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超 徐敏
中建二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根據國內外有關資料統計表明,在工傷事故中,電氣事故在12 類的人身傷害中占第六位。觸電死亡人數約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5% 左右。我國每年觸電事故傷亡人數達萬人。我國1.5 億度電,死亡1 人。因此正確排查、辨識生產作業中的電氣危險源,對安全隱患進行逐項消除,對危險源進行合理管控,是降低電氣安全事故發生、避免電氣事故損失的最根本、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1)觸電定義。觸電是電擊傷的俗稱,通常是指人體直接觸及電源或高壓電經過空氣或其他導電介質傳遞電流通過人體時引起的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重者發生心跳和呼吸驟停。超過1000V的高壓電還可引起灼傷。
(2)觸電危害的作用機理。電流通過人體時破壞人體內細胞的正常工作,主要表現為生物效應。電流作用人體還包括熱效應、化學效應和機械效應:
①電流生物效應:表現為是人體產生刺激和興奮行為,使人體活的組織發生變異。
②電流熱效應:電流經過人體的血管、神經、心臟、大腦等器官將因為熱量增加而導致功能障礙。
③電流化學效應:使人體內液體物質發生離解、分解破壞。
④電流機械效應:使機體各種組織產生蒸汽,乃至發生剝離、斷裂等嚴重破壞。
人體也是導體,電流對人體的危害性跟電流的大小、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等因素有關。
(1)電流大小的影響。根據電流大小度人體的影響,將電流分為三個等級:感知電流、擺脫電流和室顫電流。人體對不同大小電流的響應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得結論,通過人體的電流越強,電流對人體的傷害越大,觸電死亡越快。
(2)電流途徑的影響。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不同,對人體的傷害也不同。如果電流通過心臟(圖1、圖2),就會引起心室顫動,進而中斷血液循環,導致死亡。電流通過中樞神經(圖2、圖3),會引起中樞神經失調而導致死亡。電流通過人的頭部(圖1、圖2)會使人立即昏迷,如果電流過大,就會對人的大腦造成傷害,甚至死亡。
按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和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觸電可分為四種情況:單相觸電、兩相觸電、跨步電壓觸電和接觸電壓觸電。
(1)單相觸電。觸電電流的路徑為:從電源火線通過人體、大地、接地體、變壓器中性點再回到電源火線,構成了回路(圖2)。
(2)兩相觸電。指人體同時接觸帶電設備或線路中的兩相導體時,電流從一相導體經人體流入另一相而發生的觸電(圖1)。
(3)跨步電壓觸電。當帶電體有接地故障時,有故障電流流人大地,電流在接地點周圍土壤中產生電壓降。人在接地點周圍,兩腳之間出現的電壓即為跨步電壓(圖3)。
(4)接觸電壓觸電。人體接觸不同電位的兩點時所承受的電位差稱為接觸電壓。當設備絕緣擊穿接地,離接地體愈遠設備對地電壓愈小、人體觸及設備外殼時受到的接觸電壓愈大。
2.1.1 電氣箱柜
(1)觸電危險性大或作業環境較差的場所,應安裝封閉式箱柜。
(2)配電板(箱)應用不可燃材料制作。
(3)柜體內外整潔、完好、無積塵、積水和雜物;
(4)板(箱)以外不得有裸帶電體外露。
(5)箱柜體插座連接正確,并配有漏電保護器。

表1 人體對不同大小電流的響應
(6)應留有足夠的安全工作空間和通道。
(7)落地安裝的配電箱,室內應高出地面50mm 以上,室外應高出地面200mm 以上,底座周圍應采取封閉措施,并應能防止鼠、蛇類等小動物進入箱內。
2.1.2 配電室
(1)通往室外的門應向外開。高壓間與低壓間之間的門,應向低壓間方向開。配電裝置室的中間門應采用雙向開啟門。
(2)長度大于7m 的配電室應有2 個出口。當配電室的長度超過60m 時,應增設一個中間安全出口。當變配電所為多層建筑時,應有一個出口可通向室外樓梯的平臺。
(3)門、窗、電纜溝應當設置防水設施和擋鼠板;出入口應設置高度不低于400mm 的擋板。
(4)變壓器、高壓開關柜、低壓開關柜操作面地面應鋪設絕緣膠墊。
(5)配電室通道上方裸帶電體距地面的高度不應低于2.5m;當低于2.5m 時,應設置遮攔或外護物。
(6)室內環境整潔,物品擺放整齊有序,無雜物及無關物品存放。
(7)低壓/ 高壓作業配備的安全用具齊全,并按期檢測。
(8)安全用具應妥善保管。
(9)用電單位10kV 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配電室應安排專人全天值班。
2.1.3 變壓器
(1)露天或半露天變電所的變壓器四周應設不低于1.7m 高的固定圍欄(墻)。變壓器外廓與圍欄(墻)的凈距不應小于0.8m,變壓器底部距地面不應小于0.3m,相鄰變壓器外廓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m。
(2)設置于變電所內的非封閉式干式變壓器,應裝設高度不低于1.7m 的固定遮攔,遮攔網孔不應大于40mm×40mm。
(3)變壓器無異常響聲、異常振動;瓷瓶、套管等定期維護,保持清潔完好,瓷瓶和套管表面無積塵、無污染物沉積、無裂紋、無破損。
(1)絕緣:是防止人體觸及帶電體,用絕緣物把帶電體或人封閉起來。
(2)屏護:即采用遮攔、護照、護蓋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高壓設備不論是否有絕緣,均應采取屏護。
(3)間距:電氣安全距離是指人體、物體等接近帶電體而不發生危險的安全可靠距離。在低壓工作中,最小檢修距離不應小于0.1 米。
(4)接地和接零:電氣裝置或其它裝置正常時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大地的連接叫接地,利用接地裝置足夠小的接地電阻,降低故障設備外殼可導電部分對地電壓,減少電流。
(5)裝設漏電保護裝置:漏電保護器是一種當人體發生單相觸電或線路漏電時能自動切斷電源的裝置。
通過對建筑工程電氣危險源的作用機理、影響因素及事故種類進行詳細分析,從危險源的產生途徑上對電氣危險源進行全面的認識了解,從危害機理、電流原理上加強生產作業人員對電氣危害的防范意識。輔以生產作業中常用的科學危險源管控措施,將電氣安全隱患進行逐項消除,對電氣危險源進行合理管控,降低生產作業中電氣安全事故發生概率,避免安全管控不到位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