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ac Sacolick
AWS、谷歌云平臺和微軟Azure這三大公有云都開始提供邊緣計算功能,這可能讓人感到驚訝,因為“邊緣計算”一詞意味著微型數據中心,通常連接到物聯網設備,并部署在企業網絡的邊緣而不是部署在云端。
而且三大云巨頭只對邊緣計算諸如位置、網絡和基礎架構之類的關鍵屬性擁有部分控制權。它們能真正提供邊緣計算功能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過公有云提供商正通過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開發其邊緣計算服務,存在一些早期階段的局限性。
基于云的邊緣計算產品清楚地表明公有云、私有云和邊緣計算之間的界限正日益模糊。共同的目標是,根據工作負載的類型及在性能、可靠性、法規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為企業和架構師提供一系列選擇。
遺憾的是,過多的新選擇總是意味著新的術語和品牌,因此我們在厘清三大云的邊緣計算產品時,需要做一番澄清和揭密。不過在積極采用邊緣計算之前,不妨先簡要介紹邊緣計算架構方面幾個關鍵的考量因素。
首先,技術團隊必須了解邊緣計算的需求。連接遍布全球的廉價傳感器網絡(每天生成數TB數據)對計算的需求與為十多個工廠車間部署實時處理數PB數據的視頻傳感器不一樣。這種架構必須支持所需特定的數據處理、分析和工作流程。
隨后同樣重要的是,考慮法規和安全等方面的需求。部署在醫院的醫療設備或自動駕駛汽車上的控制器都在捕獲和處理高度個性化的、性命攸關的信息。可靠性和性能要求應決定位置、網絡、安全和基礎架構等方面的需求。
了解這些需求可以幫助架構師確定邊緣計算基礎架構的物理位置、所需的基礎架構類型、最起碼的連接性需求以及其他設計考量因素。
但是公有云邊緣計算帶來的獨特好處是,能夠擴展底層的云架構和服務,尤其是針對已經在某一個公有云投入大量資金的客戶。架構師和開發者是不是想充分利用部署到邊緣的AWS、Azure或谷歌云服務?幾大公有云看好這一點,它們還在考慮具有5G功能的移動應用,這些應用需要低延遲數據和電信終端處的機器學習處理功能。
考慮清楚了這些問題,下面概述三大公有云提供的邊緣計算。
Azure認定架構師和開發者想要關注實際應用,少關注基礎架構。Azure有三種支持混合邊緣的方案,架構師可以利用5G網絡,并以最佳方式部署數據處理、機器學習模型、流式應用及其他實時數據密集型應用。
·Azure Edge Zones是以托管方式部署的Azure堆棧,可以向微軟購買,目前在紐約、洛杉磯和邁阿密可用。
·微軟已與AT&T合作,在包括亞特蘭大、達拉斯和洛杉磯在內的許多地方為運營商提供Azure Edge Zones。該方案最適合需要低延遲數據處理或機器學習功能的具有5G功能的移動應用。
·最后,公司企業還可以部署私有的Azure Edge Zones。微軟已與幾家支持該功能的數據中心提供商進行合作。
這些方案提供了位置選擇和網絡靈活性,而Azure Stack Edge將Azure計算和服務帶到了邊緣。Azure Stack Edge是一種1U、2x10核心英特爾至強、128GB設備,可以為其配置容器或虛擬機,可作為Kubernetes設備集群加以管理。該機型針對機器學習和物聯網應用進行了優化。
微軟還提供用于數據中心現代化的超融合基礎架構Azure Stack HCI和用于部署云原生應用的Azure Stack Hub。
與其他云服務一樣,微軟以訂閱方式出售Azure Stack Edge,其費用按實際使用來計算。微軟管理該設備,提供99.9%的服務級別可用性。
AWS提供一套類似的產品,將AWS服務分發到邊緣數據中心和電信網絡。
·AWS開始使用目前僅在洛杉磯可用的AWS Local Zones以支持邊緣數據中心。
·AWS Wavelength為在5G設備上運行的低延遲應用而設計,包括聯網車輛、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應用、智能工廠和實時游戲。
·AWS與Verizon合作提供AWS Wavelength,AWS Wavelength目前在波士頓和舊金山灣區可用。

AWS提供兩種版本的邊緣基礎架構,AWS Snow系列設備是入門級。AWS Snowcone是規格最小的設備,搭載兩個vCPU和4GB,主要用于邊緣數據存儲和傳輸。部署到邊緣的內存密集型數據處理和機器學習應用可能需要AWS Snowball Edge,它有針對存儲和計算優化的機型,最多配備52個vCPU和208GB。至于規模最龐大的應用,企業可以考慮AWS Outposts,這是部署到數據中心的42U機架,用于運行不同的EC2實例類型、容器(Amazon ECS)、Kubernetes(Amazon EKS)、數據庫(Amazon RDS)、數據分析(Amazon EMR)及其他AWS服務。
谷歌在激烈的公有云市場名列第三,它也在憑借其邊緣產品奮力追趕。谷歌最近宣布的動作包括:在邊緣運行的Anthos、5G連接方面與AT&T合作以及谷歌移動邊緣云(Google Mobile Edge Cloud)。該產品是Anthos的一部分,而Anthos是一種混合和多云應用現代化平臺,使公司企業能夠在谷歌云平臺上和數據中心中部署應用系統。
公有云供應商都認識到,下一波創新浪潮來自物聯網、5G和部署在邊緣的機器學習分析技術的相互交匯。它們不會讓戴爾或HPE等基礎架構和數據中心公司輕而易舉主導這個新市場,因此它們給出的回答是,將自己的云平臺、容器、編排和服務引入到邊緣數據中心和電信終端。而且它們這么做時并非單槍匹馬:公有云正與電信公司、基礎架構提供商和主要的服務提供商合作以支持其產品。
不過對公有云邊緣計算解決方案而言,眼下還是早期階段。三大云開始重視邊緣計算,這個事實完全強調了邊緣這個新領域的前景。無論企業選擇公有云邊緣解決方案,還是決定自行構建基礎架構、網絡和計算平臺,很少有誰想錯過這波勢頭越來越猛的邊緣創新浪潮。
原文網址
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3575071/amazon-google-and-microsoft-take-their-clouds-to-the-edge.html