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1月5日文章,原題:其他主要國家都有動物保護法,中國何不這么做?在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視頻中,一名男子將開水澆向一只被關在籠內的貓。后來,這只貓被緊急送往寵物醫院,但它和它體內4只未出生的小貓最終沒能被救活。這段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憤怒的網民表示震驚、悲傷和譴責。在這場社交媒體風暴中,虐貓者最后被單位辭退。
但在許多人看來,這還不夠。這向潛在的虐待動物者發出了何種信息?這是一種罪行嗎?在中國,飼養寵物曾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而被禁止。改革開放后,中國專注于經濟發展,動物福利并非要務。
2009年,中國法律學者曾起草一部保護動物的法律。但此后就沒了下文,因為一些人認為政府不應將動物福利置于人類的福利之上。但近年來一些地方已取得一些進展。青島和蘇州等城市已制定反對虐待動物的條例。然而,中國仍然沒有一部全國性的法律。
在受過良好教育的城市年輕群體的推動下,動物保護活動在中國日益蓬勃興起。隨著飼養寵物在城市中產中成為時尚,對此類立法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中國城市家庭飼養了約9200萬只寵物犬貓,但并非所有主人都知道如何對待它們。一些人——包括太原虐貓者——認為他們能對擁有的一切為所欲為。
中國公眾已為此類立法做好準備。一項2011年的調查顯示,81.6%的受訪者認為動物保護立法不可或缺。目前全世界超過70%的司法轄區都有反虐待動物法律。中國是全球事務的主要參與者,動物保護立法將使其形象受益匪淺?!?/p>
(作者LijiaZhang,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