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凱
當下,為滿足人們的精神物質和居住環境需求,對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和更新。城市濱水地帶一般是城市水域和陸地相連的一部分區域的總稱,由水域、水際線和陸域三部分組成。因為其生態特殊性,許多城市都積極規劃濱水地帶,使其以濱江公園的形式呈現。于此,本文先概述城市濱江公園景觀設計原則,再提出城市濱江公園景觀設計策略要點,給相關工作者以參考。
自然賦予了城市以寶貴的綠色生態資源,人們徜徉于城市和江河構建的良好自然生態環境中,對自然生態的重視,就是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生存空間的尊重。所以,在城市濱江公園空間景觀設計中,需要遵循人性化、自然生態的設計原則,來營造完美的濱江空間,為民眾提供有特色的公共活動區域。
人性化即是以人為本,城市濱江公園要以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為出發點,滿足人們的精神和物質要求,比如觀景需求、親水需求、休閑服務需求等。在具體設計中,從人體尺度出發,滿足人們使用中的舒適度,既要實現通達的便利性又要考慮到無障礙的可能性。另外,濱江公園中還要強調人的安全性,不管是景觀整體還是細節處理,都要讓人在輕松享受景觀的同時,不會面臨危險威脅。例如,金海灣濱江公園設計的人行動線、自行車動線等大部分主要步道都位于海拔186m 及以上位置,能確保居民行動的安全。
濱江公園和純粹的城市中心公園不同,其是以自然水源、植物、生物為基礎資源,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造而形成的綜合型景觀系統,因此需要遵循自然生態原則(見圖1)。當下的濱江公園都是采取生態化處理,不像以前一樣人工化痕跡過強。所以,在設計時強調與自然融合,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多采用地段地形高差來進行微地形景觀改造。另外,還要結合海綿城市來對雨洪進行規劃利用,利用雨水收集及回收利用系統、透水磚鋪裝下滲、雨水花園、滲透塘等,實現了“留水、凈水、節水、活水”四大“海綿體”功能。

圖1 重慶金海灣公園
濱江公園公園景觀設計,需強化濱江公園和城市、江之間的聯系,銜接周邊生態板塊,修復被城市影響的生態格局,形成區域上的生態系統網絡。在設計公園時,應將其和城市視為一個整體來規劃設計,注意和城市的有機聯系,應用獨特的生態系統來融合濱江公園和城市環境。從城市總體布局著手,避免濱江公園成為孤立體。濱江地區各個區域地段的用地性質不同,設計時要保證一致性大體風格,使整個感覺呈現協調性。例如重慶金海灣公園,在規劃的時候,對水岸進行擴展,建立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動物遷徙的水生態綠色廊道,并參考國內外成功實例,上升到整體進行沿江規劃,與周圍城市形態保持協調性,實現濱江綠地空間布局的合理、均勻性。

圖2 重慶南坪公園
在進行城市濱江公園空間景觀綠化設計時,需要基于自然規律和人文精神來創造植物景觀,滿足多種功能需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的,順應未來城市濱水公園景觀綠化方向。另外,公園還需立足實際,結合濱水區現實情況,分類型進行綠化設計。例如,以重慶主城區為例,濱水消落帶植物群落沿濕度梯度方向分布,從下往上可分為如下幾段:消落帶下部矮草生長區、消落帶中部中高草生長區、消落帶上部高草區以及洪水淹沒區。消落帶下部含沙量較大、土質較差、淹沒時間長,因此可以選用耐旱、耐淹、恢復快的矮草、灌植物如:狗牙根、雙穗雀稗、扁穗牛鞭草以及少數灌叢,如秋華柳、疏花水柏枝等。消落帶中部土質相對較好,因此可以選用耐旱、耐淹、恢復快的高草、灌植物如香根草、甜根子草以及杭子梢、枸杞、小棶木、中華蟻母樹。消落帶上部土質較好,含沙量較少,淹沒時間相對較短,可以選用高大的草本植物如蘆竹、蘆葦與杭子梢、小棶木等植物。洪水淹沒區域土質比較肥沃、淹沒時間短,可以選用耐水濕、耐旱的草本植物如菖蒲、鳶尾、千屈菜、水蔥以及楓楊、柳樹、水杉、落羽杉等植物。如此,既能起到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魚類繁殖和鳥類棲息場所的目的,又能維護既有穩定生態系景觀部分,修補被干擾不穩定部分。同時,還能創造多元的公園景觀,給民眾以獨特的景觀體驗,以及提供遮蔽等作用。
另外,在主要的水岸喬木框架及其創造出來的“房間”的基礎上,以多元的樹下層景觀群組創造貫穿公園的豐富植栽景觀,樹下層群組皆采用本地植物,根據高程及位置作混合設計,如其一,繽紛草原,種植千葉蓍、紫菀,其二,蕨園,主要種植腎蕨、鱗毛蕨,其三,重慶花園,種植八仙花、月季、杜鵑紅山茶等。如此設計,能使其兼具功能性及多元觀賞性。
城市濱江公園人行道路,需要體現人本精神,使人行街道空間更開闊,通行更方便,組織交通更靈活,更順暢。在設計觀江步道時,其主要以兩種形態出現,一種為帶狀形態,穿過城市,并向江道兩邊的城市空間擴散,為一種線性結構,具有突出的濱江公園特質,并呈現了濱江公園和城市以及江的關系(見圖2)。另一種則是面狀開闊型空間,和兩岸濱水步道景觀密切,可看作一個整體。
濱江公園給排水是城市給排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作為民眾休閑游覽的場所,樹木、花草比較密集,加上游人活動、植物養護管理以及水景用水補充等需要,公園的用水量是很大的。因此,在設計時,要兼顧景觀給排水設計的經濟、合理以及用水要求滿足。例如,金海灣濱江公園的人行步道魚紋由一般磚尺寸的白色及黑色花崗巖組成,邊界是和江邊石灘相似顏色溫暖的整石擋土矮墻可供休息,其不僅具有美觀性,還肩負排水功能,這一設計做到排水設計的經濟實用性。
總而言之,空間景觀設計是當下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而擁有自然優勢的濱江公園有著高可塑性,當然,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的環節也更多。濱江公園空間景觀設計不單單要考慮到居民的休息、娛樂、觀賞,還應兼顧生態性,安全性,因地制宜的進行布局規劃,以豐富濱江公園內涵,增強其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