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明,王彥媛,魏躍興
(1.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30;2.江西省贛州市自然資源局,江西 贛州 341000)
從化學分析結果可知,本次試驗樣品中的鐵含量為29.05%,其中磁性鐵的含量為20.48%,磁性鐵占總鐵量的70.50%。詳見表1。

表1 原礦化學多項分析結果
本樣品為不同部位的組合樣。礦石類型以條帶狀黑云角閃磁鐵石英巖為主。顏色主要呈灰黑色,少數(shù)墨綠色,巖石少數(shù)因為風化而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褐黃色。礦石似層狀—層狀產出。
礦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條帶狀、浸染狀構造,局部為稠密浸染狀。
本礦石礦物組合為磁鐵礦+石英+斜長石+角閃石+黑云母。
試驗樣品最大粒度約為200mm,樣品重量大于100kg,取出巖礦鑒定標本后,采用弱磁選選礦方法進行試驗。
2.2.1 磨礦細度試驗
磨礦的目的是使得主要回收礦物磁鐵礦有較好的單體解離,在弱磁選中磨礦細度應當是影響選別指標最重要的工藝條件之一。試驗流程為一段粗選加一段精選,磁場強度固定為粗選0.13T(特拉斯),精選為0.12T。磨礦細度條件試驗流程詳見圖1,試驗變動條件與試驗結果列于表2。表2試驗結果表明,本次試驗礦石中的鐵解離特性尚好,鐵精礦品位隨著磨礦細度增加而提高。當樣品磨至-0.074mm含量70%左右時,鐵精礦品位可達62.6%;當磨到-0.074mm含量大于80%時,鐵精礦品位可達65%左右;當樣品磨至-0.074mm含量大于90%時,鐵精礦品位將大于68%。在試驗變動的磨礦細度范圍內,鐵精礦的回收率變化不大,都在70%以上,與原礦中mFe的含量相吻合。
2.2.2 磁場強度試驗
目前,磁鐵礦選礦廠通常采用濕式永磁式筒型磁選機,而磁鐵礦的磁性并非固定不變,它隨礦石的氧化程度、連生體中磁鐵礦所占比例、礦石粒度及形狀等因素而變化,因此選擇一個適宜的磁場強度對未來選礦廠磁選設備的選擇具有一定的意義。

圖1 磁場強度條件試驗流程

表2 磁場強度條件試驗結果
根據(jù)目前弱磁選鐵礦選廠多采用粗精礦再磨即二段磨礦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粗精礦再磨精選與直接精選試驗。粗精礦再磨采用了XMB-70型三輥四筒棒磨機,并進行了磨礦細度測定,粗精礦的磨礦細度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粗精礦再磨細度曲線
在初始磨礦細度為-0.074mm70.90%條件下,粗精礦再磨至-0.074mm88.64%后精選與直接精選相比,鐵精礦的品位略有提高,回收率則變化較小。說明試樣磨至-0.074mm大于70%時,礦石中絕大部分磁鐵礦已經解離,是本次試驗礦石適宜的磨礦細度。
TFe品 位(x)與 產 率(y)線 性 回 歸 方 程 為y=a+bx=-4.9763+1.2466x,采用方差分析方法進行顯著性檢驗:F值<臨界值F0.05(1,13),即TFe品位(x)與產率(y)線性相關關系不明顯。
mFe品 位(x) 與 產 率(y) 線 性 回 歸 方 程 為y=a+bx=0.3365+1.4409x,采用方差分析方法進行顯著性檢驗:臨界值F0.01(1,13)>F值> 臨界值F0.05(1,13),即 mFe品位(x)與產率(y)線性相關關系明顯。詳見表3。
為消除精礦品位不同引起的誤差,我們采用金屬回收量代替產率進行進一步分析TFe品位(x)與金屬回收量(y)相關性,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a+bx=-3.4189+0.8115x,采用方差分析方法進行顯著性檢驗 :F值<臨界值F0.05(1,13),且F值較TFe品位(x)與產率(y)F值還小,說明TFe品位與金屬回收量(y)線性相關關系更不明顯,詳見表4。

表3 mFe品位(x)與產率(y)線性回歸方程計算表

表4 TFe品位(x)與金屬回收量(y)線性回歸方程計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