有光澤,能夠提升莆田木雕作品的層次。龍眼木在莆田木雕的運用表現了當地天然的地域氣息和鮮活的生命力,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的創造達到了統一,給人一種自然美的體驗。
莆田木雕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十分注重其工藝技法的傳承與創新,其工藝技法以梳理傳統文脈、挖掘非遺價值為基礎,不斷地還原和活化歷史,并將傳統的歷史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且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地提高莆田木雕在產業中的核心競爭力??v觀莆田木雕作品,其融會了圓雕、浮雕、透雕及平雕等多種雕刻技法,注重細膩生動的表現形式,蘊涵著中國傳統的工匠精神,是新一代木雕師應該秉持和傳承的文化精髓。
莆田木雕作為我國民間藝術的代表,以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為核心,應當努力用工藝美術講好中國故事來作為莆田木雕的內容題材,一方面通過挖掘地域文化來譜寫具有當地特色的故事,另一方面,要結合傳統的中國文化題材,彰顯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歷史底蘊。隨著時代的發展,木雕工藝師還要有意識地將傳統的詩詞、書畫、戲曲融入莆田木雕的藝術形式中,豐富莆田木雕的內容題材,提升其美學價值和文化底蘊。
莆田木雕是莆田特有的一種文化,是歷史文化和精湛技藝高度融合的表現,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木雕師通過對各種技藝和手法的綜合利用,逐步對莆田木雕的表現形式進行創新,在傳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將傳統的工藝手法與現代設計手法相結合,不斷融入現代審美觀念,創作出既有傳統木雕藝術氣息又具備現代理念的作品。通過各種藝術表現形式拓展視覺設計多維度的表現,著重將點、線、面有機結合,突出作品的層次感。
產業品牌意識是文化產業推廣的核心,建立產業品牌意識是發揮莆田木雕的自身優勢,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從而幫助莆田木雕實現產業化向現代化模式的升級。因此,要積極扎根傳統,立足于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充分挖掘莆田木雕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豐富其內容題材,以木雕技藝傳承與創新為出發點,打造具有產業品牌意識的莆田木雕文化,向世界展現大國工匠的風范。

《風起云涌》
當下先進的木雕生產技術都是采用3D 打印等高科技實現對材料的快速打印成型,這也給傳統的木雕生產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對傳統的木雕工藝來說,極大地縮短了制作的時間,使木雕的制作更加標準化。雖然機器的普及使木雕的設計和制作更加方便,但是對于傳統工藝在加工和制作中的精、氣、神會大打折扣,這樣的作品失去了一定的靈動性,因此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到莆田木雕的審美價值,進一步提升莆田木雕工藝從業者的審美認知能力,從而更好地發展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要在對傳統技藝傳承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化技術,對傳統的制作工藝進行補充,取長補短,運用豐富的內容題材,展現出莆田木雕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氣息,用豐富的表現形式來體現莆田木雕的異彩紛呈,并樹立一定的產業品牌意識,關注市場,從而將莆田木雕推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