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的力量在疫情中給人們勇氣”“東京電影節開幕,諾蘭送祝福”……上周末開幕的東京國際電影節引發路透社、《好萊塢報道者》等媒體關注。本屆東京電影節為期10天,包括常設的影片展映、影人訪談和電影市場活動,取消了官方評獎,而是把主競賽單元、亞洲未來單元和日本電影單元合并為一個全新的“東京首映2020”單元,最終由觀眾來投票選出“觀眾選擇獎”。這也是因為全球影壇在今年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下,選片和評獎很難操作,能選出32部入圍片已是不易,登記入境日本的外國電影人更是只有3名。
今年共有138部影片在東京電影節展映,少于去年的180部,其中有4部來自中國的入圍片:梅峰導演,李現、春夏主演的《戀曲1980》;申瑜執導,萬茜、黃覺主演的《兔子暴力》;以及石夢的《無生》和張智瑋的《醬狗》。此外,中日合拍的《又見奈良》和許鞍華的《第一爐香》也會出現在特別展映單元中。今年東京電影節的開幕片是武正晴的《弱者》,11月9日的閉幕片則是講述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人物傳記片《北齋》。
正如法國戛納電影節總監福茂發來的賀詞,本屆東京電影節的舉辦是“對全球電影產業的一次激勵”,這要歸功于日本疫情控制向好,本國電影市場正逐漸恢復,最典型的例子正是《鬼滅之刃》以現象級的票房引發全球關注,上映17天目前票房已超157億日元(約合1.09億元人民幣),打破當年《阿凡達》在日本的票房紀錄,躍居日本影史票房第十。《好萊塢報道者》預測該片最終本土票房有望達到2.5億美元,打入日本影史前五。▲
(董銘)
環球時報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