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2日文章,原題:盡管有擔憂,美國的亞洲盟友日本和韓國與中國發展更好的關系當前亞太地區大國競爭加劇,美國的盟友日本和韓國對強硬北京所持的某些立場懷有深切的地緣政治擔憂,但兩國也認識到中國的重要性,繼續增進與中國的關系。
東京和首爾的新戰略出現在華盛頓呼吁國際社會對抗中國之際。白宮呼吁各國重新考慮與中國的關系,但亞太地區的國家并不認為對抗是一種選擇。
日本外務省對《新聞周刊》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中關系是日本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而對韓國來說,28年前兩國建交以來,與中國的關系發生了更大的轉變。
兩國也都認識到與中國打交道時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特朗普擔任總統時,美國進一步將挑戰中國對該地區的主張列為優先事項。這一趨勢最早始于奧巴馬總統時期。美國在韓國部署了“薩德”先進反導系統,從而引發了與中國的一場爭端。
和東京一樣,盡管存在爭議點,首爾也尋求兼顧與北京的關系。韓國外交部對《新聞周刊》稱,盡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兩國的關系繼續發展,“兩國繼續通過面對面和非面對面外交等各種渠道開展雙邊高層溝通和交流”。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對待韓國的方式給美韓幾十年關系帶來緊張。韓國總統文在寅接受了特朗普的與朝鮮進行直接、高層外交的空前做法,但最終并未達成任何協議。美國領導人還采取了強硬的立場,試圖迫使韓國為駐韓美軍分攤更多費用。
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未來美國駐軍似乎變得不確定,韓國官員已在公開場合提出了這個問題。
韓國駐美大使李秀赫本月初出席韓國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國政監察會時說:“不能因為韓國70年前選擇美國,70年后也要選擇美國。”他還說,“韓國只有在能夠愛護國家、符合國家利益的情況下,才會選擇繼續與美國站在一起。”他表示,首爾認識到韓國與其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經濟關系的重要性。
韓國和中國也建立了防務關系,兩國甚至在“薩德”問題上取得了進展。首爾同意不再增加部署“薩德”,不再增加美國主導的導彈防御系統,還同意不與華盛頓和東京建立三方軍事聯盟。日本也從購買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的計劃中退縮。
美國試圖通過與伙伴國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并肩合作,推動“四方安全對話”,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以對抗中國。
但東京尤其警惕將“四方安全對話”說成是針對北京的陰謀。日本外務省表示:“日澳印美框架是一個論壇,在這個論壇上,我們進行廣泛的討論,以促進具體的合作,應對共同的挑戰,如促進‘自由、開放的印太、高質量的基礎設施、海上安全、反恐等。因此,它并不特別關注某個國家。”▲
(作者湯姆·奧康納,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